十三朝古都、105位帝王曾在此定鼎、亂世文明聚於此~這裡是洛陽


作為中國十三朝古都,洛陽的古建築和文化一樣歷史悠久,久負盛名,如巧奪天工的龍門石窟、千年第一古剎白馬寺、武則天的定鼎門、洛陽老君山等。讓我們跟隨鏡頭,在古建築上的一道道斑駁印記裡,細細品味這座古都的歷史與文化。圖:洛神殿 攝影:何翔

中國從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後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洛陽擁有1500多年建都史,“普天下之無二置,四海之內無並雄”。先後一百多個帝王在這裡指點江山,因此洛陽有千年帝都之稱,與西安、南京、北京並稱為中國四大古都。圖:定鼎門 攝影:何翔

武則天、河洛文化、河圖洛書、絲綢之路、洛陽牡丹等關鍵詞也為洛陽打上了歷史古都的標籤。攝影:何翔

遙想一開始學攝影的時候,我的簽名就寫著“從洛陽開始”。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有著取之不盡的古建築拍攝題材! 攝影:何翔

龍門石窟是四大石窟之一,是世界文化遺產。穿梭在數十萬尊大大小小的佛像中間,你會驚歎人類藝術創造力的偉大,會為中國石刻藝術巔峰之作感到自豪。攝影:何翔

龍門石窟大橋全長303.8米,兩岸引道長1309米,橋面車道淨寬10米,兩側人行道寬各1.5米。是連接龍門東西兩山的重要通道,是溝通洛陽至豫西南各地交通的一座大型橋樑。 攝影:何翔

皚皚白雪和紅於二月花的楓葉相映成景,美不勝收。而遠處的石窟大橋,在靜靜地傾聽千年石窟訴說著鬼斧神工般的精巧技藝。 攝影:何翔

龍門石窟大橋霧景 攝影:何翔

洛陽定鼎門是隋唐的古城門,沿用的時期最長,也是中華民族盛世之門。2014年,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項目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攝影:何翔

定鼎門星軌 攝影:何翔

“洛陽自古多才子,無人不詠洛陽秋”,遙想隋唐盛世,以洛浦秋風為代表的洛陽八大景曾令無數文人競折腰, 千餘年來,洛賓景色使許多詩人流連忘返。圖:瀍壑朱櫻——洛陽八景代表 攝影:何翔

天堂明堂是女皇武則天在“神都”洛陽的政治權力中心,主要包含了明堂、天堂兩座建築。明堂是武則天執政的皇宮正殿,又稱“萬象神宮”,天堂是武則天的皇家禮佛堂,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高的建築。攝影:何翔

天堂建築裡的萬象神宮 攝影:何翔

走在洛陽老城厚重的青石板路上,現代文明漸遠,用腳步丈量古城的歷史,用心感受古城的滄桑變化。 攝影:何翔

走進古城彷彿是穿越了一般,一切都變得恍如隔世。滿目的牌匾、此起彼伏的叫賣聲、穿梭的人群、老宅子門口玩耍的小孩、在這裡邂逅的年輕男女,偶爾從角落裡傳出的二胡聲,給這一切美好的場景配上了音樂。 攝影:何翔

洛邑古城是在老城區以文峰塔為中心,大規模興建古建築,把老城幾千年的古風還原出來。"洛邑"系洛陽古時的舊稱,由古至今是華夏文明的代表,歷經十三朝古都,被喻為"文化聖城"。攝影:何翔

古城以唐、宋、元、明、清、民國各時期建築風格為建設主基調,發展和繼承洛邑古城原有的文化景觀和人文氣息,一步一景,人文氣息濃厚。攝影:何翔

“明月見古寺,林外登高樓。南風開長廊,夏日涼如秋”。白馬寺的山門莊重嚴謹,門前白馬石像因為遊人撫摸而變得光滑。白馬寺因白馬而來,溫婉謙和的白馬引得無數遊客流連拍照。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古剎,也是佛教的發源地。攝影:何翔

老君山,原名景室山,西周時“守藏室史”李耳到此歸隱修煉,並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因此景室山被唐太宗易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攝影:何翔

真的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一座座古建築矗立在老君山各個頂峰,猶如天上宮闕,怪不得《誅仙:青雲志》來此取景。攝影:何翔

在老君山上遠眺八百里伏牛山主峰,朦朧的遠山,彷彿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山在飄渺的雲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藍色的天邊。攝影:何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