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收購餓了麼為新零售?馬雲可能不這樣想

我一直很討厭自己的文章長篇大論。因為我自己的閱讀習慣也很難閱讀完3000多字,甚至更長的文章。1500字似乎讀起來更讓人舒服。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故事性,平易近人,這很重要。

阿里收購餓了麼為新零售?馬雲可能不這樣想

有讀者說,故事很精彩,但是看完了卻沒有答案。那篇文章1800多字,我刻意沒有繼續發揮。也是因為,對於房子這個永恆的話題,似乎說再多也很無奈的感覺。

有朋友說,未來文字會被聊天和視頻替代,我很怕有一天,讀者不再閱讀文章。既然大家喜歡聊天,那文章就以面對面交流的口吻,娓娓道來吧。

今天在互聯網圈子發生了一件大事:阿里巴巴以95億美元全資買下了餓了麼。看到這個新聞,我就在磐石鐵桿群裡分享了鏈接。然後,談了自己的一點看法。

按照阿里巴巴與餓了麼官方新聞稿的說法,這筆巨大的、全中國第一的併購案是為了豐富阿里巴巴新零售戰略。將近600億元的巨大投資額,估計很多傳統企業從業者看了都倍感震驚吧。

你們可知道我看到這一併購新聞的第一感受是什麼?並不是阿里巴巴所講的新零售戰略。我認為新零售戰略,只是披在更大戰略身上的一件華麗外衣。這件華麗外衣的作用是向社會示好,又是為了自己禦寒。具體怎麼講呢?

其一,向社會示好,非常容易理解。

互聯網和電商對傳統零售業的衝擊,引發了傳統零售商的集體抗議。就像美國總統川普對亞馬遜的批評一樣:因為區別交稅,帶來不正當競爭,影響了傳統零售業的利益。

所以“新零售”以幫助傳統零售轉型為口號,可以向社會示好,以免遭遇更多輿論、政策上的壓力。這是新零售外衣的作用之一。

其二,新零售這件外衣更重要的作用則是“禦寒”。

從阿里巴巴的2017年第四季度財報來看,國內外零售業務(淘寶、天貓、lazada、速賣通)的廣告+佣金所帶來的營收,佔阿里總營收的71.9%,業務利潤率53%,絕對的暴利。其餘業務(阿里雲、菜鳥、b2b、優酷土豆、UC、高德、銀泰、阿里音樂/體育等...)的佔比都只是個位數。其中,核心商業是唯一盈利的部門,其餘都是虧損。

在2018年的財報中,餓了麼也會加入“其餘業務”陣營,成為不賺錢的業務之一。為何阿里要做這麼多不賺錢的業務?

說的簡單一些是為了讓阿里巴巴的支付寶有更豐富的、獨家的應用場景。阿里巴巴已經佈局了穿(淘寶、天貓)、行(高德地圖、哈羅單車、ofo單車)用(天貓超市、銀泰百貨、大潤發)。再通過收購餓了麼,佈局“吃”。

從而在吃、穿、用、行,這四大高頻消費領域完成戰略佈局。同時,將支付寶作為這些業務的主要或獨家支付入口。阿里巴巴2年來增持餓了麼股份至33%左右,併成功將支付寶作為餓了麼用戶的首推支付工具。

在阿里巴巴這一大批投資的所謂新零售業務中,都為支付寶獨家使用提供了條件。而在支付寶的背後則是“芝麻信用”,這更是需要大量的、全方位的、持續的購物、消費、支付數據來構建數學模型,以評估個人信用。

信用,是社會運轉的基礎。一旦掌握了海量用戶的信用數據,就讓阿里巴巴真正成為中國的網絡央行,像水與電一樣的基礎設施。

阿里收購餓了麼為新零售?馬雲可能不這樣想

因此,磐石之心可以預見的是:

1、線下零售超市、打車、共享單車、外賣等各類支付場景下的“二選一”會越來越多。目前,與阿里巴巴交惡的美團早已下架了支付寶、京東和唯品會下架支付寶、甚至與京東有投資關係的沃爾瑪部分門店下架支付寶。而餓了麼現在主推支付寶、哈羅首推支付寶……

阿里收購餓了麼為新零售?馬雲可能不這樣想

2、線下零售最終都會走向滅亡。互聯網巨頭搞新零售的目的,並不是幫助線下轉型,而是為了獲取支付入口、消費數據,並將用戶轉移到線上消費,同時增加線上交易的廣告和佣金收益。在性價比為王的爭鬥中,線下永遠沒有優勢,線下零售很快會走向滅亡,而不是重生。

3、網友還有薅羊毛的機會,儘快使用,過期作廢。在阿里巴巴與騰訊的二選一大戰中,各種補貼、優惠還會大量出現,在這個過程中要盡情的薅羊毛,絕不要手軟。

我現在基本上都是騎著共享單車去找共享汽車,用優惠券支付。因為共享經濟最終也會被阿里和騰訊收購,現在燒錢也是為了像餓了麼一樣,最終賣個好價錢。

4、類似滴滴與快的合併的案例將不會出現。滴滴與快的合併後,產生了巨無霸滴滴。這讓滴滴不再受控,有單飛的能力。這對於想要控制和中心化的巨頭來說是不利的,甚至在為自己培養對手。於是,馬雲拒絕ofo小黃車與摩拜合併,因為只有不合並才能被控制。沒錢的時候,才會叫你爸爸。一旦自己完成壟斷,翅膀硬了,就一定單飛。

5、對巨頭的反壟斷調查,將成為巨頭業務發展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6、我以上預測都是錯的,純屬胡言亂語。還好文章控制在2000字寫完了,歐耶!(完)

磐石之心,互聯網魯迅,獨立評論人,網易號年度有態度作者、2017年十大自媒體、藍鯨TMT年度優秀作者、專欄作家,著作有《解密小米》《互聯網黑洞》等。專注於解讀互聯網的未來,10年撰寫1000萬字深度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