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來“打工”,而是來打仗

今年3月12日,習主席在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親切地對全國人大代表、第71集團軍某旅班長楊初格西說:當一名合格士官不容易,要不斷提高能力水平,努力做大師傅,帶出好徒弟。

士官隊伍是部隊戰備訓練、教育管理和武器裝備操作維修的骨幹力量,是戰鬥力建設的基石。當前,我軍士官編制數量佔到士兵總數的一半以上,建制班班長和武器裝備重要操作崗位基本上由士官擔任。隨著軍隊改革和現代戰爭的需要,士官作用越來越凸顯。有軍事專家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講,未來戰爭很大程度上是“士官的戰爭”。

打贏“士官的戰爭”,必須按照打仗的標準加強組織領導,創新管理機制,強化能力素質,真正建設一支與未來戰場相適應的強大的士官隊伍。即日起,《軍營觀察》版就當前士官隊伍建設在北部戰區陸軍部隊展開調查,以點帶面“解剖麻雀”,折射全軍士官隊伍發展新情況、新認識、新舉措、新風貌,以期能為部隊各級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借鑑。

軍銜沒有“槓”和“星”,“雙槍”也是亮晶晶

那一刻,第80集團軍某合成旅四級軍士長於志偉,覺得自己肩上的軍銜如此榮耀——

今年3月12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第71集團軍某旅士官班長楊初格西,受到習主席親切接見。看到這一電視畫面後,於志偉感覺“心都跳得格外有勁”。

“儘管我沒在現場,但習主席給了我們士官這麼高的‘定位’,我覺得非常自豪!”連隊組織新聞日評,於志偉第一個站起來發言:扛著士官軍銜不是來“打工”,而是來打仗。

“譁——”話音剛落,掌聲如雷。

原來,於志偉畢業於常州工學院。2009年8月,看到全軍招收直招士官的通知後,他只是抱著找一份工作的念頭參軍,“就當打幾年工,上士幹滿後退役回家還能分配工作”。

入伍後,部隊請來優秀士官標兵與大家座談。於志偉驚訝地發現,很多“老班長”一干就是十幾年、二十幾年,在部隊建功立業。這,深深地震撼了於志偉的心。重新審視自我,於志偉找到了人生座標——士官,就該體現士官的價值!

這些年,於志偉3次主動留隊,成長為全旅唯一的坦克電氣專業士官教員。

“只要部隊需要,我就一直幹下去!”和於志偉有著一樣感受的,還有該旅汽車修理技師、五級軍士長李森。

2006年,李森滿懷希望參加提幹預選,卻再次與提幹擦肩而過。這意味著已到提幹年齡上限的他,再也沒有機會跨入軍官的行列。“士官不是‘官’,這兵還要繼續當下去嗎?”

一個週末和戰友下象棋。棋盤上,對手兩車盡失,但卻靠著一個小卒將自己將死。圍觀者感慨:卒子過河抵大車啊!

一句無心之言,讓糾結於“走與留”的李森陷入深思:部隊不就像這盤棋一樣嗎?既然成不了“將”,就做一個扛大事的“卒”!

從軍20載,李森先後4次拒絕地方高薪聘請的誘惑,始終痴心鑽研軍用汽車修理,10餘次蟬聯旅以上單位“汽車綜合排障”比武第一。

“士官的‘官銜’不大,但責任重大;地位不起眼,但作用很耀眼。”回望走過的路,李森依然初心不改:“雖說咱軍銜沒有‘槓’和‘星’,但‘雙槍’也是亮晶晶!”

肩上粗細如梁“幾道拐”,扛起打贏千鈞擔

那年,上級按照作戰編組給連隊配發無人機裝備,“寶貝疙瘩”還沒看夠,連隊幹部就發了愁:全連沒人懂操作,咋辦?

“我來試試!”當時還是連隊文書的張衛士主動請纓。無先例、無教材、無“師傅”,咋突破?兩個字:研究!

那段時間,“說明書”成了張衛士的“口袋書”。為了體驗實際操作,他自購簡易無人機進行“試飛”。有人說張衛士走火入魔了——就連給兒子買的玩具,也全都是各類無人機模型。

為掌握先進的無人機設計理論,張衛士利用休假時間跑到科研院所當“臨時工”,他的鑽勁感動了專家。一位專家感嘆地說:“搞科研不論身份,這個小夥子肯定能有出息。”

2013年,“全軍裝甲車載無人機教學成果”比武擂響戰鼓。進入決賽的10名選手中,有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有在教學崗位幾十年的“老資格”。然而,讓人意料不到的是,士官張衛士操作無人機刷新紀錄,成了“黑馬”!

痛失金牌的人不斷追問:這半路殺出的張衛士,以前咋沒聽說過啊?現場專家評委感嘆:他的技術水平在全軍也極為罕見!自此,張衛士名聲大噪。

“這樣的人才,你們有多少,我們要多少。”有個軍工廠領導聞訊趕到部隊“求賢”。部隊領導笑著拒絕:這樣的“士官專家”,不僅裝備工廠想要,技術院校想要,未來戰場更需要。

“責重山嶽,能者方可當之。小崗位連著打贏大事業,小士官也能幹出大作為。”旅參謀長吳月超感慨地說,戰鬥力建設就好比一根環環相扣的鏈條,每個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節點,再先進的裝備都要由士兵去操作,再好的戰略戰術都要靠士兵去實現。

2016年6月,該旅為駐華武官演示軍事課目。一位手持攝像機的駐華武官,把鏡頭對準了乘車射擊課目演示現場。

百米外,一名士官利用地形,連續變換戰術動作,抵近一輛裝甲車後,幾步便從裝甲車頂部駕駛窗鑽進車內。車輛啟動、加速,越過溝坎後,在車輛自駕的情況下,這名戰士下車對百米外的目標進行射擊,然後再登車駕駛……

看得入了神,這名駐華武官竟然忘記了轉動手中攝像機的鏡頭。“中國士官了不起!”與他同行的30餘名駐華武官得知這名士官的名字叫張真強,用不太地道的漢語連聲稱讚:張真強,真強!

該旅指揮通信連還流傳著這樣一個趣事:一次通信專業理論考核,一道題為“通信電臺短波調制解調器不工作怎麼辦?”其中一份試卷上竟然寫著:找中士王子健。

“這個‘答案’貌似搞笑,卻足以證明士官在戰鬥力建設中的作用不容小覷。”該旅旅長耿大勇掂著手中的《全旅士官人才花名冊》說:“抓部隊訓練,士官人才猶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啊!”

把士官的“士”倒過來寫,就是一個“幹”字

17年的光陰意味著什麼?

為人父母者會說,那是一個孩子從呱呱墜地到朝氣蓬勃的時間。採訪中,該旅領導卻說:那是裝甲技師、三級軍士長楊國豐從入伍時的“青澀少年”成為“組訓專家”的距離。

上互聯網搜索“士官楊國豐”,立馬會“彈”出兩條信息:第一條便是解放軍報的《“瘋狂坦克手”》,那是9年前關於楊國豐駕駛坦克“漂移”的報道;後一條出自中國軍網,題為《了不起的老班長:既可霸氣“逆襲”,又會“瘋狂駕駛”》。下面有個跟帖,就倆字——人才!

當兵17年,開了17年的坦克,楊國豐沒有停下追逐打贏的腳步。有人問他:“你都是連隊的‘老資格’了,幹嘛還要這麼折騰?”老楊嘿嘿一笑:“兵越當越老,越覺得會的太少啊!”

回想起去年底接到任營部參謀通知的那一刻,三級軍士長陳中波依然感覺“像做夢一樣”。

因為他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手握全營“日常訓練大權”的崗位,會出現士官的身影。

一項制度改革,激起千層浪花。該旅政治工作部主任張鋒說,士官參謀的亮相,提出一個新命題:新時代士官該怎樣當?

找準“定位”的陳中波開始了新一輪“士兵突擊”,他提出的“單兵共同課目訓練指導法”被全軍多家單位推廣。

夜深了,該旅電子對抗連二級軍士長趙春生還在某型裝備方艙裡忙活著。

“雷達連整建制改編為電子對抗連……”去年部隊改革調整轉型,和老趙青春相伴的雷達退役,20多年練就的“獨門絕技”沒了用武之地。

全連官兵不禁嘀咕,已屆不惑之年的趙春生會咋幹?大家看到,老趙的倔勁兒又上來了:新裝備操作速度慢,他就拜新兵為師;為掌握專業語種識別課目,他開始自學英語……

改革半年後,趙春生再造“神話”:專業考核全優。隨後,他又以優異成績成為所在部隊第一個進入技術尖子人才庫的士官。

前不久,營裡為趙春生舉行了隆重的高級士官晉銜儀式。載譽歸來,趙春生卻一頭扎進裝備方艙,一泡就是一整天。有戰友對此不解:你都是名副其實的“兵王”了,為啥還這麼拼?

他說,把士官的“士”倒過來寫,就是一個“幹”字!

版式設計:梁 晨

我们不是来“打工”,而是来打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