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奉獻》~蘇軾在海南

《文人的奉獻》~蘇軾在海南

嚴 京 平

《文人的奉獻》~蘇軾在海南​ 一千多年以前,時年60餘歲的蘇軾乘著一葉孤舟來到海南儋州(今海南儋縣),他因仗言被貶謫了。據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

當年海南什麼情況?古人描述:“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自古很多流放海南的人,都死在了路途。而當時的蘇軾已經六十歲,生還機會渺茫,來時他辭別長子,不僅落淚還帶著棺木出發,可見其悲壯。

而大詩人、大文學家蘇軾是何等人也?“他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王國維語)他面對絕境苦中作樂,絕不讓自己長時間呆在低谷。他利用逆境磨礪自己,永不放棄追求卓越。他不灰心不懈怠,利用分分秒秒實踐心中願景。

蘇軾在海南著述不斷,三年時間寫有詩文200多篇,不僅質優量豐,而且是在飢寒交迫、紙墨缺乏、意欲“焚筆硯斷作詩”的惡劣環境下完成的。

他在“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的生活壓力下,他還做出了他一生最輝煌的事業。在儋州辦學堂,介學風,以致書聲朗朗,絃歌四起,使許多人不遠千里,追至儋州,從蘇軾學。

在宋代100多年裡,海南從沒有人進士及第。蘇軾到海南後,造就出一大批優秀弟子。

他的學生薑唐佐(海南第一位舉人)在去廣州鄉試前,向蘇軾辭行,二人飲酒聊天,時至甚晚,姜唐佐請老師題詩勉勵,時下手無筆墨紙張,姜唐佐拿出自己的摺扇,蘇軾欣然題詩兩句:

“滄海何曾斷地脈,珠崖從此破天荒。”

意思是說,海南與中原的文化何曾可斷,你這一去定可破天荒得中舉人。並鼓勵他說:“異日登科,當為子成此篇。”後蘇軾被赦北歸,姜唐佐就舉鄉貢。

第二年,姜唐佐北上參加會試,途經河南汝州,順路拜會蘇軾的弟弟蘇轍。蘇轍把哥哥在北歸途中去世的消息告訴了他。二人甚為傷感。姜唐佐拿出老師題字的摺扇,蘇轍看後心痛不已,他似乎看到了哥哥慧眼識珠,弟子卓爾不凡;一把摺扇訴說著蘇軾的殷殷苦心,切切期盼;蘇轍彷彿看到了哥哥的身影,哥哥的神采,哥哥的遺韻,他隨即依律飽含筆墨補寫了這首詩的後兩句:

“錦衣不日人爭看,始信東坡眼力長。”

意思是你不久就會及第,錦袍加身,證明了東坡的慧眼。

姜唐佐摺扇面的全詩為:

蘇軾:“滄海何曾斷地脈,珠崖從此破天荒。”

蘇轍:“錦衣不日人爭看,始信東坡眼力長。”

而後姜唐佐感懷恩師的教誨,對蘇轍表示不再參加任何考試,要把老師播下的中原文化火種繼續播撒下去。後來,他開壇講學,終老鄉里。

蘇東坡沒來海南之前,海南沒有出過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他來海南後培養了海南第一位舉人姜唐佐、第一位進士符確。此後,海南人在科舉考試中屢有斬獲。據統計,經宋、元、明、清幾代,海南共出舉人767人,進士97人。蘇軾使“蠻荒之地”放射出文化人才的曙光。

人們一直把蘇軾看作是大詩人,大文學家,其實他更是一個思想者,一個實踐者。他充分表現了文人對社會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他因進言受謫但不改其志,在社會的小角落裡,依然傾其所有能力,回饋社會。充分散發著文人的良知和智慧,散發著自己的光和熱。

詩文使人靈透雋永,信仰使人堅定頑強。充塞天地的浩然之氣,正是通過詩文信仰提拔匡正發散,這也正是中華民族的內在精神。

對於中華文化而言,對於海南儋州而言,蘇軾的到來,他的作為,他的付出,是天降大任,是天理昭彰,是天涯何處無芳草,是中華民族文人奉獻精神的耀眼之光。


(作者嚴京平,1969年12月從北京入伍,原鐵一師政治部宣傳科廣播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