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麻烦不断 美国涉嫌歧视中国涉嫌垄断?

星巴克麻烦不断 美国涉嫌歧视中国涉嫌垄断?

【蓝科技】祁浩然

刚刚在美国平息涉嫌种族歧视的星巴克在中国又成了被告。

5月15日下午,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发布致星巴克的公开信,称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第14条和第17条的有关规定,并将在有关城市法院对星巴克提起诉讼。

这家刚刚正式对外公布营业的瑞幸咖啡是借星巴克炒作,还是真的替很多不敢发声的中小咖啡馆发声?

“我们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跟一些商用物业签约,想进入他们开咖啡馆时,遇到了星巴克签署的排他协议,导致我们难以开店。瑞幸还是勇敢站了出来,我不认为这是炒作,而是敢于替中国企业发声。”一位不愿具名的咖啡馆负责人说。

事来起源于瑞幸咖啡的扩张。

瑞幸咖啡在业务发展中遇到了以下情况。主要包括:第一,星巴克与很多物业签订的合同中存在排他性条款。很多物业向瑞幸咖啡反馈,前期已与星巴克签订了排他性租赁合同,虽然还有闲置铺位,但也无法租赁给我们。这些排他对象,既包括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数十家咖啡连锁品牌,还包括咖啡占营业收入30%以上的店铺,甚至名称与“咖啡”字样相关的任何商家。

第二,星巴克对瑞幸咖啡的供应商伙伴频繁施压要求站队。瑞幸咖啡所选择的供应商全部为世界顶级品牌,其中很多与星巴克的供应商相重合,近期已有多家机器设备、包装包材、食品原料的供应商反馈,星巴克要求他们站队并停止向瑞幸咖啡继续供货。目前,瑞幸咖啡已接到部分合作伙伴将要停止供货的通知。

这是瑞幸咖啡致星巴克公开信的主要内容。如果消息属实,不难看出,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或涉嫌垄断。

不可否认,星巴克在中国有很大的优势和品牌知名片度,也改变了很多的生活方式。甚至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社交场所。

当然,星巴克在中国的迅猛崛起,和中国自有品牌咖啡是一个短板不无关系。正因为如此,当很多自有咖啡想扩张时,他们遇到的或者与瑞幸咖啡是同一个问题。

这反眏出一种星巴克的心态。一方面希望在中国一股独大,另一方面又通过种种方法来遏制其他品牌连锁咖啡在市场的渗透。这显然违背良好的商业契约精神和商业秩序。

其实,星巴克不仅在中国,在美国也遇到了麻烦事儿

4月12日,两名非裔男子走进美国费城市中心18th街和Spruce街之间的星巴克分店里,他们约好同朋友在这里见面。其中一人借厕所遭拒后,便坐下同另外一人一起坐着等待朋友,但没有点餐。店经理因此报警,两人被抓获

这一事件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民众愤怒抗议诉星巴克“种族歧视。”

该事件最终的结局是,涉事的店经理已经被辞退,星巴克CEO约凯文•翰逊(Kevin Johnson)、费城市警察局长罗斯先后出来道歉。

5月29 日,星巴克在美国 8000 多家门店将停业半天,为的是对 17.5 万名员工进行反种族主义教育。

从星巴克在美国涉嫌种族歧视到中国瑞幸咖啡致星巴克的一封公开信,这一切都显示出星巴克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应该是跨国企业的“大企业病”,更不应该是垄断和歧视,否则,就是试探民众的底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