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25年,这种“碗砣”小吃还是第一次吃,一碗不够再要一碗!

美食是好多吃货的毕生追求!为了吃到更多的美食,吃货们可以说是跋山涉水不辞疲劳,从这个地区转到另一个地区为的只是心中期待已久的梦幻美食。话说美食又如何划分呢?往大了说,所有能食用的食材都可以称之为美食,往小了说,美食不过是那道能吸引到你的食物罢啦!美食是人类永远也戒不了的毒,不管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吃货,只要遇到美食你总要停下脚步,来品尝一番!来看今天的文章:活了25年,这种”碗砣“小吃还是第一次吃,一碗不够再要一碗!

活了25年,这种“碗砣”小吃还是第一次吃,一碗不够再要一碗!

碗砣是陕北有名特色小吃,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碗砣由石勒发明于西晋初年,可冷食或者热食。用荞麦仁加水渗透碾压,渐渐加水,掺成糊状,过滤去渣,稠度以挂勺为宜。而后将粉糊盛碗入笼,旺火蒸熟后晾凉,从碗中脱出成,故名碗砣。

活了25年,这种“碗砣”小吃还是第一次吃,一碗不够再要一碗!

活了25年,这种”碗砣“小吃还是第一次吃,偶然的机会在街头看见有卖碗托的,我高兴极了,卖碗托的是婆媳俩,婆婆负责切,媳妇负责打包售卖。这种小吃很接地气,3块一碗,也很便宜实惠,因此他们的生意特别好,一天卖出300多碗呢!

只见切好的碗砣淋上调料,调拌汤汁用盐、醋、油泼辣子、花椒粉、姜粉、蒜泥、香菜、芝麻等加水勾兑而成。拌匀就可以吃了,香辣可口,非常好吃!吃了一碗不够再要一碗!这样诱人的碗托,您想尝尝吗?

活了25年,这种“碗砣”小吃还是第一次吃,一碗不够再要一碗!

碗砣制作很讲究,先要净化麦粒,将干荞麦入碾脱落杂质簸去尘土、麦柄,入渲箩用湿布擦之,多次换洗湿布,以求擦净。并将擦后的麦粒趁湿复入碾机脱皮出机后用细箩筛面,将筛上的皮渣簸去,带皮粉粒再次入机磨之,过箩,皮则净除、将两次脱皮后的麦粒共入磨机,筛面即可。

活了25年,这种“碗砣”小吃还是第一次吃,一碗不够再要一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