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考古專家考察烏拉特中旗匈奴古城遺址等文化遺存

探秘|考古专家考察乌拉特中旗匈奴古城遗址等文化遗存

5月20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倪潤安、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員單月英、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員趙永,內蒙古考古所副所長張文平等鮮卑、匈奴考古專家一行,來到烏拉特中旗考察烏拉特中旗文化遺存。旗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文彪和文體廣電局文物工作人員等陪同考察。

探秘|考古专家考察乌拉特中旗匈奴古城遗址等文化遗存

考古專家一行先後到德嶺山水庫匈奴古城、奔巴臺廟、杭蓋戈壁石板墓群和突厥石人墓等文物遺蹟進行了實地參觀,專家組對烏拉特中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表示烏拉特中旗豐富的歷史遺蹟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後續會積極展開合作工作,並對烏拉特中旗的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給予肯定。(劉斌)

探秘|考古专家考察乌拉特中旗匈奴古城遗址等文化遗存探秘|考古专家考察乌拉特中旗匈奴古城遗址等文化遗存

德嶺山水庫匈奴古城

探秘|考古专家考察乌拉特中旗匈奴古城遗址等文化遗存

位於烏拉特中旗德嶺山水庫東山上的匈奴古城遺址在衛星地圖上清晰可見。遺址佔地面積3143畝,城牆長度5850米,城牆外6米處有護城壕。考古人員推斷,這座古城是2000年前的東漢王朝為降服的南匈奴修築的城邑。

古城內發現一座直徑32米的匈奴大帳遺址。此外,在已發掘的5座漢代風格的居住址內發現火炕、灶臺、水罐等生活設施。

古城出土的陶器年代集中於東漢時期,部分陶器裝飾具有匈奴文化特徵,如陶罐多裝飾弦紋和波浪紋,陶罐近底處器壁上有小孔,陶罐底部有方形戳印等。

探秘|考古专家考察乌拉特中旗匈奴古城遗址等文化遗存探秘|考古专家考察乌拉特中旗匈奴古城遗址等文化遗存

西山古代祭祀遺址

位於陰山以北烏拉特草原口南部的丘陵地帶,即烏拉特中旗溫更鎮西側的小山東緣。坐西向東,是古代北方草原遊牧部族祭天、祭祖、祭神之地。這處祭祀遺址,型制獨特,頗具景觀色彩,先民們利用冰川地形的神秘,將祭祀遺址建於獨特的巨石之下,使祭祀更具神秘性。

探秘|考古专家考察乌拉特中旗匈奴古城遗址等文化遗存

這個遺址座西朝東,頂端是一向前伸出的凌空巨石,猶如蛟龍出海,俯視蒼穹,遺址前端有兩條祭祀石柱。過去有專家認為這是突厥石人墓,歷經多方調查考證,認為這是一座古代遊牧民族祭拜天地、祈求祥瑞的祭祀場所,由於冰川的作用把一塊天然巨石推舉于山體崖坡邊緣,形成了一個自然崖洞,巨石之下有一空間可容數人遮風避雨,崖洞西南另有多塊巨石環其旁側,但遠不及洞頂之石體巨大醒目。因此,古人選此奇特景觀來當作祭拜供奉神靈之地。在巨石南、北、東砌以石牆,在東牆中部豎立兩根石柱以作入口,另在前方修一平臺作為活動區,平臺之外向東便是低谷,地勢十分險峻。自然與古代人類巧奪天工的創造實為後人感嘆。其實,作為我們今天的人來說,它是一座古墓或是一個祭祀場所,似乎已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它所傳遞的信息和它所連接起的那個古人和今人的歷史情結。

奔巴臺廟

位於烏拉特中旗呼勒斯太蘇木北烏珠爾20公里陰山中。該廟東南臨一條季節性河流,西和北靠大山,整個廟宇由正偏殿和若干座喇嘛房及祭祀場地組成,東西長約200米,南北約50米,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正殿僧房為早期所建,全部為石砌牆,部分衙門用房為磚砌房屋,是後期建築,該廟建於清代中晚期,為善岱廟的分廟;上個世紀文革時,屋頂被拆,殘牆保存較好,周圍植被較好,風景優美,牆體寬80公分,中間大殿長寬為15米---6米,大殿中間有一圓體建築石基,外觀宏偉大氣。

探秘|考古专家考察乌拉特中旗匈奴古城遗址等文化遗存

奔巴臺廟是目前在當地發現的遺存較好的一座清代喇嘛廟,它見證了清、民國、文革幾個重大的歷史時期,1950年4月7日綏遠省人民政府批准將烏喇特中公旗更名為烏拉特中旗,第一屆烏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在本巴臺廟成立。這座古廟見證了一個新生的人民政權的成立對它的保護和研究,可使我們清晰的瞭解過去,對我們研究和了解烏拉特蒙古族的社會風貌,瞭解藏傳佛教在烏拉特地區盛行有著非常大的價值。

杭蓋戈壁突厥石人墓

突厥石人墓在我旗發現很多,牧民們稱石人墓為“渾楚魯”,意即石頭人,我們現在普查到有同和太小學校石人墓,杭蓋戈壁北石人墓,烏蘭紅光石人墓、巴音烏蘭努忽熱石人墓等幾處。

探秘|考古专家考察乌拉特中旗匈奴古城遗址等文化遗存

杭蓋戈壁石人墓位於烏拉特中旗呼勒斯太蘇木杭蓋戈壁嘎查正北15公里的萬畝草庫倫上,一條南北向自然路路東200米處,墓葬呈長方形,長寬為6×4米,四邊用石塊圍砌,在東北角立一突厥武士石人像,石人高1.6米,臉部輪廓清晰,腰挎一兵器,除頭部有一小塊受風化外,其他部位保存尚好。其墓葬年代應為公元六、七世紀的隋唐時代,為突厥民族遺留。

人間有真情

看官點一個贊,行不行?

關注我,傳播家鄉美

探秘|考古专家考察乌拉特中旗匈奴古城遗址等文化遗存

新浪微博:巴彥淖爾旅遊Bayannu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