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嵩:没有利益谈信仰,就是空谈

杨嵩:没有利益谈信仰,就是空谈

杨嵩:没有利益谈信仰,就是空谈

♦扯掉宝沃为人诟病的旧标签

2014年,福田收购宝沃;2016年,宝沃在中国市场的首款车型上市,此后约半年时间内,售出近3万辆,开局还算可以。此后,品牌定位、产品竞争力弱等问题逐渐暴露,销量日渐走低。

5月9日,杨嵩作为宝沃掌门人的第一次正式公开发声,首先就告诉大家宝沃是谁——它是中国资本也就是福田控股的德国品牌;它即不定位高端、也非大众化品牌,它是“工程师品牌”。显然,宝沃完全抛弃了此前“德国四大高端汽车品牌之一”的宣传话术,即使它于1919年在德国不莱梅创立,但从5月9日起,它只是一个德国“工程师品牌”,不再是所谓的“BBAB(奔驰、宝马、奥迪、宝沃)”成员。而此前被过度渲染的“德系高端品牌”形象,正是被业界诟病的“宝沃谜团”之一。

“我入职宝沃,大家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宝沃的品牌定位,今天我给出了答案。我也建议媒体,说到品牌属性时不要再用‘合资品牌’。比如合资企业东风日产生产的车型使用的是日本品牌日产,品牌没有合资的,合资的只是企业。”说到这儿,杨嵩又显露出专业上的“洁癖”和“较真儿”。

杨嵩:没有利益谈信仰,就是空谈

从在东风日产促成“年销百万辆”的营销大咖,到日产北美西区总经理负责全面引领日产北美的营销业务,杨嵩可算作中国汽车职业经理人中的“出海第一人”。如今,他执掌的宝沃也有走上世界舞台的考量。

“中国品牌走出去,大致有两种模式。一是奇瑞、长城那种产品出口或海外建厂;二是吉利全盘收购沃尔沃的模式。两种类型各有优缺点,宝沃的模式则是另一种创新——品牌收购。”杨嵩给出一个公式:宝沃模式=min(品牌收购)+max(产品投入),即以最少的投入收购国际品牌,以最大的资本投入到团队组建和研发制造中。他进一步解释说,宝沃就是以最小投入收购来的百年国际汽车品牌,目前正大力凝聚全球一流人才,并以大投入组建研发团队,建设研发中心和智能工厂。据杨嵩介绍,目前宝沃已有来自全球12个国家、16个汽车品牌的2300名顶尖工程师人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在员工总数中占比高达40%。高精尖人才的汇集,加速了技术和产品研发速度,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人与设备之间的改良和消化时间。“这就是宝沃工程师文化的体现之一,我也希望大家能给我贴上一个新标签:最具工程师气质的中国汽车人之一。”杨嵩自信地说。事实上,宝沃的工程师文化正在扩散,杨嵩的工程师气质也在这99天里,充分显现:从日牌日发布会九张亲力亲为的预热海报,到发布会上一个又一个公式,杨嵩说,这些“都不是胡编乱造,都有事实依据。”

♦“再煽情的个人情怀,也无法战胜商业逻辑”

杨嵩:没有利益谈信仰,就是空谈

品牌属性已经明确,宝沃的“性格”属性又是怎样的?或许能从 “宝沃能源观”即绝不鼓吹“新能源”,亦不固守燃油车中找到答案——辩证、客观。即使在杨嵩介绍宝沃首款新能源车型也是中国市场第一款上市的四驱纯电动SUV BXi7时,也提醒大家纯电动汽车优缺点分明:它加速快、噪声小、更环保,但它续驶里程短、充电难、价格高。那么宝沃为什么推纯电动汽车?杨嵩的解释更为坦率:“首先,希望它能提升宝沃的整体销量。我不是一个空谈情怀、拿情怀说事儿的人。纯电动汽车必然对减少环境污染有利好,但我和宝沃不会说推纯电动是为了人类的绿色明天这类情怀式套话,毕竟,我要拿销售数据和财务报表向上级汇报工作。其次,推纯电动汽车,也是为了平衡双积分。”

杨嵩:没有利益谈信仰,就是空谈

加盟宝沃99天以来,杨嵩吸引来一大批大咖加盟。杨嵩认为他们实实在在的经历很重要。“我从来不跟员工谈理想、谈情怀,首先得有利益在,才能谈信仰。没有利益天天谈信仰,都是空谈。” 杨嵩说,他在公司也推行英雄文化。什么是英雄?谁能够为宝沃创造最大的利润、增量,谁就是宝沃的英雄。

新宝沃已经起航。杨嵩说,接下来他主要做两件事:改善现有产品组合、完善企业顶层设计也就是体制机制。“过去的都已过去,我只对宝沃的明天负责。”认清了“我是谁”、想好了“我为什么而奋斗”的宝沃能否如杨嵩期待的那样,成为以最速曲线站上世界舞台的中国力量?我们走着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