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什麼堅持撤三藩?

劉波的朋友圈

因為三藩已經膨脹到和清朝水火不容的地步,所以必須有個了斷。

1644年,明朝滅亡,隨後吳三桂在和李自成打了一仗後投降清朝,成為清朝的馬前卒。隨後幾年,吳三桂不斷追擊農民軍,和在雲貴地區堅持抗清的南明政權進行戰爭,最終在1661年抓住並用弓弦勒死永曆帝朱由榔,完成了對中原地區的佔領。

由於清朝初立,南方局勢不穩,因此平定南明後的吳三桂被封到雲南做平西王。和吳三桂有相同命運的尚可喜被封在廣東,是為平南王。而耿精忠封為福建,是為靖南王。這就是清初三藩的來歷。

1661年,康熙繼位;1667年康熙親征;1669年擒拿鰲拜,正式掌握大權;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上書請求返回遼東,請求其子尚之信承襲平南王之位,康熙皇帝遂萌發了撤銷三藩的想法並最終付諸實施。

康熙之所以撤藩,有以下考慮:

1、三藩不除,帝國不興

三藩尤其以吳三桂最為勢大。吳三桂初鎮雲貴時,朝廷曾准予便宜行事,雲、貴督撫全受他節制,所除授文武官員,幾遍各地。鎮守雲南後,吳三桂每年需要俸餉900多萬,加上耿精忠尚可喜,共計2000多萬,相當於清朝財政收入的一半還多。同時,吳三桂在雲貴地區大興土木,建造豪華宮殿。又借疏河修城,廣徵關市,榷鹽井,開礦鼓鑄,壟斷其利,所鑄錢,時稱“西錢”。吳三桂經營雲南十餘年,日練兵馬,利器械,暗存硝磺等禁物。通使達賴喇嘛,互市茶馬,蒙古之馬由西藏入雲南每年數千匹。他遍佈私人於水陸要衝,各省提鎮多有心腹。其子吳應熊為額駙,朝政鉅細,可以旦夕密報。可以說,吳三桂經營下的雲貴,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王國,清朝針插不進水潑不進,唯一的好處就是還認這個清朝政權。但是代價是清朝需要拿出一半以上的賦稅來供養三藩,長此以往畢竟拖垮清朝政府。

所以可以說,不除掉三藩,清朝的強大就無從談起,有這樣一個陽奉陰違、爪牙遍地的三藩政權,對於清朝遲早是個心腹大患。

對康熙刺激比較大的一件事,是順治駕崩後,吳三桂來北京弔喪。當時的吳三桂率領大軍數十萬,從雲南浩浩蕩蕩地來到北京,沿途所有道路都被封鎖。這樣的陣勢不像弔喪,倒像是來進攻北京的,所以驚慌的清政府趕緊通知吳三桂在城外設置祭壇祭拜,禮成而去,避免了一場危機。但這次事件讓年幼的康熙明白了三藩的強大,堅定了他日後撤藩的決心。

2、歷史使命已完成,難逃兔死狗烹命運


清朝對前朝降將的利用,始終堅持用完就扔的原則,扔掉之後還不忘踩上一腳,吐口唾沫,比如洪承疇,投降清朝之後兢兢業業,平定江南立功無數,最後被剝奪兵權勒令退休,給了一個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完了一百年後還被乾隆皇帝列入《貳臣傳》裡。

相比洪承疇,吳三桂運氣可謂好到了極點。但是再好也是明朝降將,也逃不出兔死狗烹的命運。

在《康熙王朝》中,孝莊太皇太后就告誡康熙,不要著急,等著吳三桂老死了,再趁機撤藩拉倒,但是康熙年輕氣盛,著急撤藩,導致吳三桂叛亂。

其實,吳三桂為了保證自己的小王國千秋萬代,不僅將兒子吳應熊安插在北京晝夜獲取情報,還將自己的黨羽安拆在雲貴以及全國其他各地。最要命的是,吳三桂還聯絡西藏達賴等外援,這儼然就是一個國家的所作所為。

所以,撤藩對於康熙而言是越早越好,就如同今天的寶島問題,久拖未決只能滋生更多事端。

再加上清朝對於這些漢人降將從心底裡就看不起,更不信任,留著吳三桂過年嗎?而且經過了多年的戰爭,雲貴等南方地區已經基本平定,沒有吳三桂的坐鎮也掀不起風浪了,是該清政府全面接管的時候了。

所以,康熙做得很堅決,意圖也很明顯。而吳三桂想起自己兔死狗烹的悲慘結局,不得不奮力一搏,反動叛亂。

3、康熙超強的權力慾和自信心

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皇權專制的頂峰,皇帝的權力慾望空前強烈,年少的康熙更是不例外。

作為一國之君,卻不能對自己管轄下的子民發號施令,這讓康熙很不爽,皇帝很不爽的解決辦法,就是幹掉一切擋路者。

鰲拜作為第一個倒在康熙面前的對手,有幸獲得了在監獄裡度過餘生,衣食無憂的生活待遇。

而吳三桂不同,作為割據一方的勢力,這個沒有底線和節操的軍閥不能保證對清王朝的忠誠千秋萬代。從他快要投降李自成到轉而投降多爾袞,就知道他是個有奶就是孃的角色。如果清朝不能滿足吳三桂的巨大胃口,這個軍閥能夠做出什麼僭越的舉動誰也不敢保證。

所以對於康熙而言,幹掉吳三桂比留著更有意義。

最重要的是,除掉鰲拜給了康熙信心,讓康熙認為吳三桂也不是搞不定的角色。在這樣的思路下,康熙就坡下驢,將吳三桂假意的請求撤藩的要求滿足,假戲真做讓吳三桂吃了啞巴虧,最終狗急跳牆。

不得不說,康熙在處理三藩問題上確實很有手段,也很有魄力,雖然冒著差點魚死網破的危險,但是對清朝的鞏固意義重大!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Yes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員 胡一舟

設三藩是清初定時,南方不靖,而八旗兵力不足,故利用明降將以所部綠營兵征討、鎮戍、招徠漢民,是一種權宜之策。本來設有四藩,其中耿仲明病死,其子繼茂襲爵;孔有德因罪自裁,且無子,被除爵。這樣就形成了三藩格局,即平西王吳三桂(川、貴、滇)、平南王尚可喜(廣東)、靖南王耿精忠(繼茂子,福建)。三藩中吳三桂勢力最大。

康熙

那麼清廷為何要撤三藩,我認為最主要的是天下已定,這其中包括唐王、桂王、魯王政權先後破產;與李自成餘部的戰爭也取得勝利;鄭成功偏居臺灣;所以設立三藩的目的已經達到,鳥盡弓藏的一幕自然要開始籌劃。另外支撐清廷撤藩還有一個傳統王朝的邏輯:“藩鎮強大,終非朝廷之福”。這就構成了清廷撤藩的動機,下面我們不妨看看三藩為何非朝廷之福:

首先,三藩是國家的財政負擔。據順治十七年數據,雲南一省俸餉就耗費白銀900餘萬兩,再加上其他開銷和剩下兩藩,朝廷一年輸送往三藩的餉俸達2000萬兩以上,而據統計十八世紀前清廷一年歲入僅4000餘萬兩,所以“天下財賦,半耗三藩”,並非虛言。

再者,三藩可置官吏。以吳三桂為例,吳三桂所選官員稱“西選”,“西選”尚在“部選(吏部、兵部銓選)”之上,也即吳三桂有優先任用官員的權力。不過這裡需要澄清一點,“西選”是指雲貴兩省有缺銜,吳三桂有權抽調他省或京官充補,不是說他可以任免他省官吏。不過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權力。由此,“西選”官對吳“改容加禮,唯恐得罪藩府”。

平西王吳三桂

三者,三藩擁兵自重,不服王命。清初設三藩時,尚藩、耿藩各有六七千綠營兵,另有丁口二萬,吳藩有綠營一萬二,丁口數萬。後三藩多有徵戰,兵力亦不斷擴充,以吳藩為例,雲貴總督亦要受其節制。清一統後共有綠營兵約60萬,而三藩餉費半耗天下之賦,三藩擁兵之盛,可想而知。至於不服王命,有代表性的如順治十七年議裁吳藩綠營兵五分之二,吳竟挑唆緬甸、水西(貴州土司)各自叛亂,以此回絕清廷裁兵要求。又如順治駕崩,吳藩率兵弔唁,清廷畏懼,僅令吳在城外設祭。

此外,三藩有不臣之心,主要指的是吳藩。如吳三桂據南明桂王五華山舊宮為藩府;通使達賴(人臣無外交);與藏地開茶馬之市,括蒙古、西康馬,歲計千萬;榷鹽井,開礦山(中央壟斷權);潛積硝礦(火藥原料),斂金銀(硬通貨)等等。

自五華山俯瞰昆明

綜上所述,清廷有撤藩的願望,同時三藩所為也給了清廷理由,康熙帝又是個不安分的皇帝,所以撤藩順理成章。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老師及朋友們批評指正。


季我努學社

康熙為什麼要堅持撤掉三藩,不為別的,就為了三藩的實力太過強大了,心也狠為了活命連自己的種族都下得去狠手。這三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會在康熙身邊爆炸,康熙日夜難眠,不得不除掉三藩來鞏固自己的江山。來看看這三藩的實力,值不值得康熙擔憂與撤掉三藩。



第一、吳三桂

吳三桂在三藩中實力最強大,其父是明末遼東總兵,所以吳三桂從小就開始接觸軍事,把自己鍛鍊成軍事奇才。後來大家都知道,多爾袞領兵攻打明朝,吳三桂敵擋不住清兵的攻擊,領兵降清,清定都北京後封吳三桂為平西王。清政府為了徹底消滅明朝政權,命令吳三桂領兵到雲貴地區攻打南明最後一個政權桂王永曆政權。在殺了永曆之後,吳三桂坐鎮雲南,想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做這裡的土皇帝,這時權力和聲勢都達到頂點的時候,他與清朝中央政府的矛盾卻開始激化起來。所以康熙不得不撤掉平西王府。



第二、耿精忠

靖南王耿精忠襲承父親王爵,又與親王豪格女成婚,關係很硬。這身份成就了他目中無人、貪得無厭,為了自己王府擴大範圍,居然驅趕了當地老百姓,讓他們永不得歸鄉,王府造的非常奢侈,由於這種原因導致了後來清軍攻打靖南王,喪失民心,給清軍得以各個擊破的機會。死都死的很慘,康熙下令凌遲處死。


第三、尚可喜

平南王尚可喜就沒有前面兩位的家世好了,他是農民出生,完全憑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登上自己的位子。歸清後,一心為了大清王朝戰鬥,甚至玩命抵禦吳三桂與耿精忠的聯軍轟炸,從沒想過背叛大清,堅拒叛清。誰料到,他兒子尚之信不這麼想,還做出叛逆之事,圍攻其父的府邸,奪取了父親在廣東最高指揮權,響應吳三桂的叛亂。尚可喜知道後,無顏面對康熙帝,上吊自盡,好在下人發現救下,不過從這以後,尚可喜就患上了抑鬱,沒過多久,薨逝。


史之前後

首先,我來說說三藩是怎麼回事?

清廷入關後為了平定南明,大力重用當時投降的漢族軍隊,當時在攻擊永曆政權的時候封洪承疇為五省經略統籌指揮戰鬥,孔有德攻擊廣西、尚可喜和耿仲明攻擊廣東、吳三桂攻四川、雲南。永曆政權被消滅後洪承疇和其他清朝宗室率兵回去,而將吳三桂封在了雲南,尚可喜封在了廣東,耿繼茂封在了福建(耿仲明因罪自殺),死後耿精忠繼承爵位,孔有德兵敗身死且無後,故不封,此三藩之肇始。

康熙為何要裁撤三藩呢?就是因為三藩當時尾大不掉,已經對清朝中央政權構成了威脅,尤其是吳三桂。

首先傷害了清朝中央對地方的管理之權。

當時吳三桂剛剛進入雲南的時候,清朝廷為了其用兵方便,給了他極大的權力,不僅雲、貴二省督撫都聽他的節制,也賦予了他設官用人之權,而且吏部、兵部還不能過問,凡他選定的官吏稱之為“西選”。這就傷害了中央的用人權。

方其入滇之始,羽書旁午,朝廷假以便宜,雲、貴督撫鹹受節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其所除授號曰“西選”,西選之官遍天下。

第二、嚴重威脅到了中央財權。

吳三桂在久藩雲南後,不斷擴充實力,並且挑起邊境戰事,使中央財政難以支撐。光吳三桂這雲南一省就每年消耗九百餘萬兩白銀。

部臣奏計雲南省俸餉歲九百餘萬

再加上福建、廣東兩個藩王,竟需要兩千餘萬兩,對中央財政構成了很大的負擔。

天下財賦半耗於三藩

第三、吳三桂在封地上不僅兵力雄厚,還大開茶、馬互市,從蒙古購入了大量的馬匹,積累硝磺等禁物,並且招募死士,這種做為哪怕是吳三桂沒有反心,哪個中央政權能放心他?

通使達賴剌嘛,奏互市茶、馬於備勝州,於是西番、蒙古之馬由西藏入滇者歲千萬匹。假浚渠築城為名,廣徵關市,榷鹽井,改礦鼓鑄,潛積硝、磺諸禁物,重斂土司金幣,厚自封殖。散財結士,人人得其死力。

這就是康熙帝為何急於除掉三藩的原因。


論史

三藩在順治手裡有一半的江山來自這幾人,尤以吳三桂為重,順治為表其功,封異姓王,太平的久了,人容易膨脹,尤其居功自傲,到康熙年間,因為年少的康熙得來的皇位根基不穩深受權臣,功臣的潛在威脅,權衡,三藩已成尾大不掉之勢,且舉一半之國力養三藩,實屬無力,康熙不顧眾議,一來為了鞏固自己的王權,二來,考慮到滿人政權的統治性,三來為後世子孫除去隱患,四來,這是歷朝歷代發展的必然結果,所以三藩必須撤,孝莊太后也不能阻攔,這也是一代明君的英明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