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江陰八十一日”全江陰城的就義,江陰20萬人全被屠戮能否避免?

wenzi容謙

1645年五月初九,清軍渡過長江,登上長江南岸,攻克了鎮江,在南京的南明弘光皇帝聞訊於五月初十夜出逃,留守南京的大臣們出城投降,不久之後弘光皇帝也被叛將扭送到清軍大營,崇禎皇帝之後南方的第一個政權——弘光政權崩潰。

這時距清軍大舉南下才過去了兩個多月,清軍就從河南、山東一帶推進到長江一線,並且渡過了長江天險,這讓清朝的上層統治者產生了一種錯覺,覺得漢族的抵抗意識已經消亡,明朝剩下的疆域可傳檄而定,在這種情況之下,多爾袞又下令恢復了“剃髮令”, 六月初五日,多爾袞下令“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髮,儻有不從,以軍法從事”。然而,正是這個民族壓迫政策讓江南的百姓們產生了抵抗的意識,清軍隨後的政府行動也將變得舉步維艱。

剃髮的消息傳到了原本已經歸順清朝的小縣城江陰,引起了不小的騷動。1645年閏六月初一,江陰諸生在孔廟幾回,一致決定不剃髮,然而此時,江陰的上級政府常州府發來剃髮的正式命令,其中含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一著名的恐怖詞語,一時間群情沸騰,而清江陰知縣方亨見百姓鬧事,就密告常州府希望上面派兵來“多殺樹威”。然而這封密信卻被截獲,這封信徹底點燃了江陰人民抵抗清軍的怒火。

於是,六月初二日江陰民眾將方亨逮捕,推舉典史陳明遇為首,舉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但是陳明遇自知能力不足,就推舉原任典史閻應元擔任義軍領袖。那麼典史是個什麼官?典史是州、縣官的屬官,主要掌管緝捕、監獄事務,但是品級很低,連從九品都算不上,是個“不入流”的官。

正是在這兩個不入流的小官的領導下,江陰人民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抗清運動。第一波趕來鎮壓的清軍是常州知府派來的三百兵丁,六月初五被江陰義軍全部消滅。隨之而來的則是降將、原江北四鎮之一的劉良佐率領的數萬軍隊,但是由於閻應元等人佈置有方,數萬大軍也束手無策,劉良佐無奈之下只能在城下對閻應元等人進行招降,沒想到此舉更是遭到了羞辱,閻應元在城頭痛斥劉良佐:“有降將軍,無降典史。”說得劉良佐無臉面對。

劉良佐久攻不下,引起了多鐸的不滿,多鐸認為劉良佐一個明朝伯爵居然不能攻下一個小小的江陰縣城,於是又派了博洛、尼堪兩位貝勒率滿洲八旗以及紅衣大炮前來助陣,於是江陰城下集結了數萬滿漢大軍,並日夜不停的用紅衣大炮對城牆進行轟擊。

八月二十一日,堅持了八十天的江陰城終於撐不住了,城牆一角被大炮轟塌,清軍一擁而上,江陰城失守。陳明遇巷戰而死,閻應元則投湖自盡,被清軍救出,不屈遇害。而後,清軍為了發洩心中的憤恨,在江陰城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直到二十三日才停止屠殺,等屠殺結束之後,城內只剩下大小五十三人。

“八十日戴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萬人同心死義,存大明三百里江山。”這是當時士人為了讚揚江陰人抵抗清朝運動的精神而寫的一副對聯。江陰一座小小的縣城,以數萬軍民抵抗了清朝滿漢大軍八十天的進攻,極大的延誤了清軍推進的速度,如果全國每一座縣城都能如江陰縣城如此,那麼清軍恐怕沒有推進到長江,就已經消耗殆盡了吧。


天涯看點歷史號

中國古人對頭髮極度看重,《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基本上,普通人剪下來的頭髮、鬍鬚是不會亂扔的,必須收集起來帶進墳墓。

可以說,髮型、衣冠這兩樣東西,正是中國古人區別自己和蠻夷的重要標誌。遊牧民族被漢化,就是“緬幕華風,遂襲冠帶”,中國人主動改變自己的衣冠髮型,就是“淪為禽獸”。

1645年7月,清廷下令,“自今佈告之後,京師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行剃髮。若規避惜發,巧辭予辯,嚴懲不貸”。也就是說,違抗者殺無赦。

滿洲軍隊所到之處,必定隨行有薙髮的匠人,挑著擔子,遊行街市,強制剃髮,人民稍微有點抗拒,就把頭砍掉,懸掛在擔子上示眾並恐嚇其他老百姓。

在西北各地,如果攻陷一個城市,必須命令每十個人交三十兩重的頭髮,才允許投降。

在歷史上,外族入侵很多,但是從來沒有像滿清的統治者這樣殘暴,這樣歧視漢族文化傳統,這樣對普通老百姓予以難堪侮辱的。

所以,滿清的野蠻政策激起了各地人民的無比憤怒,他們為了自己的衣冠完整,守護自己的民族習慣,用寧可留著頭髮,不肯留著頭顱而作為堅決地回答。

江陰真是在這一系列反抗鬥爭中的一個典型事例,1645年閏六月中旬,江陰人民在城內明倫堂開會,大家齊聲說:頭可斷,發絕不可薙!

從六月初一到八月中秋兩個月的期間內,清軍多次發動進攻,卻始終無法得手。

在八月中秋的夜裡,守衛城牆的江陰人唱著“江陰人,打仗八十日,寧死不投降”的軍歌,氣勢如虹。

一直到八月二十日,清軍調來紅衣大炮進攻,才最終攻克江陰。因為痛恨江陰人的頑強抵抗,下令屠城,“滿城殺盡,然後封刀

”。英勇的江陰人民“鹹以先死為幸,無一人順從者”。

屠殺持續了三天,全城有十七萬二千多人慘遭殺害,僅有53人倖免於難。當時有人寫了一副對聯讚揚江陰百姓的英勇精神:“八十日戴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萬人同心死義,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在福州繼任的南明隆武皇帝聽說江陰百姓的不屈事蹟後,深深地被感動,說,“吾家子孫遇此縣之人,雖三尺童子亦當憐而敬之。”

可是說,明末清初,在包括江陰在內的許多地方,因為“留髮留頭”問題而爆發出來的不屈抗爭,所體現的正是一個民族不甘屈辱的氣節。

二十萬江陰人雖然被殘暴地屠殺了,但是他們的英名將永遠存在於我們民族的記憶裡,而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將永遠是殘暴的滿清統治者!


小奔說史

假的永遠真不了,百萬明朝軍隊全部自願剃頭易服陣前起義參加清軍這個事實如何解釋?幾百萬明朝官員全部剃頭易清朝官服跑到清朝的衙門裡去上班這個事實如何解釋?老百姓都是牆頭草,有頭有臉的都跟上新潮流剃頭易服了,老百姓豈有不跟之理,況且剃頭乾淨衛生,方便生產生活,如果衙門再獎勵,剃個頭給5塊大洋,老百姓不擠破腦袋才怪呢,剃個頭還用大開殺戒嗎?清朝統治者如果傻到這份上,如何統治中原三百年?江陰81日和揚州10日都是日本鬼子漢奸編造的漏洞百出的忽悠傻子的世紀謊言。


我愛祖國的碧水藍天

有降將軍,無降典史。精英也好,普通百姓也罷,中華民族從來不缺這樣的硬骨頭。一個人,一幫人,乃至一個民族的氣節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