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天津、杭州…誰是GDP第一城?

草根天涯

首先我們看看2017年中國城市的GDP情況:

2017年中國GDP最高的城市依然是上海,為30133億人民幣,也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大關的城市。緊接著的是北京,為28000億人民幣。其後的幾個城市GDP:

深圳GDP:22438億人民幣(第3)

廣州GDP:21503億人民幣(第4)

重慶GDP:19500億人民幣(第5)

天津GDP:18595億人民幣(第6)

杭州GDP:12556億人民幣(第10)



2017年北京GDP相當於上海的92.9%,深圳GDP相當於上海的74.5%,廣州GDP相當於上海的71.3%,重慶GDP相當於上海的64.7%,天津GDP相當於上海的61.7%,而杭州GDP僅相當於上海的41.7%。這幾座城市中,深圳的發展速度是最快的,深圳GDP與上海的差距還是很多,未來五年深圳GDP超過上海幾乎不可能。而排在深圳之後的就更不用說了。

五年後唯一能挑戰上海GDP第一城地位的只有北京。2017年北京GDP已經相當於上海的92.9%,如果北京和上海未來五年保持以2017年的經濟增速發展,那麼比較的GDP超過上海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但是根據2018年一季度的數據看,上海的經濟增量高達940億人民幣,名義增速為13.59%,而北京的經濟增量達761億人民幣,名義增速為12.6%,北京落後於上海,所以未來五年,北京GDP能否超過上海,還很難下定論,但是筆者更看好上海,未來五年上海仍然保持中國城市GDP第一位。

至於其它城市方面,未來五年,重慶的GDP有望超過廣州位居第四。過去數年,重慶的GDP增速一直都高於廣州,2017年重慶GDP已經相當於廣州的90.7%。而天津經濟近年來發展遇到瓶頸,未來五年也有可能會被蘇州反超。2017年蘇州GDP已經相當於天津的93.1%。近年來杭州依託互聯網科技經濟發展迅速,今年一季度杭州GDP名義增速高達驚人的16.54%,所以未來五年,杭州GDP還是有希望趕上武漢和成都的。

綜上所述,五年後,中國GDP第一城只能在上海和北京兩座城市之間選擇。


錦繡中源

從目前的經濟增長看,5年內北上廣深的GDP排名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但深圳有可能會超過廣州上升至第三,但5年後這7個城市誰是第一,個人覺得短期內北上廣深地位繼續保持不變,上海依然是老大,我們用排除法嘗試一下5年後這7個城市的排名:

一、GDP現時總量:從下圖的數據看,7個城市中GDP可以分為四個梯隊,第一梯隊上海、北京,第二梯隊廣州、深圳,第三梯隊天津、重慶,第四梯隊杭州,其中一二三梯隊各自比較經濟總量相差不大,但杭州才剛過1萬億,跟前面6個城市比差太遠,根本不在一個層次,按目前的經濟增速,5年後杭州的GDP也就1.7萬億到1.8萬億之間,等於現在天津或者重慶的GDP總量,除非在短期內再造幾個阿里巴巴,不然只能痴人說夢。GDP第一這個排名杭州可以第一個排除。


二、城市定位:剩下6個城市中除了深圳,其它5個城市都是國家中心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是國務院公佈的國家三大門戶城市,城市地位雖然不是以GDP為唯一衡量標準,但國家定位決定其經濟走向,北京、上海增速雖放緩,而且2016年經濟增量也被廣州深圳超過,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以現在增長最快的重慶來算,5年後GDP在2.7萬億左右,廣州在2.9萬億左右,天津和重慶依然無法挑戰北上廣的地位,這一輪是天津還是重慶出局還很難定論。

三、產業結構:北上廣深屬於公認的一線城市,不止體現在經濟總量上,更體現在產業結構的發展,北上廣深第三產業特別是服務業發達,第三產業佔比均超過60%以上,第三產業的佔比很大程度決定了其經濟的穩定性。天津和重慶目前還是以投資驅動增長,特別是天津,前幾年以火箭等一大批軍工及重工業的落戶,天津增速一騎絕塵,一度領跑全國,GDP甚至出現17%的不可思議增速,直逼廣州深圳,但這些都是不可持續的,天津增速近年也逐步回落,重慶的高增長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大概會在2020年超過天津。這一輪天津出局。




說了這裡,有些夥伴會問,說了那麼多還是北上廣深在玩,大家洗洗睡吧,我想說的是,短期內還真的是北上廣深在玩

以上7個城市我都去過,簡單說說自己的感受

一、北京:大氣


二、上海:時尚



三、廣州:



四、深圳:活力



五、重慶:熱情



六、天津:豪爽



七、杭州:秀氣


麼爺的舅舅

作為一名重慶本科大一學生,我非常反感一些其他地區的朋友說重慶是個省,重慶應該和浙江、江蘇、廣東比較,重慶人多地廣,這點成績根本就算不上什麼!

從歷史上看,作為近代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近代老重慶的經濟水平在全國城市中也從未下全國前十,在陪都時期以及建國初期,老重慶經濟總量佔整個西南地區三分之一,逼近整個四川省甚至更多。翻看國家統計局數據,建國至今,經濟總量始終排在全國前十的只有北、上、廣、天、重。

重慶為什麼人多地廣?因為三峽移民安置以及扶貧工作的需要。根據重慶老領導回憶,當時三峽貧困地區是四川省和湖北省都不願意要的包袱。而如今重慶把這些地區發展起來了,很多人又反過來指責重慶人多地廣?

看看如今重慶的經濟增速,三峽地區增速甚至超過重慶,在重慶的帶領下,這些地區發展已經好很多了。你再看看達州、廣安、瀘州等等周邊城市,如果把老萬州、老涪陵加起來,從以前不如四川這些地級市,到現在超過這些地級市,這個是真實的。

最重要一點,把2016年老重慶經濟數據單獨拿出來,以“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作為一座城市來統計,重慶的面積為297.5平方公里+5275.5平方公里+23200平方公里=28773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為374.30+460.52+1095.60=1930.42萬人,GDP為3445.34+4201.40+5906.02億元=13552.76億元,較2015年的GDP12131.17億元同比增長11.72%,模擬前,重慶的GDP排名為全國城市第6位,略落後於蘇州,模擬後,“重慶”的GDP排名為全國城市第7位,以133552.76億元的成績,仍然超過成都、武漢等城市。

另外,重慶是恢復直轄市,這是重慶第三次成為直轄市,這是經過全國人大以絕對多數票通過的。重慶作為直轄市不是任何一個人就可以隨意改變的。重慶作為一個整體,更加註重區縣均衡發展,取得較好的成績。

目前多項國家級戰略以及有關政策讓重慶未來發展相比其他城市更加具有活力,因此有可能接近甚至超過一線城市。按照如今增速,增量已經超過或者接近一線城市,超過它們只是時間問題。你可能會說一線城市具有先天的優勢,正在轉型,但我們看到像紐約、東京、倫敦等城市,成功轉型後經濟也並未出現高速增長。可以說,一線城市未來發展很可能不會出現過於明顯的高速增長,但是仍然會出現相對的穩定,仍然比較發達。這樣一來,重慶依靠人多地廣以及戰略政策優勢,是有可能接近或者超過它們的,當然這裡說的只是總體,並非說的是人均方面也超過它們,人均方面還有更遠的路要走。

未來,在國際上,人多地廣的國家也會更加具有優勢,像中國、印度等國家也會分別逐漸超過美國、日本等國家,當然這裡也是說的總體方面,人均方面還有更遠的路要走。因此,這些都是有可能的,請各大網友們理性對待。因此,重慶接近或者超過一線城市也是非常有可能的,請大家理性對待。


晴若之初

別說五年後,就是十年之內,北上深前三的名額也基本不會變。我們來對比下目前10大城市的GDP總量和增速就清楚了。前十之中,北京和上海是第一梯隊,將其餘的八大城市遠遠甩開;第三的深圳到第七的蘇州是第二梯隊,又將成都、武漢、杭州甩開一大截;成都、武漢、杭州這三座城市體量差不多,算是第三梯隊。

1.第一梯隊:北京、上海

我覺得未來五到十年內,上海和北京第一第二的地位是非常穩固的。我算了下,即便按照現有體量和增速算,深圳要超過北京需要12年,深圳要超過上海則更是需要17年。深圳增速高達8.8%,尚且如此,其他更沒有希望;

2.第二梯隊:深圳、廣州、重慶、天津、蘇州

這一梯隊的成員稍微多一點,但總體而言,深圳在未來五到十年的地位是不會變的,穩坐老三;重慶看似增長迅猛,但增速跟深圳比,比深圳高得有限,未來五到十年,可能挑戰廣州的地位,升至第四;天津本來也很有希望,但2017年增速滑鐵盧下降,元氣大傷,短期內是沒什麼希望了;至於蘇州,若產業不能從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升級,單靠外資投資機會不大,目前國際經濟環境不大樂觀,投資並不景氣,所以可能還是穩定在第7的位置。

3.第三梯隊:成都、武漢、杭州

這一梯隊估計競爭會比較激烈,我個人比較看好杭州,杭州由於電子商務的突出,以及G20峰會的風口,大大提升了國際知名度;當然成都、武漢也不可小覷,一個是西南地區的國家中心城市,號稱新一線城市第一,另一個佔據九省通衢,也是國家中心城市,未來發展都不可估量;另外第10之後的青島、無錫、長沙、鄭州、佛山、東莞等城市,發展也是十分迅猛,紛紛想擠進前十的行列,所以這一梯隊,在未來五到十年的變化應該是最大的,只能說一切皆有可能。

綜上,你說未來五年,誰是GDP第一?很明顯,上海的老大地位不可動搖。



廣東包打聽

2016年這幾個城市的GDP排名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杭州,按照當前各自的發展速度和潛力,五年後的排名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天津、杭州,也就是北京和重慶排名各提升一位。

北京有四大行兩桶油以及所有壟斷行業的巨無霸企業以及聯想小米等大批量科技企業和京東等電商,又有中央支持,經濟總量超過上海指日可待,北京近20年經濟總量從上海的一半不斷追趕並已接近上海的事實證明未來五年將登頂,目標是追趕東京。

重慶趕上天津是因為經濟發展模式接近,都是投資推動型,但是重慶有更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地域,五年內保持現有的發展速度也就超過天津了,其實這個小目標2017年就可以實現。

另外就是廣州和深圳這兩個極為接近的兄弟城市,目前看深圳比廣州發展更快,2017年GDP可能就超過廣州,但五年後就難說了,畢竟深圳人少地盤小發展空間受限,隨著華為等科技龍頭企業不斷將產業外遷東莞杭州等地,以及富士康液晶面板項目落戶增城等一系列產業項目利好廣州經濟,五年後格局又會產生變化,廣州依然是廣東一哥,華南樞紐地位無可替代。

最後是杭州,我只能說:你還小,等你長大了再說。


小豬嘟嘟6

從2017年官方公佈的GDP數據來看,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突破了2萬億元,其中上海更是首次超過3萬億。這四座一線城市具體數據是:上海30133.86億,北京28000.4億,深圳22000億左右,廣州21500億左右,從增速看,深圳領先,達到8.8%。重慶、蘇州、杭州都尚在2萬億之下。

如果以5年為限,GDP最高的城市應該是上海和北京其中之一。畢竟,2017年深圳、廣州和上海的差距分別是26%和28%,這個差距5年內難以消除。假如深圳和廣州的增速每年都比上海高2個百分點,則5年內也只可以消除10%的差距,到時依然還有16%和18%的差距。

(上海)

那麼,5年內,是上海獨領風騷,繼續保持中國第一?還是北京反超上海成為NO.1呢?2017年,北京GDP是上海的92.9%,意味著還有7%的差距。這個差距5年之內可以消除麼?

讓我們回溯到2017年的5年前——2012年。該年,上海和北京GDP分別是20182億元、17879億元。北京占上海比重是88.6%。2012-2017年,北京占上海比重上升了4.3個百分點,年均上升不到一個點。如果2017年後的5年,北京和上海繼續保持這樣的相對增長率,上海依然會領先北京。

2012-2017年,上海年均名義GDP 增長率是8.35%。假設2017年之後的5年,上海依然保持8.35%的年均增長率,那麼2022年,上海GDP是44990億。如果北京要追平這個數字,則今後5年,北京的年均名義GDP增長率需達到9.95%——比上海快1.6個百分點。假如上海的年均增速高於8.35%,則北京需高出1.6個點追不上;如果上海低於8.35%,則北京高出1.6個點將反超上海。

(北京)

讓我們把數據拉長到20年。1997年,上海和北京GDP分別是3439億和2077億。1997-2017年的20年間,上海和北京年均名義GDP增長率分別是11.46%和13.89%。北京比上海高出2.43個百分點。

從概率統計來說,5年來,北京將越來越接近上海,但難以超過上海。


紅谷新視界


五年之後GDP第一城肯定是深圳。不過第二城是上海還是廣州就不好說了!



廣東新的行政管轄範圍,深圳市包括了現在的深圳、東莞與惠州。那麼按其現在的gdP早已超過三萬億大關。




廣州與佛山加清遠部分地區的gdP總量也超過三萬億大關,一體化後與大深圳不相上下,但深圳有比鄰國際金融之都香港的優勢。所以五年之內暫不相提並論。

十幾年後深圳如果加上香港,深圳市將是一座超級城市。有望趕超東京,成世界第一城!
國家已確定發展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會在未來很長的時間保持快速增長。從增速及未來的深莞惠一體化建設看,合併後的深圳無疑是中國最具魅力之城。它與香港的合作將加快這個地區的發展,所以未來第一城非它莫屬!
一個珠三角面積約三個上海,經濟總量約3.5個上海或十個杭州。若經濟一體化整合成三市,那麼,未來五年此地區堪比日本東京灣。





嚁月

爭第一的只能是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城市,深圳目前相差比較多,但發展快,是個變量。最終應該是北京和上海爭第一。

個人意見應該是北京第一,理由是:

上海一直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以前和北京比,北京相差巨大,這幾年一不留神北京趕上來了,與上海相差無幾。分析一下原因就知道為什麼了。

以前上海和蘇南加上廣東四小虎,長期是中國經濟總量最大的地區,他們之所以大,是在以前幾十年,主要看誰的製造業好,誰的GDP就高。最近幾年發生了變化,南京超過了以前比它多的無錫,杭州超過了比它多的寧波,北京由與上海相差巨大變成與上海相差無幾。我們可以發現,北京相對於上海,它是首都,南京相對於無錫,它是省會,杭州相對於寧波,它是省會。這樣,結論就出來了,北京、南京、杭州一個共同特點是國家或當地的行政中心,行政中心的特點就是金融、文化等服務業發達,互聯網發達。結論就出來了,我國經過幾十年的出口導向型發展,即製造業的大發展,現在已經到了一個瓶頸,製造業的高速發展階段已經過去,現在是產業轉型期,製造業主要是提質,最近幾年在中心地區已經體現出來,下一步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不是製造業了,而是服務業和互聯網以及物聯網,行政中心所在地有天然的優勢,所以北京發展會比上海更快一些。上海雖然是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但互聯網差一些,北京也是金融中心,京津冀地區的流通中心,不輸上海,北京比上海厲害的是文化中心、

教育中心、互聯網中心,還是總部經濟中心,各大央企和大部分銀行總行在北京,當然上海發展的質量可能高一些,但數量上北京很可能超過上海,成為全國第一。

我不是北京人,排除感情因素進行分析,歡迎拍磚,希望不要帶著地域感情分析。誰厲害也不會給我加錢。


尼金溫

以目前增長速度,五年後,上海經濟總量會接近39000萬億,北京也會達到36000億,深圳會達到31000億,重慶會達到29000億,廣州接近28000億,天津27000億,蘇州24000億。

以現有增速計算,GDP第一城還是上海,第二北京,深圳超過廣州排第三,重慶超過廣州排第四。

以目前增速,十年後,預計上海經濟總量會達到55000億,北京48000億,重慶44000億,深圳43000億,廣州42000億,天津40000億,蘇州35000億。

上海天時地利人和佔全,老大位置無人可撼動,北京聚集天下精粹,不動聲色也能發展,重慶地大人多基礎弱,國家支持加自身努力發展肯定很快,深圳自身科技創新能力較強,但地盤小生活成本高,本地知名企業或將從成本考慮外遷。廣州地理位置優越,廣東省會,未來發展需要多借鑑深圳。天津自身造血能力太弱,但靠國家大項目扶持應該還能維持一定地位。蘇州是個另類,全靠自力更生,未來能維持就不易。


相遇如風

這個問題,我來解答下,你們看權威不?

眾所周知,目前中國經濟版圖上有三個經濟G點:北京、上海、廣深。號稱目前中國經濟三極。那麼,中國經濟第四極會在哪裡? 打開地圖,毫無疑問是“武漢”!五年後,除北上廣深外,武漢極有可能是GDP第一城。

成都、鄭州、重慶、天津與武漢比,差距還是巨大的;杭州、南京、長沙、合肥之流還得靠後。 此話怎講?不服來看:

武漢交通發展便利程度全國第一

1.武漢的地鐵的發展速度“前所未見”!從2012年開始,每年至少開通一條,未來地鐵密度將超過北上廣。 2、武漢高鐵也發展迅速成“米”字形,坐高鐵5小時之內能到全國各大個城市。 3、天河機場,吞吐量也極大,不僅國際航線不斷增開,已達到39條,直通 5大洲,三號航站樓已投入使用,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武漢人都可以說走就走了!

武漢新建住房成交量居全國第一

武漢的房價算不上貴,可牛逼的是,2015年起,連續三年武漢成功摘得全國住宅銷售套數第一名的“桂冠”,並連續7年年刷新年度紀錄。

武漢大學生數量居全球第一

武漢是被稱為大學城的地方 ,有全國知名學府武大、華科等頂尖學府。高校數量多,隨之而來的大學生也多,大學生數量高達110多萬,全球第一!


武漢醫療水平居全國第一

武漢在建工地全國第一

武漢每天開工的工地數量超過12000個,在建工地居全國第一,密度達到1.3個/平方公里!

新建購物中心面積排全球第一

武漢伢可以逛的地方可謂是特別多!2014-2017年武漢就新增了58家商業體,面積總和超過570萬平方米。


全國機遇之城排行第一

武漢是一個飛速發展的城市,充滿了種種新的機遇。不光創業成本比較低,還有“青桐計劃”、“十百千人才工程”、“黃鶴英才計劃”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簡直是屬於想闖出一片天的有志者的天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