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的人,有什么可以代替社保吗?

不上班的人,有什么可以代替社保吗?

【保障是多层次的】

层次

保障

更高层个人自愿建立的多元保障
补充层国家鼓励的企业补充保障
基本层

上层:职工保险

下层:居民保险

最底层

社会救助

(1)最底层是社会救助,如低保、困难救济等,但这层往往是不稳定和较低的,保障不充分,仅覆盖少数最有需要的群体,侧重于救济。

(2)基本层是社会保障,这里也分两类:居民保险和职工保险,前者针对无业居民,后者针对就业职工。

居保是基本层下层,与职保相比缴费更低,待遇水平也相对低一些,公共投入较多,为我国实现全民社保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居保也弥补了一些就业不能覆盖群体的保障问题,例如学生儿童的医疗问题、农村居民的养老和医疗问题。

职保是基本层上层,主要由职工本人和就业单位缴费筹资,是就业群体的主要保障。职保缴费与就业工资收入挂钩,待遇通常也比居保相对更高,除了养老、医疗外,职保也覆盖了就业群体的工伤、生育、失业问题,保障更全面。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愿参加职保。

(3)补充层是国家鼓励的企业补充保障。例如企业年金(补充养老)和补充医疗保险。国家鼓励企业在社保基础上建立补充保障,这些制度一般通过商业保险公司或信托银行等商业机构来承载服务,通过市场化自愿建立,国家给予政策引导、税惠鼓励等支持。

(4)更高层是个人自愿建立的多元保障。保障的核心本质是对未来风险的提前防范,个人也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例如,储蓄积累,资产购置,投资……其实个人自我投资(学习),代际转移(传统的养老防老)等也都是方法。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投资永远遵循“收益越大风险越大”的规律,另一方面这也是一门专业,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和信息。

个人在各层保障的可选性

四个层次的保障,功能各异,建立顺序及个人计划也不同。

首先,最底层的社会救助不需要个人去刻意建立,这是国家提供的兜底保障,但既然是兜底,那绝大部分人不能奔着这块儿去。

其次,补充层的补充保障主要看就业单位,是由就业单位自愿建立的,不是个人所能单个个体设计的。

最后,个人计划其实主要在基本层的社会保障以及更高层的个人多元保障。

“不以上班谋生”我们可以理解为自由职业者。那么,这个问题就简化为:个人实际上可以自我计划和设计的主要有如下三种:

(1)居保

(2)职保(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参加)

(3)个人多元保障

个人的理性选择

在如上所述三种选择中,(1)和(2)都是基本层的社会保障;(3)是个人自愿建立的,方式非常多。

从题主所问来,显然是想放弃(1)和(2),在(3)的众多方式中选择。但实际上社保是最适合做基础保障的,离开社保谈保障是空中楼阁。

因为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性,统筹共济功能更强,而且也有公共投入,更稳定更基本。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保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信用基石,很多公共政策与之挂钩,在保障功能之外还具有信用证明、社会认可、市民资格等多种社会功能。

当然,如果个人有余力的话,完全可以在社保基础上再建立多元化的个人保障,以获得水平更高、功能更丰富的保障。

正常情况下,个人理性选择是:

个人经济实力

理性选择的保障计划

个人经济实力

理性选择的保障计划

较好(2)社保之职保+(3)个人自愿多元保障
有一定(2)社保之职保
较弱(1)社保之居保

第一,如果经济实力较弱,可以选择(1)社保之居保,按自己经济实力选档;

第二,如果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建议选择(2)社保之职保,以灵活就业或自由职业者名义参加职保,和固定就业群体的社保顺畅衔接,且未来保障比居保更高;

第三,如果经济实力更好,建议选择(2)+(3),在自行参加职保基础之上再视个人情况、个人知识能力和信息掌握程度等选择更多方式的个人多元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