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竟然還能當顏料作畫?

世界文化瑰寶中,繪畫無疑是一項濃墨重彩的領域,大家熟悉的畫派分為"黃派""北方山水畫派""印象畫派""威尼斯畫派"等等,其中有一個非常特立獨行的畫派,叫"寶石畫派"。其實我不想標題就給大家劇透的,但是我怕標題賣關子頭條君把我文章的標籤打入其他領域(比如前幾期的珍珠選海水珠還是淡水珠,竟然把我文章劃分到了畜牧業養殖和三農...... =_=)

寶石畫派,顧名思義,就是用各色寶石磨粉作畫,紅色是雞血石、南紅玉,綠色是綠寶石、珊瑚,白色是和田玉和珍珠,聽起來就貴氣無比有沒有。我們瘦金體創造者宋徽宗就是寶石畫派的箇中好手,他對顏色要求極高,所謂"雨過天晴雲破處"就是這個意思,這就需要工匠們爐火純青的眼力把寶石裡的色彩細細分別出來。

宋徽宗時期就有一位天才少年用寶石顏料作了名垂千古的驚世之作——千里江山圖。這幅《千里江山圖》用了石青石綠等石頭磨粉,使得整幅畫作如寶石般色澤鮮豔且久不褪色。

寶石竟然還能當顏料作畫?

這幅畫作是《普門品》小樣,由於寶石顏料的不可調和性,畫師用綠松石、珊瑚和金箔,上了八層底色創作而成,色彩柔和,恢弘大氣。

寶石竟然還能當顏料作畫?

西方國家用寶石磨粉作畫的歷史可以溯源到古希臘時期。他們通常是用金青石作畫,很多世界著名的油畫都是用金青石上色,金青石磨粉加上蜂蠟和松香是非常貴重的顏料,這幅"聖瑪麗和天使合唱團"將金青石濃郁的藍色完整的體現了出來。

寶石竟然還能當顏料作畫?

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朝鮮也是寶石畫派的大家,朝鮮的學者們從1984年開始研究寶石畫作,運用朝鮮特有的民族情感和作畫技法,創造了獨樹一幟的寶石繪畫形式。

下圖是2013年英正的作品《故鄉的小溪》,畫作逼真到了站在跟前,很難分辨是實物還是畫作。

寶石竟然還能當顏料作畫?

2013年韓勝赫的作品《相親相愛》

寶石竟然還能當顏料作畫?

寶石畫的學術價值、藝術價值以及收藏價值非常之高,不愧是文化藝術和人類文明傳承的一顆璀璨的明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