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真惨,八国联军之后,溥仪迅速“败了家”

故宫里面宝物到底有多少,《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名人字画,金银细软,说有上千万件,也不过分,八国联军疯狂掠夺之后,《永乐大典》全被当了废纸,填了战壕,22000卷只存下了几百卷。中国宝物命运多舛,好不容易八国联军走了,溥仪又继续开始“败了家”。

国宝真惨,八国联军之后,溥仪迅速“败了家”

清末宫内人监守自盗

1911年溥仪名义上退位,根据民国政府的优待,允许溥仪关起门来做皇帝,清末小朝廷仍占据紫禁城,溥仪就在这里从少年到青年,一直呆了13年,筹措夺回江山。

当时军阀军阀割据,社会动荡, 人人自危,在宫里有个职位的大臣、太监、宫人,都从宫里各处偷点小物件换钱防身,当时,小小年纪的溥仪一心想着匡扶江山,丝毫不善于对宫人的管理, 迟迟没有发现宝物的丢失,使得偷盗愈演愈烈。

直到偷盗的手伸向了宫里的建福宫,建福宫里面,藏有众多乾隆最爱的古玩字画,金银法器,整个建福宫用枷锁封存着,几代皇帝期间都没有启封,平时任何人也不得进入。

国宝真惨,八国联军之后,溥仪迅速“败了家”

皇室的花样变卖和转移。

溥仪认为古书是最珍贵的宝物,变卖宫中文物的半年中,前40天,变卖的全是宋本古书精品,最难携带,也最是价值连城。

溥仪通过赏赐溥杰的办法,将这些国宝珍籍盗取出宫,他先后41次赏赐溥杰的昭仁殿珍本古玩210部,唐宋元明清古代字画2000多件,全是精品中的精品,是无价之宝。

包括最主著名的顾恺之《洛神赋》,阎立本《步辇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等。

国宝真惨,八国联军之后,溥仪迅速“败了家”

这些珍品由亲信秘密运,存到了天津英租界 13号路166号楼。

溥仪自己回忆:每年得把皇宫里的东西抵押变卖好几次,尤其是逢年过节。曾多次向汇丰银行贷款,抵押金器宝物,名义是为了弥补来自皇室的亏空。

1924年,溥仪受冯玉祥驱逐,从故宫离开之时,随从带走大量所谓的"私人财产",都是精心挑选的文物,出宫后的溥仪躲进了日本公使馆。

流失的珍品众多,至今没有一个详实的统计,故宫几百万件宝物,散落于民间的不计其数,好多宝物随着八国联军的掠夺和建福宫大火,再不见天日。历朝历代积累的宝物丧失,一方面归咎于清政府的无能,一方面归咎于末代皇帝溥仪的监守自盗和管理不利,是他实实在在的“败了家”,历史文物命运多舛、传承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