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奉献》~苏轼在海南

《文人的奉献》~苏轼在海南

严 京 平

《文人的奉献》~苏轼在海南​ 一千多年以前,时年60余岁的苏轼乘着一叶孤舟来到海南儋州(今海南儋县),他因仗言被贬谪了。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当年海南什么情况?古人描述:“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自古很多流放海南的人,都死在了路途。而当时的苏轼已经六十岁,生还机会渺茫,来时他辞别长子,不仅落泪还带着棺木出发,可见其悲壮。

而大诗人、大文学家苏轼是何等人也?“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王国维语)他面对绝境苦中作乐,绝不让自己长时间呆在低谷。他利用逆境磨砺自己,永不放弃追求卓越。他不灰心不懈怠,利用分分秒秒实践心中愿景。

苏轼在海南著述不断,三年时间写有诗文200多篇,不仅质优量丰,而且是在饥寒交迫、纸墨缺乏、意欲“焚笔砚断作诗”的恶劣环境下完成的。

他在“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生活压力下,他还做出了他一生最辉煌的事业。在儋州办学堂,介学风,以致书声朗朗,弦歌四起,使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

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苏轼到海南后,造就出一大批优秀弟子。

他的学生姜唐佐(海南第一位举人)在去广州乡试前,向苏轼辞行,二人饮酒聊天,时至甚晚,姜唐佐请老师题诗勉励,时下手无笔墨纸张,姜唐佐拿出自己的折扇,苏轼欣然题诗两句:

“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意思是说,海南与中原的文化何曾可断,你这一去定可破天荒得中举人。并鼓励他说:“异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后苏轼被赦北归,姜唐佐就举乡贡。

第二年,姜唐佐北上参加会试,途经河南汝州,顺路拜会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辙把哥哥在北归途中去世的消息告诉了他。二人甚为伤感。姜唐佐拿出老师题字的折扇,苏辙看后心痛不已,他似乎看到了哥哥慧眼识珠,弟子卓尔不凡;一把折扇诉说着苏轼的殷殷苦心,切切期盼;苏辙仿佛看到了哥哥的身影,哥哥的神采,哥哥的遗韵,他随即依律饱含笔墨补写了这首诗的后两句:

“锦衣不日人争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意思是你不久就会及第,锦袍加身,证明了东坡的慧眼。

姜唐佐折扇面的全诗为:

苏轼:“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苏辙:“锦衣不日人争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而后姜唐佐感怀恩师的教诲,对苏辙表示不再参加任何考试,要把老师播下的中原文化火种继续播撒下去。后来,他开坛讲学,终老乡里。

苏东坡没来海南之前,海南没有出过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来海南后培养了海南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第一位进士符确。此后,海南人在科举考试中屡有斩获。据统计,经宋、元、明、清几代,海南共出举人767人,进士97人。苏轼使“蛮荒之地”放射出文化人才的曙光。

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大诗人,大文学家,其实他更是一个思想者,一个实践者。他充分表现了文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他因进言受谪但不改其志,在社会的小角落里,依然倾其所有能力,回馈社会。充分散发着文人的良知和智慧,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诗文使人灵透隽永,信仰使人坚定顽强。充塞天地的浩然之气,正是通过诗文信仰提拔匡正发散,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

对于中华文化而言,对于海南儋州而言,苏轼的到来,他的作为,他的付出,是天降大任,是天理昭彰,是天涯何处无芳草,是中华民族文人奉献精神的耀眼之光。


(作者严京平,1969年12月从北京入伍,原铁一师政治部宣传科广播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