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藩之乱中,吴三桂为何会失败

在康熙十二年的时候,由于康熙王朝和明朝初期的三个藩王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节的地步,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三个藩王起兵作乱反抗清朝,兵锋极盛时已经打到长江边,甚至可以与清朝分庭抗礼,但最后为什么三藩之乱还是被平息了呢。

在三藩之乱中,吴三桂为何会失败

起初在清朝入关时,为了对付李自成的起义军和南明的小朝廷,启用了一大批的明朝的降将,其中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个军功最大,因此被清朝封为藩王世镇边疆,但后来由于三藩的兵力有点过大,而且每年清朝都要拨军饷来养三藩,不仅经济上清朝负担很大,甚至会危及清朝的统治,因此康熙决定要削除三藩。

在三藩之乱中,吴三桂为何会失败

三藩起初并不是蓄意谋反,康熙担心三藩会形成唐朝军阀藩镇的现象,因此多次把平三藩的事拿出来议论,无论是削三藩还是继续养虎为患,康熙认为最终三藩一旦势力过大都会起兵反抗,认为不如先下手为强。在康熙十二年正月的时候,在北京南苑举行大规模的阅兵,明确的向三藩表明削除的信号。

在三藩之乱中,吴三桂为何会失败

三藩看到康熙心意已决,自己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乖乖被宰。康熙十二年的11月,吴三桂杀死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为“讨虏天下兵马大元帅”,开始蓄发易服兴明讨虏,耿精忠、尚可喜也趁势举兵而起,不到一年的时间,迅速攻占了云南、贵州、湖南、四川、广东、福建、陕西、湖北、河南等地,连台湾的郑氏也起兵响应,到时普遍认为吴三桂定可一举击溃清朝。

在三藩之乱中,吴三桂为何会失败

可是在打到长江边时,吴三桂却严令部下不准过江,清朝见此机会,迅速做出部署,首先坚决打击吴三桂,对其他的反叛将领采取安抚的政策,而且三藩中也有矛盾,平南王尚可喜坚决反对叛乱,而其子尚之信则坚决拥护,尚可喜在广州起兵死死拖住叛军,最终清朝各个击破,随后耿精忠、尚之信投降。

在三藩之乱中,吴三桂为何会失败

康熙最后使出杀手锏,指名只惩罚吴三桂,其余从乱者不追究责任,如果还能起兵反抗叛军还会因功升官,因此各地的明朝遗民大都是采取观望态度,而且台湾的郑氏迟迟不来增援,导致吴三桂力单难支,最终兵败身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