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名校長”能批量生產嗎?

“名師、名校長”能批量生產嗎?​ 近年來,各地紛紛開設名師工作室,培養名師和名校長,據說各省市、區縣“名師、名校長”後備人選動千上萬,有關部門曾下文雲:通過"名師班"學習培養,可以培養大批“名師名校長”,對此,我不禁疑案叢生,"名師名校長”能批量生產嗎?

“名師、名校長”能批量生產嗎?​ 前不久,我去外地開會,碰到某知名教育專家,,聊起此事,他也疑惑不解,說國內外教育史上從未出現過如此培養“名師、名校長”的。他揶揄著說,也許是個探索吧。

“名師、名校長”能批量生產嗎?​ 筆者認為,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許多教育行政部門把一部分在教育實踐中工作有成效的中青年教師、校長選拔出來,集中予以培訓學習,請專家為他們上課,使他們能夠更多、更集中地學習相關的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育經驗,還組織他們進行參觀考察,拓寬視野,增長見識,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通過這種“企業生產流水線”式培養“名師、名校長”,是否真有效果,筆者就感到有點疑惑了。

筆者認為,教育是一件非常複雜的、實踐性相當強的事業。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校長尚且如此,要成為“名校長、名師”更應如此。

靠集中培訓,靠集中學習理論和傳授先進的教育理論,能夠拓寬思路,提高教育素養,但要真正成為“名師、名校長”,是要經過自己長時間的不斷摸索實踐,又在實踐中取得優秀成果,並且能夠得到社會公認的人。這種過程是漫長的,沒有幾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想通過二、三年的培訓,就成為“名師、名校長”,那是不可能的。

從歷史角度看,,我國曆史上的名師、名校長無不經過較長時期的教育實踐磨礪,作出了非凡的成績,才成為社會公認的“名師、名校長”的。

從現實看,也許我孤陋寡聞,我還沒有聽到有一個師範大學教育管理系畢業的大學生,甚至是碩士、博士研究生一畢業就成為“名師、名校長”的。原因在於因為他們僅有教育理論而沒有長時間的艱苦實踐。


“名師、名校長”能批量生產嗎?​ 因此,筆者認為,腳踏實地幹事比標新立異更難能可貴。

為加速優秀教師、優秀校長成長,我們可以創設各種條件,搭建各種舞臺,但忌用“名師、名校長”這種帶有很高榮譽性的稱號來直接命名,可以冠以“教師研修班”“校長研修班”等名稱更為妥切,但希望通過速成的方式來培養名師名校長是不可能的。

我的觀點是否正確,還要經受實踐的檢驗,但願我的想法是膚淺的。(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