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考试分数?

童桐

请不要说分数不重要

周末到表姐家玩,她聊到昨天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一个学霸同学的妈妈作为家长代表讲话。一上台,这位学霸妈妈就说,其实,我并不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以来我就认为孩子的分数并不重要……话音刚落,下面的家长就“嘘”声一片,还有人向她翻白眼……这位学霸妈妈尴尬万分。是婀,只有学霸的妈妈才说分数不重要

表姐说,她并非指责这位学霸妈妈撒谎,可能她的孩子,天生就喜欢读书,视读书为最大的乐趣。对于这类“学霸型”孩子,不必和他强调分数,因为他已经足够自觉,分数也很漂亮。只是,有几个孩子能像那些学霸孩子一样,善于学习热爱学习?

还有一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孩子的家长也说分数不重要

实在是为自己和孩子找个台阶下。

分数重要,也请正确对待分数

说到这里,不兔又提到另一个话题,那就是心理专家也

再三告诉我们:孩子回家不要问作业、考试完后不要问

分数,以免孩子有过大的压力。家长确实可以不问,但社会在要、学校在要,家长还要假装不要,孩子能相信吗?家长真的能做到吗?每个需要孩子的分数为他自己争取一个好学校的家庭,都不可能不问分数。做为家长,在孩子还不知道自己需要努力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说的还没醒的时候,我们还是要为孩子未来上什么学校、走入社会能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负责的。无论我们有钱没钱、有权没权,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成为自食其力、而且未来生活不那么辛苦的人。

而分数,是孩子在学生时代,唯一可以证明自己、并为自己争取到更好机会的标尺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无忧精英网

我是一名中学物理教师,从教十年来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考试,几乎每次考试都需要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考试结果。现在又到了高三一模的时间,在这里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讲一讲我经历的两个孩子的故事。希望这两个故事能给各位同学、各位家长一定的启发。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考试

正确对待考试,对待成绩的起伏,首先要让孩子正确认识考试。

考试是什么?考试是对一个阶段学习的检测,第一是要评价这段学习是不是达到了要求,第二是要通过考试的检测来查找漏洞,填补漏洞。

记得2014年底,高三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一个平时学习不错女生在期末考试中,满分120分的物理考了75分,放学了不回家,来办公室向我承认错误,跟我说:“老师我没考好,我对不起老师,也对不起家长。”

我就问她:“真的是你没考好吗?你考前是发烧了还是拉肚子了?”

她说都没有,我说:“那就对了,这不是你没考好,是说明你前一段学习出了问题。”

然后这学生就开始哭,哭的上吐下泻。

我跟她说:

“你哭什么呢?你应该特别高兴才对!这次考试不理想,说明了你在学习中有很多漏洞,这就好像一次体检,发现了你身体有很多毛病,体检的目的就达到了。别到了高考了你再发现问题,这就像癌症晚期了,没得救了,你说你现在还能救,你是不是应该高兴?

“身体有毛病,该怎么办?你不能总是后悔,哎呀我平时不注意锻炼得了病,我该怎么办?我会不会死啊?历史证明,凡是得了病成天闷闷不乐的人,最后都死了。

“比如你物理扣了45分,怎么扣的你是不是该分析?如果你假期把这45分对应的知识全都弄会了,那么高考再出这样的题你还会错吗?正确对待失利,他就会成为疫苗,会使你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最终这个女生考物理越来越有感觉,高考物理考了118分,总分686分,被录取到中国科学院大学。

这个学生是一个普通班的学生,成绩常年排到年级二百名左右,最后高考考到年级100名,相当不错。这得益于她能够正确地对待考试,并把考试中暴露的问题及时解决。

相反,他们班常年的第一名,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50,也就是每次考试都没有发现问题,结果最后高考一下子考到一百多名,算上加分才刚刚到北医的分数线,真是非常遗憾。

通过考试找出漏洞,考试的目的就达到了。找不出漏洞,有时反而是一件不好的事。

家长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到了高三阶段,我们许多家长的心态比孩子还不成熟,一旦孩子的成绩有一点起伏,家长难受的工作也没心情了,饭也吃不下睡觉也睡不着,成天闷闷不乐。更有甚者,一旦孩子没考好,就对孩子大声指责。

大家想想,高三的时候孩子是非常紧张的,尤其是那些对自己有要求,有梦想的孩子,他们考试没考好更紧张,这个时候我们要是也因为成绩出现了一点波动就成天阴沉的脸,这种情绪会感染孩子,孩子就会更加不知所措。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对孩子出现了问题置之不理。

那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应该同孩子一起认真的分析问题,学会聆听,不要着急否定孩子,更不要说一些针对孩子的话。家长应该像朋友那样和他谈心,分析问题,鼓励他在以后再接再厉。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发达国家比我们做的要好。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名美国小朋友对他妈妈说:“妈妈我要一蹦蹦到月球上。”他妈妈没有着急否定她,而是对他说: “好啊,别忘了晚上蹦回来吃晚饭。”这个孩子就是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

学会聆听,不要急于否定孩子。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个孩子就是下一个牛顿、下一个爱因斯坦。我们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的内心。

我再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2014年,我带学生参加全国物理竞赛,这个比赛只要进入了省队(全省十几名),就能被北大清华争抢着保送或降低到一本线录取。当时我们学校第一实验班一号种子,实力很强。但是由于过于自信,在复赛时一个复杂计算上耽误了太长的时间,最后一个简单题没有时间做。最后以0.5分之差没有进队。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哭了一天。在这一天,父母没有打扰他。

他的父亲是一名军人,有很丰富的阅历,在晚上的时候,父亲把他找出来,跟他说:

“人的一生之中,因为0.5分之差没有实现目标的事情很多,你这是第一次,但是绝对不是最后一次,如果你这点挫折都受不了,还能有什么成就呢?你进了队又能怎么样呢?

“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这能让你时刻提醒自己,无论自己的实力多强,都要全力以赴去做事,这样才能更容易成功。”

后来这孩子果然迅速从自己竞赛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投入到高三复习当中去,最后顺利的被北京大学物理系录取。

如今,他已经读到大三,成绩在北大物理系也名列前茅。我相信回想起那次0.5分之差的经历,他会感到庆幸。庆幸自己在少年时就遇到了挫折,更庆幸自己有这样优秀的父母,能够使自己从挫折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李永乐老师

对于怎样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分数,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家长应该结合现实从以下几点来理性的对待这个问题。

第一点:作为家长首先要清楚的知道,考试分数反映着孩子近期的学习情况。

如果分数比较高说明孩子近期学习态度端正,孩子在学习上没有分心,如果分数比较低并且处于不断下滑的态势,说明近期孩子学习态度出现了问题,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这个时候需要家长赶紧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点:小学的时候可以不要过度的关注分数,但是一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数学,英语,语文不能有不及格的科目,否则到了初中的知识要比小学难很多,小学基础打不好会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

第三点:进入初中以后就不能像小学那样不关注分数了,而是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分数。

很多人认为过度的关注孩子的分数会让孩子产生压力,如果分数低还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但是现实却是初中要面对中考,中考要的是分数,分数高均分在90分以上就上本地的重点高中,分数中等均分在70--80分之间就上本地的普通高中,如果分数过低不及格的话那么连本地的普通高中的普通班都考不上,因此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各科学习成绩应该保持在班级中游水平,不能有不及格的科目,详细内容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初一初二至少不能有不及格的科目,那么等孩子上了初三才能学懂初三的知识,才能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才能在初三下半学期进行系统性的复习,而不是初一初二学习成绩太差,在学不懂初三知识的同时,还得再去补初一初二欠缺的知识,试想别人需要三年学懂知识,孩子怎么可能在初三一年的时间里补起来呢?而且初三还要开一门新课化学,还要进行体育考试,电脑以及物理化学的实验考试,还要进行一摸,二摸考试,所以如果初一初二学习成绩太低,初三很难补回来,因此进入初中以后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面对现实,

密切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至少让孩子的分数满足本地普通高中的提档线!

第三:进入高中以后,那么在密切关注孩子分数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本省近几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至少要让孩子每次的分数守住本省上一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

比如以山西省2017高考为例,下图为理科录取分数线
下图为文科录取分数线
一目了然,一个高中生不关注分数线能行吗?因此孩子进入高中以后,

在高一的时候家长就要让孩子搞清楚本身近几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学习成绩一定达线,同时让孩子明白努力学习的重要性,从上图可知一分之差淘汰数百人!一分之差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孩子的学习和家长工作一样,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越刻苦那么分数就越高,对于家长来说,工作越努力薪水就越高,众所周知中考高考要的是分数,只有达线的分数才能让孩子完成十二年求学历程中的四次对接


如果一个初中生和高中生不敢于面对自己平时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分数,那么又该如何去面对中考和高考的分数呢?
所以作为一个学生小学的时候可以不去面对分数,可以不去计较分数的高低,但是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后如果还不去面对分数,还不去计较分数的高低,那么就属于荒唐可怕的掩耳盗铃!

分数低要敢于面对,找出问题,查找知识的漏洞和断层,及时解决问题,而不是得过且过,不去面对,那么所存在的问题就会越积越多积重难返,成绩会不断下降!学习会越来越吃力!


家庭教育感悟

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分数的前提是家长有没有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分数!


孩子考了一百分💯家长到处炫耀,拍照晒朋友圈!孩子被大人弄的以为得了100分就是最棒的了,什么都会了,我们班级原来就有这样一位家长,孩子学习一般一次考试得了第一,把全班同学有成绩单发到朋友圈,大肆宣扬孩子有多棒!我也是醉了,我记得孩子从那之后到现在为止学习还和以前一样一般般!并没有有多么优秀。

学习成绩就是这一段时间孩子的学习状况,不代表将来怎么样,家长大肆宣扬和批判都会导致孩子的错觉!认为自己怎么怎么样,其实不然!


良好的学习态度比成绩更重要

我们要教育孩子对学习要有一种积极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对学习的负责!在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中我们要发挥好学习分数是对学习态度的负责!

孩子考100分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炫耀,孩子考60分,也不打消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要引导孩子关注的不是分数,而是分数下的种种学习问题!找到那个问题的点然后去解决它,最后让孩子有一个考试宠辱不惊的坦然!


如果您喜欢的的问答 请您关注 朝画夕诗 我会分享更多的教育方法和学习资料


朝画夕诗

我既是教师也是家长,下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作为老师,我更倾向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分数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要过于看重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整体来说有的章节有难度,所以学生偶尔考低了也没什么,不必要兴师问罪,请家长谈心找原因。过于把分数看重了反而会加大学生学习压力,更加厌学。


对有些孩子来说,接受能力比较弱,适当降低要求,考100分和考90分也没有多大区别吧?小学阶段更应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这一点远比分数重要。希望每一个老师不要以分数衡量学生,把学生分成三五九等。要一视同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有一个初中政治老师,天天布置一大堆作业,还要求学生晨读晨背,结果占用了学生大多数时间,连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课也没有时间复习了。后来,这个班级政治期末考试成绩全县第一名,其它课考得一塌糊涂,这位政治老师的做法遭到所有主课老师的反对。你觉得他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吗?



作为家长,我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只要尽力学习就行了。作业认真做,上课认真听,每天晚上守在他身边陪着他写作业,及时了解孩子学习,考差了从不打骂他,而是帮他认真分析试卷,把枯燥的口头说教化作平时的实际行动中。当孩子考好的时候,我也总是教育他戒骄戒躁,争取更大进步。


总之,做家长的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攀比,孩子是自己的,学习重要,身体更重要。付出努力了,分数自然不会太低。眼光还是要放的长远一点,发展才是最主要的。只要孩子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有提高,有进取之心,学习认真努力,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地,将来不会没有发展前途。


宣扇公主

我前面写过一篇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绩的问答,这里我再总结一下。

首先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考试分数之前,家长要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分数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了孩子近段的知识掌握情况,但分数和成绩并不对等,更是不能用分数来断定孩子的学习好坏。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成绩,这是无可厚非的,孩子的分数只是成绩的一部分,我们在关注孩子考试成绩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考得好,成绩好,当然我们都高兴,但是切记不要苛求孩子做到100分,会给孩子压力和学习目的误导,这样会让他学习过于功利,忽视知识本身,反而会对他学习不力,效果南辕北辙。

如果孩子没有考好,我们就要帮助他,告诉他知识的掌握是最重要的,没考好,我们刚好可以发现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好,如果出的试卷你刚好会,虽然得了高分但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岂不是也很遗憾。引导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分数上转移到知识的学习上。

不要去苛求孩子分数的高低,多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孩子只要不断地去修正错误,掌握知识,好的成绩你是赶都赶不走的!重要的是家长去从内心认识到这一点,而不是敷衍引导,孩子是敏感的,你的迫切和虚伪他会感受到!


宝妈小八卦

首先我认为这个孩子如何正确对待分数,那应该取决于周围环境或是家庭氛围如何对待分数。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和老师的对待分数的态度就直接决定了孩子对待分数的态度。

以上的问题不知道是以老师的身份,还是以家长的身份来提问的,但是不管以何种身份来提问的都能够感受到了那对孩子的关心。所以有这份关心的话,我认为在你身边的孩子应该对待成绩的态度相当来讲会是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成绩不是判定孩子能力的唯一标准,当然现在来看,成绩也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事物。

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看待成绩,首先就要直面成绩,心平气和的对待成绩。成绩考好了,也不要心高气傲。成绩考差了,也不要伤心气馁,而是要仔细地分析原因。用这样的平常心去对待学习才能够摆脱成功和失败对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不管是考好了还是考差了,都应该正确合理归因,改善和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会在学习中获得进步。其次要合理的分析。成绩的好坏都是和学生个人的自身的情况有直接联系的。假如这次考好了,那就分析取得良好成绩的因素是什么?是外部的条件还是你本人自身的努力?争取客观的分析自我,使得将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如果考好的,成绩不理想。那就要多听取家长老师和身边同学的意见,发现自身的不足,弥补自身的期限,查漏补缺,吸取经验,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

最后一定要强调的是健康的体魄和精神状态才是学生良好成绩的保证,所以请家长和老师一定时刻关心孩子的精神状态。


宾果英语在线课堂

分数只代表过去,不代表将来,更不能完全代表孩子的智力,能力。

家长首先要正确对待分数,不夸大分数的价值

考试只是对之前学习内容的检查,不代表以后,考试成绩也只是对以前学习成果的检验,考的好,说明之前的学习有收获;考的不好,也只是说明之前的知识掌握的不牢固,成绩只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展现。

家长不应当通过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孩子是否优秀和努力。



将注意力从分数转移到题目和态度上来

考的好要适当鼓励,考的不好,带孩子一起分析错误原因。

我家孩子上二年级,每次考试成绩公布后,都会跟我们讲考了多少,在班级排名是多少,考的好,她会很高兴,考的不好,也不会很消沉。

如果确实考的很棒,我们会夸赞她,让她有信心继续努力;考的不好时,我们就会带她一起看试题错误的原因,争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错误的题目全部都是不会的,那就带孩子一起复习对应的知识点;如果是粗心造成的,那就小小的“惩罚”下:整理一些不细心就会做错的题目让孩子来做。



需要让孩子意识到,题目不会做没关系,但是做事时粗心是不能被接受的。


聪聪家的团团

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分数只是某个阶段的小结。

如果把这种学习成果的小结,无限放大,大到否定自己的努力、损伤自己的自信、蒙蔽自己发现错误的智慧。

这种一锤定音式的,以分数论成败的态度,并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这是挫败教育。以此手段毁掉孩子的兴趣、自信和自尊,是最愚蠢的教育手段。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过程中总有磕磕绊绊,甚至会跌倒,努力跑到最后的都是胜利者,因为他们全都不注重结果,只在乎过程。成败大多数时候只在于你有没有尽力,而这恰恰取决于你的兴趣、自尊、自信!


大河向北

难道就有我认为首先重要的是教育家长正确对待分数吗?

这组漫画里小孩子敲门的动作态度,我想更生动形象地表达的是孩子对父母态度的预期而已。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说的是浙江的两个姐妹,姐姐17岁读高一,妹妹13岁读初一,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遂产生轻生念头,相约到江西三清山跳崖自杀,最后姐姐纵身跳下20米多高的山崖,妹妹害怕了没敢跳,于是报警求助,不幸中的万幸是姐姐在坠崖途中被树木阻拦缓冲,虽受伤但最终得救。

有人感叹,现在的学生承受能力为什么这么差?

而我更想问的是,这些孩子怕的究竟是什么?

是父母的责骂惩罚?还是学校老师的白眼?是社会、家人不断灌输到这些孩子脑子中的“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做祟?还是已经陷入分分小命根的价值误区?

想起了前段时间悟空问答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孩子考90分和考100分的区别是什么?考90分的孩子应该被鼓励还是挨骂?”我当时就震惊了,因为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每科都考了95分以上,有一科还是100分,在班级排在前三名,好好奖励一下他”,而另外的家长则说,“我的孩子甭提了,才考了90分,我告诉他,春节假期一天也别想玩了,到辅导班补课去。” 单纯以分数来评价孩子,甚至在90到100分之间纠结,我觉得这样的父母首先应该学会怎么做父母,及格了再来教育孩子,否则就是在毁掉孩子。

所以在我们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分数之前,首先要教育好父母。

家长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分数毕竟是学习状况的一种重要反映。但是,如果家长过分注重分数,甚至单以考试结果作为对孩子奖惩的依据,会对孩子今后的学习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

我在清华读书的时候也很看重分数,算是学霸级,各科九十多分吧,那是我每天花特别多的时间在学习上,直到一个老师告诫我说,你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一生到底要生么,再来决定现在做什么,是花很多的时间看书去把成绩从90多分提高到100分,或者把这些时间用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去提高一下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为自己将来的目标早做打算。这个建议真是醍醐灌顶,后来我在保证自己成绩的同时开始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认识一些值得交往的人、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在我后来的留学生涯中这些经历都起到了很重要的准备作用。

所以,家长和孩子一样应该学会懂得在一生的长河中,暂时的分数不值得纠结,应该看孩子发展总体的大方向,只要不是学习态度问题,一两次的失误不要太在意,从一生的角度看,健康的心态心理培养比一两门功课的分数更重要,毕竟人生的很多幸福感、成就感是不能一直靠分数来获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