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十週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讓自己活得更堅強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本來,生命只有一次,對於誰都是寶貴的。”

“5•12”汶川特大地震10週年祭日之際,瞿秋白這句名言時常在我腦海裡縈懷。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1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難忘“5.12”,難忘共同戰鬥的前方報道組戰友。左起:黃斌、盧海波、王餘根、張鳳海、吳強兵、丁廣陽、潘正軍、楊小毛。

天崩地裂,江河嗚咽,草木同悲!

生死救援,日月可鑑,情撼八荒!

回憶,是可以觸摸的歷史;有些重要的人生記憶,經歲月沉澱,仍然鮮活依舊。今天,我寫了一篇小文,為死難者祭,為救難者歌,也奉獻給我們一起共同向災區艱難挺進的戰友,以作回憶和紀念。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2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我在北京出差。那一天,那一夜,我盯著電視徹夜未眠,心兒懸到了嗓子眼。南京軍區第一批救災部隊,災後兩天就奔赴災區了,我的心急得像貓抓一般。接下來的幾天,災區每一條訊息、每一則新聞,抓扯著我的神經,牽動著我的淚腺,慘絕人寰的災情、八方救援的愛心,讓我一次次被感動、又一次次被震撼。軍隊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敏感敦促我,向組織請戰!向組織請戰!我已做好一切準備,等候組織召喚,隨時準備上戰場。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抗震救災大軍徒步挺進重災區。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研究向重災區行進路線。

我總覺得,生命本身應該有一種意義,我們絕不是白白來一場的。危險時刻,迎難而上,這是軍人本色!

接到出征的命令,是5月21日晚。儘管大地震已過了幾日,但當時災區很多地方交通斷了,通訊斷了,餘震不斷,環境異常惡劣。那夜,妻子默默地為我收拾行裝,手電、藥品、乾糧、地圖……檢查了一遍又一遍,我知道妻子的擔心,卻又不知怎麼安慰她。

我5月22日入川,最後一批返回,前後整整兩個月。親身經歷了這場空前大災難,親眼見證了這場空前大營救。這次救災,是我入伍以來也是平生以來,經歷最為艱險、考驗最為直接、心靈最受震撼、人生感悟最深的一次採訪行動。

3

儘管出發前我預想了各種情景,到了災區,我才發現,那種“感動”和“震撼”,完全限制了我的想象。災區的慘烈、悲壯和感動,是在電視上看不到的,也是在報紙上讀不到的。我是一個比較感性的人,發生在災區的一幕又一幕,讓我一次又一次淚流滿面。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作者艱難進入震中映秀鎮。

輾轉到達震中映秀鎮小學時,天空正飄著小雨。那時,正是清理廢墟的關鍵時刻,滿眼看到的,是一個個黃色的、白色的裝屍袋,以及清理出來的遺體,“鐵軍”的戰士們戴著大口罩、穿著防毒服,抬著屍體從我們面前默然地走過,失去親人的家長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喊著。有一個女學生遺體挖出來的時候,她的手邊有一個作業本,上面寫著五個字“我要活下去”。她的家長和戰士們抱著一團,流淚不止。此情此景,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到生命是多麼的脆弱。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作者出映秀鎮前接受防疫消毒。

4

杭州療養院心理專家婁振山主任,是我們採訪宣傳的一個抗震救災典型。婁主任去重災區什邡市紅白鎮中心學校為孩子做災後心理疏導,我們一同前往。學校副校長鍾思平(音)給我介紹地震當時的慘烈情景。地震中,這個鎮幾乎被夷為平地,這所學校100多名學生被廢墟掩埋。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哭天喊地聲不絕於耳,很多被埋、能說話的學生,一遍又一遍對僥倖逃生的高年級同學呼叫著“哥哥、姐姐,救救我,救救我!”由於缺少醫療條件,很多重傷的學生挖出來得不到救治,在操場上痛苦地呻吟,聲音越來越小,漸漸地沒有了聲息。我們得知,這位鍾副校長的母親和妻子也在這場地震中喪生,他一直沒有時間去尋找自己的至親,直到我們去的時候遺體還沒有找到。他告訴我:“學校老師死傷不少,還要安置照顧學生,我也想尋找親人,沒有辦法呀,走不開呀。”鍾副校長是一個憨實敦厚的四川漢子,不善言語,在他的悲痛眼神裡,我看了一個人民教師的崗位和責任。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作者在重災區什邡市紅白鎮中心學校採訪。

我們隨防疫隊到什邡巿龍居小學救災時,他們給了我一張當地群眾第一時間拍攝的群眾自救DVD,場面慘不忍睹……在這個學校門口,58個失去孩子的家長設了一個簡單的靈堂,巨大的橫幅上血淋淋地寫著14個大字:“親愛的孩子,天堂的路要一路走好”。58個天真的孩子的照片排起一起,曾經鮮活的笑臉讓人不忍心再看第二眼。門衛告訴我,在清理廢墟時,一位年輕女教師的身體斷成兩截,臉部血肉模糊,可她的雙手仍緊緊擁著兩個學生!這位老師名叫向倩,大學畢業不久,剛到這裡任教。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採訪失去親人的倖存者。

在災區,一切為了生命,為了生命絕不放棄,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了。當我親眼目睹了無數鮮活的生命在地震中瞬間消失,當我親眼看到倖存者失去親人後痛不欲生,當我看到有的戰士為了救人指甲都刨掉了,一股股熱淚在我們眼裡奪眶而出。我感到我的心理異常複雜,想要表達的情感和傷懷太多,已不是語言或者文字的功能所能承載、所能表達。

5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直升機在道路、通訊中斷的“孤島”救援,打通生命通道。

參加抗震救災,給我最深切的體會,就是感受到死亡威脅原來離我們這麼近。記得南京軍區政治部宣傳部程關生部長一行到四川看望慰問救災部隊,在前往重災區平武途中,經歷了強餘震,公路一側是已經垮塌的山體,山石直滾而下,首長們緊急下車跑向公路另一側河灘避險,經歷了一次生死考驗。當時,我們正在汶川災區採訪,手機信號中斷,晚上我到都江堰時,手機才有信號。一開機,發現程部長給我打了好多個電話、發了好幾個信息,詢問我們的安全情況。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採訪失去親人的孩子,她們寂靜無聲。

第二天在成都見面時,首長告訴我,你作為前方報道組負責人、臨時黨支部書記,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大家的安全。臨告別時,首長又一個一個反覆叮囑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注意安全。話語中,飽含著首長對部屬的關心,更浸透著一個長者對生命的關愛。

6

在災區的日子,生活艱難也超乎了我們的想象。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戰友黃斌抓拍的作者在直升機下短暫休整。

為了人民的利益義無反顧,這就是新時代可愛的戰士。經歷了這場空前大災難,經歷了太多的生死離別,讓我加深了對生命價值、意義和責任的思索。我強烈地感悟到:離開的人們讓我們知道生命是那麼脆弱,而活著的人們讓我們知道生命可以這麼堅強。這次地震也讓我懂得了,要敬畏生命、要珍惜生命。在任何困難面前,都要對生命不拋棄不放棄,都要對職責不拋棄不放棄。

7

南京軍區入川救災部隊,分佈在汶川、北川、什邡、平武等8個縣29個點上,最遠的點相距400公里。

路,是抗震救災的生命線,也是抗震救災新聞宣傳的生命線。特別是去汶川、平武災區的路異常艱險,沿途的景象擊碎了我們的心理準備。有的地方几乎半座山塌下來,路不見了,有的路原本有七八米寬,而如今僅僅只能一輛車勉強通過,一邊在塌方,一邊是懸崖,險象環生,生死攸關。新聞工作者應該在路上,採訪組的同志每天都奔波在這樣的路上。

5月26日下午,我們得知駐紮在汶川映秀鎮的醫療隊,接到深入道路中斷的黃家村進村入戶巡治傷員命令,於是決定跟隨前往。途中,要徒步翻越一座1400多米高的叫做春天岷的大山。當我們攀爬至半山腰時,青川發生6.4級強餘震,我們所攀爬的大山,塌方處石塊和泥土嘩嘩直往下掉。往後退是危險,往前走危險更大。這時,山上下來的幾個黃家村老鄉說:“山上沒有路,太難走了,太危險了!”老鄉攔住我們,堅決要下我們下山,但使命在肩,大家毅然決定繼續向前。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翻越春天岷大山去黃家村,從裡面逃出來老鄉告訴我們:山上沒有路,太危險了!

6月1日,我們前往平武縣南壩鎮採訪。快到南壩時,由於交通疏導問題,出租車司機、志願者劉繼紅師傅的麵包車和對面的來車堵在一座大山的拐角處。當時的處境是,崎嶇盤旋的山路只能通過一輛車,堵車處一側上方是高高的垮塌的山體,一側臨江的懸崖,司機小心翼翼,連喇叭也不敢鳴叫,生怕聲音震動會引起山體滑坡。前行進不得,倒退退不得,現場險象環生,我們只能下車,在引導員舉旗示意下,一個過後再過一個,快步穿越危險地帶,進入南壩鎮。老鄉告訴我們,就是在這條路上,前幾天一批20名志願者徒步進入,有志願者被泥石流掩埋,連屍體都無法尋找。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作者行進途中整理採訪素材。

王餘根和吳強兵幹事是第一批隨救災部隊入川的,震後的第一個星期,是最艱苦、最危險的,沒有地方睡覺,沒有車輛可乘,缺少食品保障,他們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胡偉幹事一直跟隨陸航部隊採訪,直升機的救災任務區主要是為北川運送物資、後送傷員,飛行路線都是高山峽谷,很多地方地面塔臺導航失靈,只能靠目視飛行,稍有不慎就會機毀人亡,但每天飛機一有任務,胡偉總是搶著登機採訪報道。在生死攸關的考驗面前,大家的態度和決心很鮮明:義無反顧到前線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8

在重大考驗面前,總有一些英雄模範人物讓人感動感懷。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作者採訪“打通北川空中生命線”的陸航團長司啟富。

這次千里弛援救災,無愧使命,無愧人生,也收穫了感動,收穫了崇高。部隊回撤時,災區人民夾道歡送;飛機抵達南京時,軍區領導機場相迎。“南京軍區抗震救災先進個人”,這是我最珍視的、組織給我的最好的獎賞。

9

人的一生,有些事件隨著歲月鋪陳而漸漸淡忘,有些事件伴隨著時光流逝卻越發清晰。回顧這次驚心動魄、刻骨銘心的採訪,回顧在四川災區兩個月的日日夜夜,我的思想和靈魂,在廢墟接受了一次深刻洗禮,它將成為我一生寶貴的財富。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救災歸來,作者和戰友在南京祿口機場受到熱烈歡迎。

災後10週年臨近,這幾天,一股莫名的情緒在我心裡湧動,令我情不自禁地惦念著那片天空、那片山川、那片土地。今天在我心中,“汶川”已不僅僅是單純的地名,而是被寄予了更多的情感和人生的思考……

寫於2018年5月11日

“5·12”十周年祭:感悟生命的脆弱,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