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传统戏曲项目:江苏柳琴戏(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柳琴戏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在下句腔尾音翻高七度或有帮和,腔调迷人,所以也叫“拉魂腔”。鲁南、苏北一带是柳琴戏的发生地,从清初农民乞讨时说唱的“吉利话”开始,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在江苏,柳琴戏主要流布于以徐州市为中心的苏北一带,在苏鲁豫皖交界的广大地区多有柳琴戏流布。

徐州传统戏曲项目:江苏柳琴戏(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柳琴戏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中期,最初是灾民沿门乞讨,由单人或者双人表演的民间说唱,艺人称为“唱门子”或“跑坡”,主要清唱一些“单篇子”的民间故事,篇幅可短可长。最迟在清咸丰年间就已有职业艺人演出‘‘两小戏”和“三小戏”,如《打干棒》《喝面叶》《王小二赶脚》等。为表现更多的人物,逐渐衍变出由一人赶扮剧中几个人物的演出形式。称“当场变”或“抹帽子戏”。如《夏三探亲》一剧,竟由一人赶扮七个角色。因为当时的戏班规模不大,所以被称为“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此时已用柳叶琴伴奏,且增加了行当,丰富了剧目,又吸收了同地域的曲艺、民歌小调的音乐元素并借鉴了京剧、梆子等剧种发展了自己,作为一个剧种已初步形成。

徐州传统戏曲项目:江苏柳琴戏(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江苏柳琴戏是“拉魂腔’’腔系中在苏北、鲁南的中路及东路一系衍化而来。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一路的许多“拉魂腔”班社集聚在徐州周边。1949年10月,徐州市文教局集中这些班社举办了戏曲研究班、文化班,随之对班社实行民主改革。1953年2月,因“拉魂腔”主要伴奏乐器“土琵琶”形似柳叶,故这路“拉魂腔”改名为“柳琴戏”,成立了徐州市柳琴戏一团和二团,后合并为江苏省柳琴戏剧团。

徐州传统戏曲项目:江苏柳琴戏(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江苏柳琴戏的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与其他地区的柳琴戏大同小异。其角色行当有自己特殊的名称,分小头、 二 头、二脚梁子、老头、老拐、大生、勾脚、毛腿子、奸白脸等。柳琴戏有自己的表演程式和动作,其表演程式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和摘取姊妹艺术的“压花场”中的动作。例如整鬓、提领、整衣、提鞋、紧腰;再如“旋风式”“摇耧式”“撒种式”;另外还有“单提水’’“门埃窝”“簸簸箕”“怀中抱月”“浪子踢球”“燕子拔泥”等。步法有“引场步”“搓步”等。舞台调度有“双插花”“剪子股”等。表演粗犷朴实,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厚,身段、步法多具民间歌舞的特点。

徐州传统戏曲项目:江苏柳琴戏(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徐州传统戏曲项目:江苏柳琴戏(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徐州传统戏曲项目:江苏柳琴戏(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柳琴戏的唱腔色彩丰富,结构独特。它的组腔方法既不同于板腔体戏曲,也不同于联曲体戏曲,而是用基本腔、色彩腔、民歌小调三种多具个性和色彩的曲调相互穿插、功能互补来组构喜怒哀乐、轻重缓急的多种唱段。

江苏柳琴戏有大小三百余出剧目,二百多个“篇子”。这些剧目和“篇子”大多从社会趣闻、民间故事、章回小说中改编积累而来,十分贴近生活,以喜剧为多,悲剧较少。也有一部分以忠孝爱国、惩恶扬善为内容的大戏和连台本戏。新中国成立后,柳琴戏的剧目创作成果颇丰,有《大燕和小燕》 《桃园新篇》等优秀剧目深受好评。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喝面叶》《小书房》《张郎与丁香》等。1982年,新编现代戏《大燕和小燕》被摄制成电影全国放映。剧目《鸭鸣湖畔》荣获江苏省戏剧节优秀剧目一等奖,江苏省精品工程提名剧目奖。剧目《孽海花》 《水远路长》等荣获江苏省精品工程剧目奖。

徐州传统戏曲项目:江苏柳琴戏(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柳琴戏剧目整体风格质朴敦厚,大众化特质尤为突出。由于其流布地区地处苏、鲁、豫、皖交汇地带,南北文化交融,因此江苏柳琴戏的音乐既有南方的清秀,又有北方的热烈,深受群众喜爱,有“三天不听挝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的民谚。

主要价值

江苏柳琴戏是江苏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别大众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流行地域的社会生活、民风民俗等人文特征,承载着当地从古至今多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对当地的文史研究有着很好辅正价值。作为流行区域的代表性剧种,江苏柳琴戏有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和较高的观赏性,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柳琴戏始终扎根在农村,表达的是农民的所思所想,体现的是农民的喜怒哀乐,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听柳琴戏是~一代代农民和众多以衍化都市民众不可或缺的文化享受。因此,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代,柳琴戏对人们都起着重要的教化作用。时至今天,其对构建和谐社会仍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徐州传统戏曲项目:江苏柳琴戏(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徐州传统戏曲项目:江苏柳琴戏(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江苏柳琴戏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