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储藏的现况及发展趋势

粮食储藏的现况及发展趋势

我国是产粮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粮食储藏工作关系着军需民食,也关系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兴仓储粮,并积累了丰富的粮食储藏管理经验。《礼记·王制》篇“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粮食安全储藏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统计,全世界每年粮食霉变及虫害等损失为粮食产量的8%。做好粮食储藏工作,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要有良好的仓房和配套设施,二是要有一系列较为先进的储藏保管技术,三是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一、我国粮食储藏的现况

  我国粮食供应历史上曾长期短缺,粮食储藏条件较为落后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粮食工作,上世纪末用国债资金建设粮仓的决策,对粮食基础设施的投入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使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同时,经过几代粮食人的努力,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及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广大粮食职工和粮食科技工作者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科学保粮,为改变我国粮食储藏的落后面貌,为提高粮食储藏管理和技术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粮食储藏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为了解决粮食仓储设施落后和流通效率低等问题,我国逐步进入了大规模粮食储藏设施建设时期。1991年确定建设了18个机械化粮库,国家投资7亿元及部分配套的银行贷款,建设总仓容100万吨。1993年开始投资建设世行粮食流通项目,包括世行贷款及国内配套资金,共投资82.85亿元,建设了四条走廊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特别是1998年以来,国家加大了投资力度,安排343亿元国债资金,分三批建设了1100多个粮库,新增仓容500多亿公斤,同时新配套的技术设备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投入资金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建设内容最全、采用先进储藏科技最广泛的一次,进一步完善了全国储备粮库布局,实现了我国粮食储藏、运输、管理、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粮食储藏企业1.9万户,拥有10万吨以上仓容能力的大型库点423个,有1199 户企业拥有专业铁路线,有969户企业拥有专用码头。全国共有专用运输车辆5700余辆,船舶66艘。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我国已基本形成一个以港口库为龙头、以中转和储备库为骨干、以收纳库为基础的粮食储藏设施网络,初步建立了较为合理的粮食储备体系。

  (二)新技术及新装备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适应粮食储藏技术现代化的发展,一批自主开发、先进实用的粮食储藏专用新技术、新装备,得到了全面推广和产业化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粮食储藏技术水平。1998年以来,以环流熏蒸、谷物冷却机、机械通风和粮情测控为代表的“四项新技术”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储藏技术管理水平。

  2005年底,全国有16910万吨仓房实现了机械通风;有12575万吨仓容实现了计算机测温;有9071万吨的仓容配备了环流熏蒸设备;有谷物冷却机751台,并在高温、高湿地区逐步推广应用。全国共有烘干设备4382 套,烘干能力达4.8万吨/小时。不但在我国东北地区冷湿地带的粮库配备了烘干设施,还为南方水稻烘干配备了小型烘干机。每年东北地区约有400多亿公斤高水分玉米和几十亿公斤高水分稻谷需要烘干,在保证满足烘干需要的前提下,还在技术上对精细化烘干进行了探索,国家为15个粮库烘干设备配备了水分在线检测和自控仪器,实现了粮食烘干全过程水分变化监测和自动调整,较好地解决了粮食烘干不均匀、品质下降、重量损失过多等问题。此外,还研究开发平房仓及浅圆仓散粮进出仓设备、浅圆仓装仓防破碎装置、粮仓气密技术、纳米保温材料、储粮害虫检索专家系统等。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储藏水平,保证了粮食品质,降低了储粮损失,确保了储粮安全。

  (三)粮食储藏管理形成较为规范的模式

  我国粮食储藏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国家储备,二是地方储备,三是企业储存,四是农户储粮。从整体情况看,国家储备和地方储备的设施设备、储藏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较高,企业特别是农户的粮食仓储状况较差。中央储备粮的管理按照国务院颁发的《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要求,在“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思想的指导下,制度日趋完善,规范化的管理也为粮食储藏起到了示范作用。管理方式除中央直属库储存外还实行了中央储备粮代储方式,对承储企业实行了资格认证。目前已认定了四批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企业,1871个企业取得了资格,中央储备粮代储工作走上了规范的轨道。相应地,地方储备粮的管理也参照中央储备粮的管理和做法,日益规范。

  为了加强粮食储藏管理,努力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我国粮食工作者经过多年实践和经验的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较为规范的储藏管理模式。如长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符四无”活动,对加强粮食仓储管理富有成效,这是对做好粮食储藏管理工作最精炼的归纳和最基本的要求。经过50年实践证明,开展这项活动对确保储粮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粮食储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仓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减少虫霉危害、降低储粮数量损失,还要防止粮食污染、保持储粮应有品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和消费者对粮食品质要求的提高,环保意识加强,以及储粮技术的提升,人们普遍树立了科学储粮的理念。 1998年,第七届国际储藏产品保护工作会议在我国召开,在会议总结中我们向全世界各国提出:从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人类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出发,粮食储藏科学技术和管理,必须向“三低、三高”(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方向发展,必须向“装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经营集约化”方向发展。我国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各国与会专家认同。近年来,我们还与联合国工发组织合作,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对甲基溴的淘汰确定了实施方案,明确2006年12月31日起粮食仓储行业的所有粮库不再使用甲基溴作为熏蒸剂。我国粮食储藏的做法和成就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和赞赏。

  (四)粮食储藏技术标准规范逐步完善

  我国十分重视与粮食储藏管理、储藏技术相关的技术标准制定工作。1987年6月,原商业部印发了《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试行),修订颁发了《国家粮油仓库管理办法》;1991年9月原商业部又发布了《“四无粮仓”和“四无油罐”评定办法》,印发了《机械通风储粮技术规程》(试行);1992年8月,原商业部还发布了《国家粮油仓储设施管理试行办法》;1994年12月,原国家粮食储备局颁发《国家储备粮油“一符”、“三专”、 “四落实”的规定》等。

  近年来,我们对已有的颁布时间较早、内容已不适应当今需要的标准规范开始进行修订,如1987年的《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等,2006年底完成了修订,同时对目前没有的、现在粮食储藏工作中需要的方面进行了组织编写,如从2000年开始已经编写了《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粮情测控系统》和《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等。特别是注重了粮食储藏精细和规范化管理方面的标准规范编制,如正在编写《粮食仓储企业规范化评定体系》、首次组织编制了《粮食储藏标准规范体系》,使储藏工作在今后纳入更加规范的轨道。粮食储藏相关技术标准、规程的发布,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储藏事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农户储粮损失仍较为严重

  农户储粮在我国是最薄弱的环节,仓储装具简陋,管理水平低,缺乏必要的储藏技术指导,粮食产后损失较为严重。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普遍采用简易的储粮装具,如编织袋、麻袋、围席囤,甚至露天堆放,造成虫、鼠害和霉变以及畜禽啃食等,损失较大。农民缺乏正确的储粮技术指导,对减少损失和提高粮食保管品质的意识也不强,加之较少有适合农户储粮的效果好、成本底的器具,农户也不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入。

  据综合调查,我国农户产后储粮损失一般在8%-10%,个别地区抽样调查甚至近20%。分散在全国2.4亿多农户储存的粮食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按8%-10%测算,全国每年仅农户储存粮食损失达1500-2000万吨,损失180-200亿元,数量比较惊人,相当于一个粮食主产省的粮食年产量。

  (二)粮食储藏设施设备结构分布不平衡

  从全国总体情况看,一是粮库数量较多,但结构还不尽合理。全国现有仓容中,有效仓容占88%,其中国债项目及省级直属重点项目的设施条件好,设备配套,但多数粮库还不尽意。多数粮库仓型复杂,完好状况良莠不齐,给储藏管理规范化和先进储藏技术的应用推广带来困难。二是粮食大流通尚未形成,粮食“四散”体系未建立,中转环节多,成本较高,效率较低。一些粮库收储的不同品种或同品种批次差别较大的粮食,难以做到分仓储存,混仓储存造成储粮安全隐患和粮食品质、等级的下降。三是仓储设备的配置水平不平衡,新建粮库配置的设备数量多、技术先进,原有粮库配置的设备少、技术落后,大中型粮库的设备利用率高、使用效果好,并注意维修保养。小型粮库设备利用率不高,维修保养的不够造成有些设备已经无法使用。四是尚未消除露天储粮,简易储粮设施以及仓房老化需大修或待报废的比重仍然较大,很多建设年限较久、使用年限较长的仓房因维修资金紧张或仓容闲置而导致仓房受损。

  近几年我国需大修的仓容在连年增加,2005年全国已达2848万吨,比上年增加557万吨。每年还有超过700万吨待报废仓容。不完好的仓容不利于粮食的保管,存在储粮安全隐患。

  (三)粮食储藏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还远未完成

  尽管注重了粮食储藏标准规范的编制,但编制、修订的速度还是落后于快速发展的行业技术进步和管理要求提高的状况,还未形成科学完整的标准规范体系,不利于粮食储藏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不利于设施设备优化配置和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使用。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标准系统性差。许多标准之间不衔接、不配套,与形成一套完整标准体系还有较大差距。二是采标率低。在我国已经制定的19744项国家标准中,有8621项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采标率仅为43.7%,而粮食仓储行业的采标率远低于这一数据。在即将完成的《粮食储藏标准规范体系》中,分通用标准、专业标准和基础标准,共有138项,但目前已有的标准只有34项,仅占24.6%。三是标龄长。《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国家标准有效期为5年,即自标准实施之日起,每5年要进行一次复审,重新确认其是有效、修订还是废止,ISO标准也有同样的规定。而粮食行业,特别是粮食仓储行业的许多标准的标龄都大大超过了5年。最典型的是在我国粮食仓储行业中起“法典”作用的《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是1987年颁布实施,在粮食仓储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国家粮油仓库管理规范》,也是1987年颁布实施的,时间如此长,而粮食储藏技术和管理情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制定的规范已经严重不适应当今的要求。

  (四)粮食安全生产事故仍时有发生

  多年来,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比较重视。一些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每年都有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有些地方还经常组织安全生产演练和技术竞赛,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工作有弱化的趋势,安全生产隐患还不能及时得到消除,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粮食经营主体多元化,企业性质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重经营轻管理情况明显,加之有些地方粮食部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弱化或职能不明晰,安全生产问题日益突出。

  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无证上岗,特别是季节性临时聘用的工作人员不进行必要的培训就上岗操作等情况存在较多,这都埋下了隐患。伤亡事故发生有的是浅圆仓埋人、烘干机前仓进料口埋人、粮堆粮垛倒塌、电器和设备使用及药品药剂管理使用不当等。2006年4月1日,某淀粉厂钢制储粮仓发生崩裂坍塌,造成10人死亡、3人受伤的重大事故。事故的主要原因,既有建造单位在建造时没有按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及没有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外,也有淀粉厂没有认真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要求进行压仓使用所致。粮食行业的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

  三、粮食储藏发展方向

  经过多年全体粮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粮食储藏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需求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粮食储藏技术与管理也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还需要我们继续做出艰苦的努力。

  (一)加强我国粮食储藏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整个粮食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要逐步建立适合我国粮食储藏管理的“粮食储藏标准规范体系”、“粮食储藏科学管理体系”、“粮食储藏规范化企业评定体系”和“储粮生态系统理论体系”。加强粮食储藏开放、创新的行业管理,加强规范精细的企业管理和科学先进的技术支撑,注重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规范的操作和管理程序,提高粮食储藏品质,保障粮食储藏安全。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库、藏粮于科技”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加强对全社会粮食储藏行业的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以提高粮食安全管理水平和品质提高为重点,发挥行业管理优势、设施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提高整个粮食行业的管理水平。

  (二)增强储藏管理和技术创新意识,走“绿色储粮”和“生态储粮”之路

  开展粮食储藏管理方式和技术的先进适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探讨、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增强创新意识,努力实现“绿色储粮”和“生态储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品质、营养、口感等提出更高要求,社会环保方面也有迫切的要求,今后粮食储藏要认真落实以人为本,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绿色储粮”和“生态储粮”理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储运、绿色消费”。要重视“储粮安全学”的创新,研究探讨储粮安全学理论,构建储粮生态系统安全技术控制体系,从危害储粮安全因子分析开始,抓住关键控制点,实施必要控制和管理措施,注重从控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等储粮生态因子入手,更多地采用“绿色”“生态”的储粮新技术措施,从管理、成本、效益、环保及社会学等多方面考虑,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控制,走“绿色储粮”和 “生态储粮” 之路,切实实现储粮安全。

  (三)重视农户储粮的技术开发及指导,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要组织技术力量开发适用于农户储粮的成本适宜、效果良好的新型技术和装具,推广适合农村使用的干燥处理技术和设备,开展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及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的研究和集成,加强指导和示范;发挥各层面粮食科技队伍力量,依托粮食企业,建立覆盖县、乡、村的农村粮食产后科学储粮技术服务体系;粮食企业开展新形式的仓储业务,探索“代农储粮”、“助农储粮”等新的惠农储粮措施。

  (四)加大粮食仓储设施的必要投入,提高仓储设施的整体水平

  粮食仓储设施的状况是决定粮食储藏效果的重要基础。我国粮食储藏状况之所以总体良好,主要是受益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和地方对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的投入,保证了储粮安全。但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现有粮库待报废和需大修的仓容在逐年增加,目前已达3469万吨,且1998年以前所建仓容占总仓容主要部分,达61.2%,存在储粮安全隐患。从长远考虑,为保证正常储粮需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央和地方每年安排投资计划时应将粮库建设与维修改造内容纳入,进行必要的资金安排,既要包括预算内投资,也要包括银行贷款。同时,也要鼓励社会各类涉粮企业进行的粮库建设,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的投入,提高仓储设施的整体水平,保证每年粮食仓容建设及维修规模不小于待报废和需大修的仓容的数量。

  (五)建立粮食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粮食储藏安全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政府承担监管责任,企业负责事故责任,部门负责行业指导和监督管理职责,构建部门指导和监管有力、企业全面负责、职工积极参与的粮食安全生产新格局。

  要逐步建立适应粮食行业发展要求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落实事故责任制,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素质和条件,强化生产操作的标准和规范程序,实现重要的安全生产岗位员工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降低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和经济财产损失,淘汰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技术工艺和设施设备。

  (六)加速以“四散”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现代化建设,提高粮食储运效率

  通过加速粮食“四散”化和信息网络化项目建设,减少粮食流通环节,优化粮食流通节点,提高我国粮食储运整体效率,规范粮食流通秩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减少粮食损失,保障粮食安全,努力建立我国粮食储运现代化体系。

  同时要改造传统落后的农村粮食产后储运技术方式,以粮食主产区的收纳库为依托,推广农村粮食集中处理的技术与装备,通过储藏、加工、物流、信息及标准化等技术集成,建立农村粮食产后整理、干燥、储藏、加工、运输、信息等集约化处理技术服务体系,共同努力推进我国粮食流通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

  (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引进先进粮食储藏技术与管理经验

  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不断扩大多种形式的粮食储藏国际合作与交流。要有国际“眼光”,及时掌握国际粮食储藏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世界前沿技术与管理。要加强与国外粮食储藏相关机构的联系和合作,密切结合我国粮食储藏的需要,突出重点,改进合作方式,拓宽合作领域和渠道,提高合作成效。支持粮食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研发机构积极加入有关国际粮食储藏的学术团体和组织,积极参与各种双边或多边的国际交流活动,建立联合实验室和研究开发中心。通过交流合作,从中增长知识,积累经验,扩大影响,发挥作用,取得效果。鼓励企业扩大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出口。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要创造有利条件,吸引更多的国际粮食储藏方面学术团体、专家、学者到中国来举办学术会议、进行讲学和合作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有益的技术与经验,努力将我国的粮食储藏工作做得更好。

  (八)加强职工岗位培训,切实提高人员素质

  搞好粮食储藏工作,人才是关键。要加大培训力度,规范培训方式,注重培训实效。要将粮食储藏工作人员的培训纳入规范的轨道,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国家和省级的技术培训,加强业务素质教育,相关技术岗位要实现持证上岗,并尽快实现培训结果与职称、工资待遇等挂钩。同时要加大对涉及安全生产、中央储备粮代储等企业相关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检查力度,以严肃科学规范的储粮制度和严谨的业务操作程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