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要殺楊修?

經典發現

曹操殺楊修,當然不像《三國演義》中說的那麼簡單,參照史料分析,大致有三點原因:

其二,楊修參與曹丕、曹植兄弟間的儲位之爭。這是犯了大忌。自古以來,大臣參與儲君之爭,便是踩入了政治雷區,沒有幾個能夠全身而出的。尤其是面對曹操這樣多疑的君主,更應該小心翼翼,遠離是非。賈詡幫助曹丕,也僅僅是建議他“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不敢有多餘的話。等到曹操問賈詡關於立儲的意見,賈詡的回答更是有水平:“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一字不提曹丕,卻給曹丕幫了個大忙,曹操也不會對賈詡產生什麼懷疑。相比之下,楊修這種直接操刀上陣,為曹植衝殺的搞法,只能說是主動暴露在曹操的槍口下。

其三,楊修是袁紹的外甥。曹操打敗袁紹,招用了不少河北降將,曹丕甚至娶了袁紹的兒媳婦,可以說是全盤接收。楊修的這個身份,本來也不至於有太大問題。但是要知道,曹操是個多疑的人,即便對於張遼、張郃、龐德這些二手武將,始終也是有所防備的。楊修既是袁紹的近親,又是漢朝的名門之後。而且楊家幾代人,從其高祖楊震開始,便一直與宦官勢力作對,楊震本人便是受宦官迫害而死。而曹操呢,陳琳稱他為“贅閹遺醜”,也就是宦黨之後,正是楊家的死對頭。祖上的積怨,加上袁紹外甥這一身份,使得楊修在曹操這裡,絕對不可能成為心腹,可他偏偏要去行心腹之事,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他。


龍鎮

主要因素是楊修捲入了儲位之爭,自己也比較有才略,家世背景也非常厲害,被曹操視為不穩定因素。曹操臨死之前,替曹丕清除點不穩定因素。如果曹操選定曹植為繼承人的話,多半臨死前也會清除司馬懿陳群之類曹丕的鐵桿。

(楊修)

雞肋之類小聰明導致楊修被殺的說法,放演義裡面是很好的故事情節,但當真就錯的離譜了。

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

三國志中對楊修被殺的因素,主要說了三點。第一是曹操擔心重演當年袁紹舊事(手下分成幾派各自支持一個兒子,最後爆發內戰),曹操要削弱曹植勢力不對曹丕造成威脅;第二是楊修這個人有才策,個人能力很高;第三是楊修是袁家的外甥,家族和袁紹家有聯姻關係,與曹氏有怨。

在曹操生前,曹植曾經是個很有競爭力的繼承人爭奪者,身邊也網羅了一批黨羽,比較知名的有丁廙、丁儀、楊修、孔桂、楊俊等人,形成了自己的勢力。曹操去世前幾年,最終決定了曹丕為繼承人,儲位之爭結果已定。但曹植曾經擁有一批能量很大的黨羽,一旦出現機會也不是完全沒希望。

(曹植)

曹丕這些黨羽中,楊修看起來最有能量。楊修的家族是和汝南袁氏同樣四世三公的弘農楊氏。四世三公即聯繫四代人擔任朝廷的三公職位。東漢的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三個職位,三公雖不是真宰相,沒有宰相的實際權力,但也是東漢臣子能做到的地位最尊崇的職位。

楊修家的弘農楊氏,和袁紹袁術家的汝南袁氏一樣,自然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又有著無比崇高的社會聲望,在士人中影響力極大,擁有遠比自身官職大的多實際影響力。司馬懿家的河內司馬氏,是遠遠比不上弘農楊氏的。

楊修家族如此有名望,個人又被認為有才策,能力很強,曹操死後,有幫助曹植挑戰曹丕地位的潛力,自然被曹操視為不穩定因素。

楊修和袁家有親緣關係,自己家族還和汝南袁氏齊名,同時也被曹操懷疑忠心。雖然在我們今天看來,楊修只是個小人物,但在當時曹操看來,楊修做到歷史上司馬懿做到的事情,可能性比司馬懿可要大得多。


仁勇校尉

一直以來,曹操殺死楊修的原因令人猜測不已,在三國時代,楊修的才思敏捷,聰明過人,曹操曾經重用他,任命為“總知外內”的主簿,成為曹操的謀士。

但是這麼一個謀臣,卻因為一個“雞肋事件”失去性命。

我覺得,楊修之死,恰恰死於他的智商。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是這樣說的:“操平生為人,雖然有用才能之人,心甚忌之,只恐人高如已。”

指的是曹操妒忌楊修的才華,才殺了他,但是實際上,曹操的謀臣眾多,而楊修也不是絕頂聰明,曹操是想要做皇帝的人,不會因為妒忌謀士的才華就殺掉,如果是這樣,那麼司馬懿更該殺。

其實我覺得,楊修之所以被殺,恰恰死於他的聰明,簡而言之,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楊修在曹操面前,總是自作聰明,並且還喜歡揣摩曹操的心思。

其實揣摩心思這玩意兒,在太平盛世還好,但是在亂世就不好了。

尤其是曹操這樣的梟雄,哪能容許別人猜透他的心思,除非楊修真能做到司馬懿那種境界。

就拿“雞肋事件”來說吧,當時曹操作戰失利,正為是否要退兵而舉棋不定,隨口說了“雞肋”兩字。結果楊修竟然根據曹操以往的行事規律,來推斷出曹操想要退兵,並且在軍中洩露和散佈退兵的謠言,私自命令士兵收拾行李,開始做退兵的準備。

楊修本以為這樣做,曹操能夠更加賞識他,但是沒想到,這種做法乃是兵家之大忌,不管形勢好壞,只要軍心動搖,那是必敗無疑。

楊修這真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最後,曹操為了嚴肅軍紀,將其殺死。

其實這話要是司馬懿說,可能也不會落得這個下場。

但是一來楊修情商太低,就算是能夠猜到曹操的心意,但是難道猜不到曹操的性格嗎?

二來是他嚴重違反了軍規,曹操就在這裡,哪裡輪得到他來指揮?

所以,楊修的死完全是他自找的。


戲曲說

楊修,字德祖,自小聰慧,博學能文,才思敏捷。為曹操主簿。主簿是什麼官職?是主管文書的文官。

這樣一個主管文書的主簿,又怎樣會死在曹操的刀下?有人說他聰明絕頂,才華橫溢,聰明反被聰明誤。有人說他自以為是。有人說他遭曹操嫉妒。楊修恃才傲物,喜歡猜測曹操的心機,這是侍君的大忌。君臣之間,最痛恨那種一天揣摩自己心思的臣。


曹操看見曹娥碑纂刻了“黃娟、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問楊修知不知道這八個字的意思,楊修正要回答,曹操說你先別講出來,讓我想想。走過30里路以後,曹操說我懂那八個字的意思了,你說說你的看法,看看我們所見是不是一樣。楊修說:“黃娟,色絲也,並而為絕;幼婦,少女也,並而為妙;外孫為女兒的兒子合而為好;齏臼,受辛也,於字為辭。這八個字是‘絕妙好辭’四字,是對曹娥碑碑文的讚美”。曹操驚歎道:“爾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曹操這句話也為日後楊修之死埋下了伏筆。

曹操手下謀士能臣不可勝數,光五大謀士之才均遠過於楊修,卻沒有一個是因為遭曹操妒才而殺的。所以說曹操嫉妒楊修的才能而殺他是站不住腳的。

楊修之死,最主要的原因,楊修參與了立嗣之爭。這觸犯了古代皇室權力之爭的大忌。曹操原本想立三子曹植為太子,又因謀士的勸阻而舉棋不定。而袁紹就是廢長立幼遭致內訌。而楊修幫助曹植力爭犯了大忌。
楊修這個人對我們的借鑑作用非常大,他讓我們知道怎樣更好的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怎樣更好的接人待物!


閃電天下

曹操殺楊修,是三國演義中的片段。楊修為曹操主簿,出自簪纓之家。富有才華,其文章當時廣為傳誦。為曹操主持政務,非常得體,曹操自嘆不如,不免心生忌妒。一日修陪操參觀剛修好的宮殿,操見一門,沉思良久,便在門中寫一活字。眾人皆不解,便問修,修曰:門中有活,必是闊也!遂命將門改窄。操復來問曰:此何人所使?眾人指修曰:楊主簿說,門中有活,必是闊也,因而改窄。操聽罷面微笑,心生忌妒。又一次,操揮兵漢中,戰爭失利。向晚,兵士問操囗令,時操正吃雞肋,便隨口雞肋吧!可楊修一聽便對軍士說:丞相有退兵之意,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便令人打點行裝,準備退兵。第二天操問兵士為何收拾行程?軍士指說修知你意,言要退兵。操聽後怒而不樂。但戰事不利,只能退兵。回去後便找理由殺楊修。綜觀此二件亊,說明楊修找死,以自己小聰明處處凌架領導之上,任誰能忍受。


水鄉l954

曹操是領導,楊修是助理。助理想問題比較片面,領導需要考慮全局,衡量權弊。楊修想了問題,擅作主張,雖然應驗了事實,但難免以後不能應驗事實,擅作主張就是少了萬全,少了應變。曹操殺楊修是對的。如果楊修只是聰明,而不擅作主張,曹操是不會殺他的。


深度--廣度

生在士族豪門,就不可避免的捲入政治漩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爭鬥。楊修之死,既是立場問題,也是個人性格缺陷造成,與當時的時代背景也不可分割。

第一,曹操與楊家政治理念不同。楊修父親是漢臣,屬於傳統士族,忠於漢朝,政治上比較保守。曹操代表寒門利益,選人用人上不論出生,唯才是舉,曹操想篡奪漢室權力必然與漢臣產生矛盾。

第二,為曹丕繼位鋪平道路。在奪嫡之爭中,楊修一直支持曹植。確定曹丕為世子後,楊修與曹植依舊“眉來眼去”。楊修出生於弘農楊氏家族,家族政治力量強大。為了避免自己死後,曹丕集團與曹植集團發生大規模的政治鬥爭,必須清理曹植的羽翼。

第三,楊修智商高,情商低。楊修才華橫溢,腹中有良策,絕頂聰明,但是恃才傲物,多次揭穿曹操的心思,數犯曹操之忌,引起曹操猜忌。

第四,雞肋事件。曹操行軍打仗中,楊修違抗軍令,洩露軍機,動搖軍心。這也是曹操殺楊修的導火索。


葉奇鑫

第一,楊修他爹是楊彪,而楊彪又是曹操頂煩的政敵。史稱,孔融,婁圭,楊彪,許攸,是曹操最煩的的四個人,他幾番想殺楊彪。斬草就得除根。楊修成為主簿,多少也有作為人質壓制弘農楊家的用意。

第二,楊修等人離間曹氏骨肉。楊修和丁氏兄弟死忠曹植,為什麼?有所圖唄。丁氏是曹操前妻丁夫人家族,丁氏無後,丁氏要想有錢途,那就得投機曹操的一個兒子,曹丕肯定不買他們賬,本身就是長子,繼承是自然而然的。曹植則縱情詩酒,一旦繼承大權一定會下放。楊修目的可能更加不純,曹操你整我爹,我就讓你兒子相殘。

第三,借楊修腦袋平眾怒。奪嫡之爭,名門死傷無數,怨恨之極,楊修既是曹植黨,又是名門楊氏,再合適不過了。


秋山三國

曹操殺楊修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們自相殘殺!因為楊修這個人不識實務,一旦自己死後,會鼓動曹植造反,這反而會害死曹植,因為曹植不可能是曹丕對手!而曹植造反恰恰給了曹丕口實,因此,殺楊修是曹操疼愛曹植的表現!

曹操這個人相當幸福!因為兒子們很成器,使得他根本不擔心曹丕駕馭不了自己手下的驕兵悍將!縱曹操一生,沒有殺半個功臣武將足以說明一切!楊修這個人聰明,但只是小聰明!曹操並不擔心他會威脅曹家皇位,但是他的不識時務卻讓曹操擔心!比如,楊修不止一次賣弄自己的小聰明!

曹丕想殺曹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比如,曹操死後,曹丕就把曹植黨羽全部殺光,然後還逼曹植七步成詩。假如曹操留著楊修,那麼楊修肯定會攛掇曹植謀反,由於曹植跟曹彰交好,這兩人聯手反對曹丕,勝負並未可知,但是曹操的兒子們肯定會死一半!


優己

看穿曹操心思,曹阿瞞事事瞞不過楊修,操常說:吾夢中好殺人。實為怕刺客接近,藉故殺了為他夜間蓋被的衛士,衛士下葬時,楊修墓前一句話註定斷送自己的性命:丞相非在夢中,乃君在夢中耳。如此揭穿表面大度,實則陰險的曹操,操豈有不殺之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