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鄙视“节约”时,才是最荒谬的“穷人思想”!

表弟今年28岁,月入两万以上。

虽然这在广州算不上绝对的高薪,但也超过了大多数人。如果考虑到,他还住在父母家,不用交房租,没任何日常开支,这钱全是装到口袋里,日子还是过得真的是分外轻松。

表弟的朋友圈,是很多人羡慕的那种:拼命地工作,拼命地玩乐。更多的时候,是他满世界飞着去旅行的照片,去泰国跳伞,去美国大峡谷玩蹦极,去澳大利亚潜水等等,把日子过成诗,他最在行。

小表弟和小姨妈之间最大的分歧在于价值观,每次当小姨妈说:“你省得着点花,存点钱,要结婚,要生孩。”两个人都会如世界大战一样的大吵。

表弟最见不得的就是“省”这个字。他觉得自己的爸妈这一辈子,除了省就是省,被一个省字困住了一辈子。

省着钱过的日子,典型的穷人思想!

没有追求,没有享受,没见过舒适,怎么才能有动力去赚钱?

不去赚钱,怎么能成为有钱人,怎么能超越自己的阶级?

再说了,我花的钱,都是自己拼命赚来的,不靠爹不靠妈。

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那就花自己的啊!

当你鄙视“节约”时,才是最荒谬的“穷人思想”!

在退休前,小姨夫是个处级公务员,小姨妈在一家国企担任中层干部。这一辈子,他们都是靠着死工资过日子的好人,精打细算,省吃俭用。

现在退休了,有退休金,有医保,广州老城区有一套三居的老房子外加一套两居室新房,有辆本地牌的大众,还有些存款。

在广州这样的城市里,他们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算不上穷。

可是长久的生活压力,已经把他们固化成了节省模式。

小姨夫每天都会在早市快结束的时候才去买菜,一周就买一次肉,一次买10斤8斤放在家里存着,买蔬菜水果只敢买当季的,因为便宜。

表弟是家族最小的孩子,从小穿的衣服都是表哥堂哥们剩下的。偶然新衣服都是小姨妈自己做的。也因为是自己做的,无论是做工还是面料和买的总还有些差异。

在九十年代后期,小姨父靠着关系和赞助费,把小表弟送到本地数一数二的学校。后来表弟进入了青春期,看着班上同学们父母的经济实力明显拉开了跟自己的距离。在体育课上,同学们穿着阿迪达斯或者耐克的运动鞋,而自己只能穿上海回力帆布鞋。

在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之后,凭借着小聪明的表弟也从一个黄毛小子变成了职场达人,有了收入,有了地位,有了底气,也有了思想。

当你鄙视“节约”时,才是最荒谬的“穷人思想”!

当你鄙视“节约”时,才是最荒谬的“穷人思想”!

去年外婆80大寿那天,全家人都去吃酒了。吃完后小姨妈想把那些没有喝完的茶包拿回去。小表弟当场就发了脾气,和小姨妈吵起来了。说是比起舅舅和二姨三姨妈家,小表弟家不算穷,但因为从小到大看着父母的“节省”,估计留下童年诸多阴影。

本来就是一个家族的聚会,却因为一个小小的茶包闹了所有人的心——小姨妈哭了,舅舅也骂小表弟,全家人在包厢了骂成一团,如果不是气得当晚外婆自己一个跑了出去,估计大家都消停不下来。

年初小表弟结婚了,表嫂也是月入过2万的金领。小表弟和表嫂加起来月入绝对有4万以上,可是两个人都爱玩的月光族,每月靠着透各种花呗白条信用卡过日子,工作几年,啥也没有存下。

就算是在广州,也不是每个人都在市区有几套房子的身价。两家人用尽了洪荒之力,小姨妈卖了原来的小两房,筹齐了一套大三房的首付。剩下的装修,买家电,办婚礼,拍婚纱,基本上也用尽了表嫂家里的积蓄。

现在问题来了,表嫂怀孕了。小姨妈说:“你的表兄弟们都生过孩子了,有很多衣服······”不等话说完,小表弟就炸了。“我从小到大都穿别人家的衣服,我绝对不允许我的孩子再穿旧衣服!我自己赚钱买,你们别管孩子的衣服!”

听到这话,小姨妈其实是胆战心惊的,因为当初在安排他们婚礼的时候,表弟开始也是这么说的,结果最后花了小姨妈20多万!

但结婚和生小孩不一样,前者是一锤子买卖,但在广州这样的城市养孩子可是几十年的事情啊。自己的儿子,自己的亲孙,真的没钱的时候,做父母能不管吗?

其实,“节省真的”变成了比“穷”还可怕的字眼吗?很多人这么想的,在社会中,“穷”本身就是一个耻辱和自卑的事,如果再窝窝囊囊的节省,那简直就是比“穷”还更加恶心了!

当你鄙视“节约”时,才是最荒谬的“穷人思想”!

总有人说,节省会让你陷进“穷人思想”的怪圈中——你穷是因为你没有富人思维,你没有富人的格局,被钉在穷的十字架上,世世生生。

这对吗?过去几十年战乱和当今几十年中国经济的暴涨,时代早已不同,机遇迥然。在时间的长河中,对于一个单一个体来说,比格局,思维,眼界更重要的是时代的趋向,而不是个人的努力。

当你鄙视“节约”时,才是最荒谬的“穷人思想”!

当你鄙视“节约”时,才是最荒谬的“穷人思想”!

前段时间公司给一个知名品牌做一个新的咖啡机产品推广。这个新品我已经使用过,真心好用,但是机器和胶囊咖啡真心不便宜。

到了周末的时候,我们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讨论了半天这个问题。

冲咖啡其实对大部分来说,是一个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也花不了太久的时间,那么是否有必要去买一个这么豪华先进的机器?

我问男性朋友们,你当年的大众现在跑也完全没问题,你为什么要换奥迪?

我又问女人们,包包只不过用来装东西,为什么要买的LV?

这无疑就是摆在桌面上的事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部分的需要,根本不是人生必须。

我们国家从小农经济跨越到消费经济。经济社会下,只能依靠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创造需求,不断的消费升级,不停地消费自己,社会才能顺利的运转下去,制造更多的财富,供给全社会,然后按照个人占有率分配下去。

然而,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如果提倡节省,那么就会变成了另一种社会消费模式,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中,没有刺激,就没有消费就没有收入?

其实我并不反对消费升级,为了刺激这个消费需求,总要有更舒适,更愉悦的人性化设计。但是我极力反对的,是对于“节约”的鄙视,尤其是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那个鄙视节约的人,自己就是入不敷出的人。

散播那些可怕的“节省就是穷人思想”的人,到底有多穷才会这么心有余悸?

从来就没有人,通过一个思维和格局就变成了富人。而事实上,如果你拥有富人的一切,唯一没有富人的资产,这才是令人尴尬的际遇。

其实绝大多数的父母,并没有孩子们想的那么有钱,他们的钱都是一分一分在牙缝里省出来的;其实绝大多数的钱,并不是花出去,就能赚回来;其实绝大多数的人有点安身立命的资本,靠的是省,不是用格局赚回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