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傳統戲曲項目:江蘇柳琴戲(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

歷史沿革及分佈情況

柳琴戲因其曲調優美,演唱時在下句腔尾音翻高七度或有幫和,腔調迷人,所以也叫“拉魂腔”。魯南、蘇北一帶是柳琴戲的發生地,從清初農民乞討時說唱的“吉利話”開始,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在江蘇,柳琴戲主要流佈於以徐州市為中心的蘇北一帶,在蘇魯豫皖交界的廣大地區多有柳琴戲流佈。

徐州傳統戲曲項目:江蘇柳琴戲(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

柳琴戲的歷史可追溯到清代中期,最初是災民沿門乞討,由單人或者雙人表演的民間說唱,藝人稱為“唱門子”或“跑坡”,主要清唱一些“單篇子”的民間故事,篇幅可短可長。最遲在清咸豐年間就已有職業藝人演出‘‘兩小戲”和“三小戲”,如《打幹棒》《喝面葉》《王小二趕腳》等。為表現更多的人物,逐漸衍變出由一人趕扮劇中幾個人物的演出形式。稱“當場變”或“抹帽子戲”。如《夏三探親》一劇,竟由一人趕扮七個角色。因為當時的戲班規模不大,所以被稱為“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戲房”。此時已用柳葉琴伴奏,且增加了行當,豐富了劇目,又吸收了同地域的曲藝、民歌小調的音樂元素並借鑑了京劇、梆子等劇種發展了自己,作為一個劇種已初步形成。

徐州傳統戲曲項目:江蘇柳琴戲(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

江蘇柳琴戲是“拉魂腔’’腔系中在蘇北、魯南的中路及東路一系衍化而來。新中國成立前夕,這一路的許多“拉魂腔”班社集聚在徐州周邊。1949年10月,徐州市文教局集中這些班社舉辦了戲曲研究班、文化班,隨之對班社實行民主改革。1953年2月,因“拉魂腔”主要伴奏樂器“土琵琶”形似柳葉,故這路“拉魂腔”改名為“柳琴戲”,成立了徐州市柳琴戲一團和二團,後合併為江蘇省柳琴戲劇團。

徐州傳統戲曲項目:江蘇柳琴戲(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

基本內容及藝術特徵

江蘇柳琴戲的基本內容及藝術特徵與其他地區的柳琴戲大同小異。其角色行當有自己特殊的名稱,分小頭、 二 頭、二腳樑子、老頭、老拐、大生、勾腳、毛腿子、奸白臉等。柳琴戲有自己的表演程式和動作,其表演程式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和摘取姊妹藝術的“壓花場”中的動作。例如整鬢、提領、整衣、提鞋、緊腰;再如“旋風式”“搖耬式”“撒種式”;另外還有“單提水’’“門埃窩”“簸簸箕”“懷中抱月”“浪子踢球”“燕子拔泥”等。步法有“引場步”“搓步”等。舞臺調度有“雙插花”“剪子股”等。表演粗獷樸實,節奏明快,鄉土氣息濃厚,身段、步法多具民間歌舞的特點。

徐州傳統戲曲項目:江蘇柳琴戲(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

徐州傳統戲曲項目:江蘇柳琴戲(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

徐州傳統戲曲項目:江蘇柳琴戲(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

柳琴戲的唱腔色彩豐富,結構獨特。它的組腔方法既不同於板腔體戲曲,也不同於聯曲體戲曲,而是用基本腔、色彩腔、民歌小調三種多具個性和色彩的曲調相互穿插、功能互補來組構喜怒哀樂、輕重緩急的多種唱段。

江蘇柳琴戲有大小三百餘出劇目,二百多個“篇子”。這些劇目和“篇子”大多從社會趣聞、民間故事、章回小說中改編積累而來,十分貼近生活,以喜劇為多,悲劇較少。也有一部分以忠孝愛國、懲惡揚善為內容的大戲和連臺本戲。新中國成立後,柳琴戲的劇目創作成果頗豐,有《大燕和小燕》 《桃園新篇》等優秀劇目深受好評。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喝面葉》《小書房》《張郎與丁香》等。1982年,新編現代戲《大燕和小燕》被攝製成電影全國放映。劇目《鴨鳴湖畔》榮獲江蘇省戲劇節優秀劇目一等獎,江蘇省精品工程提名劇目獎。劇目《孽海花》 《水遠路長》等榮獲江蘇省精品工程劇目獎。

徐州傳統戲曲項目:江蘇柳琴戲(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

柳琴戲劇目整體風格質樸敦厚,大眾化特質尤為突出。由於其流佈地區地處蘇、魯、豫、皖交匯地帶,南北文化交融,因此江蘇柳琴戲的音樂既有南方的清秀,又有北方的熱烈,深受群眾喜愛,有“三天不聽撾魂腔,吃飯睡覺都不香”的民諺。

主要價值

江蘇柳琴戲是江蘇戲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特別大眾化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充分體現了流行地域的社會生活、民風民俗等人文特徵,承載著當地從古至今多方面的歷史文化信息,對當地的文史研究有著很好輔正價值。作為流行區域的代表性劇種,江蘇柳琴戲有著豐富的人文思想內涵和較高的觀賞性,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價值。柳琴戲始終紮根在農村,表達的是農民的所思所想,體現的是農民的喜怒哀樂,深受當地農民的喜愛,聽柳琴戲是~一代代農民和眾多以衍化都市民眾不可或缺的文化享受。因此,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年代,柳琴戲對人們都起著重要的教化作用。時至今天,其對構建和諧社會仍產生著積極的作用。

徐州傳統戲曲項目:江蘇柳琴戲(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

徐州傳統戲曲項目:江蘇柳琴戲(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

江蘇柳琴戲於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