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可以通过跑步锻炼吗?

孬嘛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均是导致腰痛或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它们在临床上是具有一定联系而又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它们的共同点是均有间盘退变突出或膨出。腰间盘突出的后果也是会导致腰椎管容积空间减少的。两者的不同点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不单纯是间盘改变,而且还有关节突、韧带等其他结构的退变、老化等病理变化,最终导致容纳马尾神经和神经根的腰椎管空间狭窄而致神经受压出现症状,腰椎管狭窄一般为多个阶段的狭窄,它的病程一般也较腰间盘突出症为长。

如果不是很厉害可以,慢跑。不要剧烈运动,突出会压迫神经的,狭窄会导致血液循环不好腰部出现疼痛。平时做做按摩,缓解肌肉的痉挛,使肌肉得到放松,疏通经络,注意保暖,热敷理疗腰部。


医格

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呢?

人体的脊柱是由椎间盘连接椎体,外面辅以强大的肌肉和韧带作为支撑而形成的坚强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所有器官都在“老化”或“退变”,如果这些肌肉和韧带松弛、拉长,进而引起腰部肌肉的疲劳而产生疼痛,久之就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的蜕变,进而出现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的狭窄,如果再进一步发展,压迫了神经,就会出现腰腿痛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这个时候就会对您的生活造成影响了。

该病症以50岁以上的人群常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怎样预防腰椎管狭窄症

如何预防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生呢?理论上讲该病症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是人体逐渐走向衰老的过程。

那么,我们有无方法来延缓它的发生呢?以下的一些建议值得中老年朋友们借鉴:

1、养成正确的弯腰习惯,要逐渐适应下蹲拾物,避免腰部的劳动强度过大;

2、避免久坐或久站,尽量避免因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所带来的软组织疲劳;

3、床垫要软硬适中,让腰部在睡眠的过程中能有充分的休息;

4、注意保持腰的运动,要刻意进行增强腰肌及腹肌练习,从而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延缓腰椎退变的发生。

而对于高奶奶这样一位87岁的超高龄老人,显然这些手术方式并不适合。

3.椎间孔镜——小孔镜解决大烦恼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该手术是经过皮肤8毫米的一个切口,通过植入微创的脊柱内镜而完成神经根的减压及椎间盘的摘除,是目前创伤性最小的脊柱外科手术技术。

邹大夫在手术中

经过与高奶奶充分的沟通后,最终我们为她选择了经皮椎间孔镜的手术方式。术后老人家的下肢疼痛症状即刻就得到缓解,不久就离床正常活动了,老人家又恢复了爽朗的笑声。

高奶奶康复后与邹大夫合影并致信感谢

手术后要注意些什么

中老年朋友们需要记住的是,手术后良好的疗效,取决于正确的诊断、恰当的处理方法,也包括术后的注意事项。应用椎间孔镜进行手术的患者,一定要遵从医生的嘱咐,做好术后的一些工作。

1、正常来讲,术后通常4小时候就可以在腰围保护下离床,但是,对于中老年的患者来讲,在术后4周内,还是要尽量卧床,从而使腰部周围的组织有个恢复的时间。

2、术后4周,可以适当进行腰背肌肉的练习,如练习“燕飞”,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练习方法。

俯卧位

保持髋部紧贴床面,用肘部将上身撑起使腰部轻轻后伸。开始要轻轻缓慢进行练习,最初保持后伸的姿势5秒钟,逐渐达到30秒钟,重复10次。

站立位

将双手放在腰部,双膝轻轻屈曲,身体向后方轻轻后仰,这种后伸练习要规律地进行,大概每2小时一次。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前屈的动作,因为会抵消进行后伸练习的作用。

仰卧位

双膝关节屈曲,双手胸前交叉,上身轻轻抬离床面。坚持2~4秒钟,然后轻轻放平到开始的姿势,重复10次。此法用于上腹部肌肉的练习。

仰卧位

保持腰部与床面紧贴,将一侧下肢伸直,缓慢抬起到20~30厘米,保持下肢抬高的姿势约10秒钟,然后再缓慢放下,重复10次。此法用于下腹部肌肉的练习。经过上述循序渐进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延缓腰椎疾病发生的进程。

读了文章您一定还想认识作者?我们的专家在这里:

邹海波

点击网址即可订阅2018年纸质杂志: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172346660


中老年保健杂志

本期医数嘉宾

北医三院骨科 韦峰主任 副教授

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别

跑步锻炼是否有效?

如果您的症状不算很重,比如虽然下肢有些疼痛的感觉,但是可以没有困难地走2-3千米以上,犯病时间不是很长或者频率比较低(1年1-2次,或只是在劳累后才出现),您就属于第一类病人,可以继续观察。

上面两种情况其实还好决定,难以抉择的是第三种情况,就是症状时好时坏,好的时候也不是正常状态,坏的时候也不是就不能下地。而且通过长时间的随访观察,我们也的确观察到一种现象,那就是这部分“不好不坏”的患者手术的和非手术的20年后再进行比较,他们的情况可能差不多了。也就是说手术的患者术后一段时间内可能改善非常好,但逐渐又会慢慢出现问题;而非手术患者的病情可能会缓慢地下降,到后期可能还会有些改善(这种改善是由于腰椎严重退变反而自发稳定的结果)。那么我们该怎么选择呢?这时候我主张让病人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的角度去思考和选择。如果您50-60岁,除了这个问题身体都还很好,或者工作要求,或则自己业余爱好较多,需要有较高的生活质量,而腰椎的问题又很大影响您上面的要求,那我建议您考虑手术。毕竟这个手术能够极大的提高您的生活质量。虽然说手术后的疗效可能在术后若干年后打折扣,但至少它可以为您赢得很多时间。如果您已经接近70岁,身体上还有一些小问题,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我建议您密切观察1-2年,如果您的腰椎问题在进展,而且您的椎管狭窄的确十分显著的时候,我也建议您手术,因为这个病会进展的,如果您拖到75岁以后,那么时候症状可能会更重,而您所担心的由于身体对手术的耐受程度则不会更好反而会更差,那么还不如趁早手术,让您的晚年少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医数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的答案是只要跑步不会加重症状,那么可以。

因为跑步确实具有很多优点。

有助于心脏健康

美国权威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曾刊登过一份研究,每天以每小时6英里(每小时约9.6千米)的速度,跑步5-10分钟,是能够显著降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以及因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风险。

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

跑步作为一个全身的运动,不仅能够锻炼到下肢的肌肉,而且为了在跑步过程中,稳定脊柱,传递上下肢力量,也会锻炼到人体的核心肌群。

有助于骨骼关节健康

人体的骨骼强度与骨量有密切的联系。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的研究,在30岁之前,人的骨量是会逐渐增长,达到最高峰值。然而,在这之后,由于衰老的原因,骨量会逐渐减少,骨骼会变得脆弱,更加容易出现骨折。但研究表明,运动能够帮助预防这种状况发生。比如:虽然跑步会增加骨骼的负荷,但是骨细胞为了适应这些负荷,会发送信号来去刺激骨的生成。

但不建议忽视症状强行跑步锻炼。

如果跑步会加重腰椎间盘突出以及椎管狭窄引起的症状,那么不建议通过跑步锻炼。如果强行进行跑步锻炼,只会得不偿失。

这种情况则建议,通过正确的运动康复,强化腰椎周围深层肌肉,减少腰椎承受的负荷,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比如:

剪刀腿第一阶

仰卧屈膝,双腿分开与髋关节同宽

两臂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

收腹,放松肩膀,吸气

呼气,同时抬起左腿,并屈膝呈90度

吸气,保持动作3秒

呼气,同时放下左腿

右腿重复动作

重复10次


罗炜樑

其实从我们医学上来讲,一旦你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那么你就不再适合跑步这项运动。因为跑步对腰椎对腰椎间盘都有一定的冲击作用,本身就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那么你每次跑步或者跑步过多,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更加严重。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一要看你的症状,有没有腰痛,有没有下肢酸痛麻木,第二就是要看医生的体格检查,一些腰椎间盘突出的阳性体征有没有。第三就是要看辅助检查,最佳的辅助检查就是腰椎的核磁共振,通过腰椎的核磁共振,看看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

当然,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实对于腰椎疾病来说算比较严重的,其实还是有很多,朋友或者患者,自认为自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其实并不达到这种程度,这种情况,如果症状也基本没有,那完全是可以跑步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正着跑步没什么好处,要倒着跑步或者走路。其实正着走路和倒着走路,腰椎间盘所受的压力是一样的,所以这种观点也是比较片面的。当然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对于普通的腰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患者,那如果倒着走,有利于腰椎的生理曲度维持,也有利于腰背肌的锻炼,但事实上,这种效果微乎其微,尤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不管正着走和倒着走,都是不建议的。

因此,如果确诊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且有椎管狭窄,我们是不建议跑步的。可以做一些腰背肌锻炼。


骨科袁锋

手法推拿和牵引是目前非手术疗法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的特定部位,可起到松解肌肉痉挛,减少局部粘连,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水肿吸收,达到消肿止痛目的。腰椎牵引,使突出物产生位置改变或形态改变,减少对神经根和硬膜囊的压迫,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作用,改善局部炎症的刺激,缓解疼痛。

参考文献:


张博士体态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可分为:

1、腰椎间盘膨出:即纤维环没有完全破裂, 髓核从破损处凸出压迫神经根;

2、腰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 髓核从破裂处挤出 ,压迫神经根;

3、腰椎间盘脱出:纤维环破裂, 髓核从破裂处挤出后,突破后纵韧带,游离到椎管,压迫神经根脊髓。

症状较强的急性病痛期间,以修养和中医理疗为主。

腰椎间盘突出疼痛减轻后,另建议通过正确的运动康复,强化腰椎周围深层肌肉,减少腰椎承受的负荷,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可开始锻炼腰背肌,单杠上悬吊练习,大步倒走锻炼,瑜伽飞燕式锻炼等是比较好的办法。注意锻炼时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倒走是一种反序运动,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具有其他运动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倒走最广为人知的是对慢性腰痛和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作用,很多人都因坚持这种简单而有效的锻炼而摆脱了腰痛的困扰。但倒走时有一定的难度和险度,因此,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必要的知识。倒走时不可以穿带跟的鞋,有条件的可以在生活中使用负跟鞋替代倒走,安全一些也容易坚持。

腰间盘突出日常注意事项:

1、平时不要睡过软的床垫,最好是硬板床可减少腰椎间盘承受压力。

2、注意保暖。建议带个护腰,既可保暖对于腰椎也有保护作用。

3、不要做腰部承重较大的体育运动或其它体力劳动以免引起复发。

4、尽量避免不对称用力活动,增加机体的不平衡性。这样椎间盘两边的受力就不均匀了,肌肉的紧张度也不一样,对椎间盘的危害很大。

5、尽量不穿高跟鞋。高跟鞋会使人的重心过度前移,会造成骨盆前倾,脊柱弯曲度增大,腰椎部分的压力随之增大。

6、不做需要扭腰和弯腰负重的活动。扭转和挤压会导致腰椎间盘突然受巨大的压力,使腰椎间盘通过薄弱的区域突出去。


放肆跑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有人认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而言,其实是可以通过跑步的方法来缓解机体的疾病。那么这种方法科学吗?

从医学的角度上看,一旦患者确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疾病的话,在康复期间往往是不适宜进行跑步这项运动的。这是因为跑步这一运动对于机体的腰椎和腰椎间盘等部位,都会存在有一定的冲击作用,而如果人们本身就存在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情况的话,再加上坚持跑步,往往就会导致其腰椎间盘突出症更为严重。

当然,如果是一些情况较为轻微的单纯的腰间盘突出患者,其身体基本没有什么其他异常症状的存在,那么适量的慢跑也是允许的,但跑步时候最好捆绑腰围进行腰部周围加固,减少腰椎的冲击力,最好还是倒步走。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而言,建议不要盲目进行跑步,以免加重了自身机体的状况,反而得不偿失。


医联媒体

首先大家需要知道的,腰间盘突出,这个突出来的部分,绝大部分是不可逆的,不过不要慌张,疼痛和功能是可逆的。虽然腰间盘的突出存在,我们通过合理针对性的康复是可以解除疼痛,可以进行正常功能活动。跑步更多是锻炼我们心肺和肌耐力,对腰间盘突出作用不大,严重会起反作用

一切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准。能不能跑步只需要患者自己尝试一下就可以,如果慢跑锻炼并不会引发身体疼痛不适,就可以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没有加重病情就可以长期进行慢跑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7大注意

1、不要翘二郎腿;

2、不要久坐,久站等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

3、坐沙发和老板椅时不要依靠后背,不要靠在床头上玩手机看书;

4、不要睡软床;

5、注意腰部保暖;

6、不要弯腰过久和猛弯腰;

7不要提重物。


赛普健身学院官方账号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病,是指腰椎间盘各部分退行性改变,尤其是髓核,已经突破了纤维环,导致椎管间隙变窄,并且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很少的疾患。因此,其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除了遭受疾病的折磨外,更是有可能会转为瘫痪。那么,腰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可以跑步锻炼吗?

回答是否定的,且不可以做任何剧烈运动。道理很简单,如上所述,腰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已经纤维环破裂, 髓核从破裂处挤出 ,压迫神经根了。

那么,怎么锻炼?大步倒着走,倒是不错的锻炼方法,即大步是两腿行弓子步的方式,每次大约30-50米即可。另外,每天可以在平行于手臂的单杠上锻炼,方法是,背对着单杠拉伸,每次20-30次左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进行调整,逐渐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