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嫂比母”的故事,不是包拯而是他的兒子的經歷

“老嫂比母”的故事,不是包拯而是他的兒子的經歷

“老嫂比母”的故事,不是包拯而是他的兒子的經歷

文/張秀陽

“老嫂比母”這句俗語,在中原地區廣為流傳。在一般人看來,這句俗語出自宋代名臣包拯的經歷。其實,這句俗語同包拯有關也沒關。它是傳統文化流傳過程中又一例張冠李戴。

說它同包拯有關,是因為京劇著名劇目《鍘包勉》演的就是這個事。

包拯的親侄包勉,在擔任地方官以後,貪贓枉法,終於敗露。案卷幾經輾轉,到了開封府包拯手上。包拯閱卷後,怒不可遏,但是又十分為難。包拯自小喪父,由包勉的母親(即包拯的嫂子)一手撫養成人,所以他向來不叫“嫂子”而尊呼“嫂娘”,嫂娘對他恩重如山,包勉是嫂娘唯一的兒子。

“老嫂比母”的故事,不是包拯而是他的兒子的經歷

在公私兩難之中,他終於選擇了大義滅親,決然下令斬了包勉,然後再回到赤桑鎮向嫂娘賠情。

《鍘包勉》根據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第四十六回、四十七回、四十八回改編。原著裡包公的侄子叫包世榮,戲曲裡改編叫包勉;原著裡是龐太師設計陷害包公,戲曲裡的包勉果真違法;原著裡是此段放在五鼠鬧東京的時候,戲曲裡是陳州放糧的時候;原著裡包三公子是被冒名冤枉的最後洗清了罪名,戲曲裡為突出包公的大公無私包勉被鍘。

中國傳統文化中,自古以來就有敬嫂的習俗。比如漢代著名的大將馬援就“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廬。”

“老嫂比母”的故事,不是包拯而是他的兒子的經歷

馬援十二歲時,父親就去世。馬援年少而有大志,哥哥曾教他學《齊詩》,但馬援卻不願拘泥於章句之間,就辭別兄長馬況,想到邊郡去耕作放牧。誰知沒等馬援起身,馬況便去世了。馬援只得留在家中,為哥哥守孝一年。在此期間,他沒有離開過馬況的墓地,對守寡的嫂嫂非常敬重,不整肅衣冠,從不踏進家門。

自從戲劇舞臺上出現包拯“嫂娘”後,“長嫂如母”這個情節就一直被傳為佳話。其實,歷史上的包拯身上,並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老嫂比母”的故事,不是包拯而是他的兒子的經歷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貴。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老嫂比母”的故事,不是包拯而是他的兒子的經歷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由於民間傳其黑麵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包拯的父親名令儀,曾在河南商丘一帶做官。包母張氏。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考中進士,被授任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此時,包拯已經28歲,因父母年邁,包拯請求在合肥附近就職,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縣)監稅,父母又不想讓他離開,包拯就辭去官職,回家贍養父母。幾年之後,他的父母相繼去世,包拯在雙親的墓旁築起草廬,直到守喪期滿,還是徘徊猶豫、不忍離去,同鄉父老多次前來勸慰勉勵。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聽選,獲授天長(今屬安徽)知縣。

從包拯的這個早年經歷中,可以得知,包拯並不是幼年失去父母,也並不是嫂嫂撫養長大的。

雖然包拯不是嫂嫂撫養長大,但包氏後代中的確有人“長嫂比母”,不過不是包勉,因為歷史上也沒有這個人。

“老嫂比母”的故事,不是包拯而是他的兒子的經歷

據史料記載:

包拯夫人李氏,是包拯原配,早卒。李夫人死後,包拯又續娶董氏為繼室,後封永康郡夫人。

包拯共有兩兒兩女。包繶,包拯長子,娶崔氏,官至太常寺太祝、通判潭州,先於包拯去世。包綬,幼名包誕,包拯幼子,出生在媵妾家中,後被崔氏迎回,官至朝奉郎、通判潭州。

據崔氏墓誌記載:包綬出生後不久,母親就去世了。5歲時,包拯也病故了。這時候,包拯大兒子包繶也早就去世,一個稚子也不幸早夭。包氏一家,包繶夫人崔氏擔起撫養小叔包綬的責任。崔氏把包綬“慈養如己子”,包綬年幼稚,崔氏為他“迎師教導之,以至成人”。包綬長大成人後,崔氏又為他“擇娶良婦”。包綬視嫂如母,擔任汝州通判時,崔氏病故,包綬“以母禮事之,不遠千里,助成喪事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