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濰縣的“chú yìn”到底是個什麼花樣,讓老輩兒人如此念念不忘?

按:

鋤刃,濰縣方言唸作“chú yìn”,是早年老濰縣的一種小吃,雖今市面上早已難得一見,但仍時時被老輩兒提及,因其已深深烙刻在懷舊和鄉愁的記憶之中。“濰縣老事兒”曾推送老家望留的濰縣籍臺灣老兵於寶麟先生1977年的撰文《憶濰縣小吃》,篇中亦憶及“chú yìn”,且按鄉音寫作“鋤陰”。今日推送松筠齋主人郭君同撰文,專題介紹這種老濰縣曾經的美食小吃。

鋤刃是一種消失了的濰縣城地方民間小吃,濰音讀“刃”為“印”。其消失就是因為其本身的定位決定的!它本就是一種簡單廉價飽腹的食品,既非美食,也不是高檔的麵食,主要是用炒制的小豆腐餡和極薄的麵皮來製作的。

小豆腐是濰縣民間的一種吃法,類似大豆腐,普通的豆腐在濰縣人口中叫大豆腐,相必是因為豆腐不摻雜其它東西,出過豆腐渣後含量純粹,而小豆腐之所以以小稱,是因為製作工藝在凝固析出前完全與大豆腐一樣,不同的是不出豆腐渣,不浪費糧食。點滷水凝固後,大豆腐是用紗布包好把漿水壓出,成型後即成。而小豆腐是把豆漿熬熟後加以乾菜,乾菜吸收豆漿的水分膨脹,與凝固的豆腐混合攪拌均勻煮熟後即成小豆腐,不必擠壓水分,乾菜吸收後只剩有極少的水分了。這用來製作小豆腐的乾菜在上世紀沒有大棚蔬菜種植的八十年代以前,都是曬乾的胡蘿蔔纓、青蘿蔔纓、白菜幫子等扔了可惜的青菜下腳料,不需要花錢買,也不值錢,曬乾儲存,一年四季隨時可以用來餷小豆腐。

城郊西南於家莊子的劉姓村民用黃豆磨漿,熬製而成的小豆腐,所用乾菜為原料比現在的鮮菜小豆腐好吃多了!用油鹽炒好後做為餡料,以極薄的麵皮包起來蒸熟,即製成成本最低的食物———濰縣鋤刃。鋤刃之所以稱鋤刃,是取其外形像農具鋤頭的方圓狀,又菲薄似鋤刃。之所以皮薄多餡,就是因為麵粉貴而減料,省得不能再省,以至於透過麵皮都能看清裡面小豆腐餡了。乾菜、黃豆自制的小豆腐好吃又特別廉價,再配以做飯時火灰中熥熟的幹辣椒和燒熟的大蔥剁成的辣醬,二者搭配相得益彰,這就是當年濰縣城沿街叫賣的鋤刃了,鋤刃價廉,辣醬免費,既便宜又拉飯飽腹,在那特定的時代就成了特定的廉價食品,這如同當時種植高產量的地瓜一樣,是粗放型的食物,卻是解決當時吃飯問題的好辦法。六十年代後,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又兼以實現了公有制經濟,鋤刃就退出了歷史舞臺,如今成為人們懷舊的濰縣食物。現在在世的濰縣大廚中,我只知道譚東昇大師製作過(見附圖)鋤刃。

據於家莊子族兄孝亮講,鋤刃是於家莊子劉姓祖傳,五十年代賣鋤刃的劉氏的兒子還在,也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製作鋤刃的手藝也沒有繼承下來,其祖父民國間曾當過國民黨兵,學習創制的鋤刃,又傳給其父親。同是六零後的二院醫生、祖籍於家莊子的永祝族兄也講過,其小時候在自家吃過,其父母就會製作。大概除了於家莊子村民早年在自己家裡蒸制過、吃過以外,六零年以後出生的人,在市面上已經沒有人賣了,也就沒有可能買過來吃,更沒有人會製作了。當然像陳君藻那樣的濰縣著名美食家,自己能傳承飲食文化,又都會製作,不存在去市面上買來吃的問題,何時想吃自己製作即成,所以才有了當年於希寧為了一頓過癮的鋤刃,寧願去陳君藻家吃飯,也不願去有關部門安排的酒店用餐,都是舌尖味蕾的記憶在作怪呢。

曾經聽吃過鋤刃的家父講,因為鋤刃薄如蟬翼,開鍋蒸熟後取出來都是有訣竅的,如果用像包子一樣的常規方法是取不出來的,鋤刃那樣就全碎了!必須是住火掀鍋後立馬潑一瓢涼水,趁麵皮遇涼快速冷卻的空當兒,立即取出來才行。

所謂鋤刃是小豆腐水餃或包子的說法,都是道聽途說,根本就不瞭解這種吃食的歷史淵源、典故和製作方法。不懂而亂說亂寫,就欠嚴謹,孔子曰:述而不作,意思就是可以講但不可以形成文字,因為舛誤一旦形成文字後,那就真是謬種流傳了。

老潍县的“chú yìn”到底是个什么花样,让老辈儿人如此念念不忘?
老潍县的“chú yìn”到底是个什么花样,让老辈儿人如此念念不忘?

↑“chú yìn”,是取其外形像農具鋤頭的方圓狀,又菲薄似刃,應寫作鋤刃。

老潍县的“chú yìn”到底是个什么花样,让老辈儿人如此念念不忘?

↑濰縣籍臺灣老兵於寶麟先生於1977年撰文《憶濰縣小吃》,憶及鋤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