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何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

褪色的愛4

首先必須說清一點,就是人並非沒有三歲以前的記憶,只是很少罷了,幾乎每個人都對幼年時期的印象深刻的事情純有一點記憶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嬰幼兒時期的記憶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少之又少,通常都是在六歲之後才會多起來,所以這個問題說的三歲之前的時間還是有一些早。



那麼人為什麼在嬰幼兒時期的記憶很少呢?這個在科學方面的說法有很多,被譽為現代心理學之父的弗洛伊德認為是嬰幼兒時期的記憶轉化成了人的潛意識,此說有一定道理,但是並不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生理學家們從大腦的發育上提出了“未成熟大腦”理論,認為雖然胎兒的大腦皮層和海馬區在孕育6、7個月的時候確實已經基本成型,但出生後還要繼續發育,大腦的皮層會再形成很多突觸和髓鞘,海馬區也會加入無數新的神經元,所以在大腦還未完全發育成熟的情況下,其記憶存儲功能也不完善,所能記得的事情當然就少了。

人的大腦發育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從母體中開始發育,一直到六歲的時候,都是大腦發育比較快的時期,而且人的大腦發育速度是其它動物都比不了的,大腦的體積與身體的比例也遠超其他動物,所以人的頭部就比較大,胎兒在母體內發育十個月就要出生,不然頭不太大就不好生了。

出生之後嬰兒的大腦繼續快速發育生長,有生理學家認為嬰兒時期大腦發育得太快,以至於記憶都不能存儲太長時間,所以嬰幼兒時期的記憶很難被記住,除非是以前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或者是一些情景片段或某個畫面。這種快速生長的時期,一般會持續到六歲的時候,所以通常六歲之前的記憶,都不會很多,但是能記住的往往印象深刻,六歲之後大腦的發育變慢,開始進入完善的階段,對事情的記憶才會容易和豐富起來。


宇宙萬能鏡

0-3歲被稱為“嬰兒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段時期。在這三年的時間內,幼兒學會了走路、說話,形成了對事物的基本認知,可以說是一個人一生中學習效率最高的一段時期。但是,為什麼成年之後,我們卻忘記了兒時的這段記憶呢?

所謂嬰兒期記憶缺失,並不是說嬰幼兒沒有記憶力(實際上2個月大的嬰兒能記事24小時),而是說成人之後,我們不能從大腦中提取到3歲以前的記憶!

美國最新一期的探索者雜誌上登出了明尼蘇達大學認知心理學家的解釋。他們認為,我們大腦裡沒有存儲任何形式的我們可以想起的早期記憶,這主要是因為嬰兒時期人類還沒有掌握語言能力。早期記憶一定是通過非語言的形式得以記錄的,推而進之,人類就不能用語言講出他們的早期記憶。

有科學研究表明,嬰兒在出生後,大腦皮層和海馬區還會繼續發育,皮層還會再形成很多突觸和髓鞘,海馬區也會加入無數新的神經元,新神經元生成的減少會損害新記憶的形成。然而海馬區一旦有新的神經元生成,也會影響到現存的記憶,新神經元會重建海馬區的迴路,這些新建的迴路就影響到了已有迴路裡的記憶。

通俗的來講,就是嬰兒時期腦子長得太快,以至於把記憶快速“抹去”了!


鎂客網

人類不是三歲之前不記事,而是因為在後來成長的過程中,不斷遺忘幼年的經歷,這導致我們想不起來三歲(這只是一個大概的界限)之前的事情。樓下很多答友對此呈現了很多科研證據,筆者要重點從人類個體發展和社會角色的發展過程來補充這些答案。

首先,在三歲或更小的時候,嬰幼兒是有記憶力的,而且記憶力非常強,他們會很快學習大人們的發音、做法、習慣等等。但部分上是作為這種強大記憶的代價,他們的記憶力持續時間(retention)非常短,可能只有幾個小時。但就是這幾個小時的時間就會逐漸累積成他們成長、智力發育和語言發展的基礎。他們最終記憶下來的,是那些反覆出現的信號,這些信號之所以反覆出現,比如吃飯的各種符號或者飯菜的各種叫法,既是因為他們需要生存,只有牢靠地記住這些相關的內容,他們才會生存下來。其次同樣重要的是,這些信息往往是人類社會得以維持的基礎,也就是大人們自身最常見的各種行為,這才導致這些信息或信號能持久反覆出現。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記下了這些內容,但卻自然地失去了自己是在哪裡、什麼時候獲得這些信號的印象。

其次,嬰幼兒的大腦在快速發展和成長,這就導致對於個體的嬰幼兒來講,他們要接受和記錄下來的信息量特別豐富,往往呈現爆炸式增長。在這個過程中,如上所述,他們會在自己的神經系統中保留下這些信號與自己行為的關聯,比如聽到一個吃飯就走向飯桌,但不會把自己什麼時候學會了吃飯這個詞這種無關的記憶留下來,這是人類要生存的基本進化論法則。只有能不停“遺忘”各種信號,才能讓自己保持對最核心信號的關注度,才能讓自己更有可能生存下來。

最後,之所以我們在這裡用三歲來衡量記憶力的情況,並不是因為三歲這個時間節點上我們的大腦或神經發育就出現了質變,而是因為人類社會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用三歲來為兒童的成長劃定一個階段。比如三歲之前叫入托,三歲以後往往就叫幼兒園(或者在美國不區分託兒所和幼兒園的情況下, 三歲以下叫toddler,指需要做小推車的孩子,三歲以上叫幼兒)。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長到三歲,其經歷就會發生重大的拓展,比如從家庭到了幼兒園,或者開始上各種興趣班等等。這些都帶給了孩子們接受的信息量的呈幾何級的變化。按照上面的介紹,即人類需要選擇性記憶與遺忘,那三歲以後就出現了多得多的新內容需要記憶,這樣自然就要進一步遺忘掉三歲以內的無關信息了。


科學時評

我的記憶,是從我一歲半時開始的,以前的事就完全不記得了。就在那年,爺爺死了,我們家的狗也死了;而在此之前,我與爺爺、狗有很多經歷和故事,所以對其印象深刻。

〔清明節快到了,謹以此文紀念我那已去世多年的爺爺!伏惟尚饗!阿彌陀佛!〕

我家的大黃狗,據我爸後來告訴我,是我爺爺在我爸小時候從一個朋友家抱回來養大的,在我出生時就已活夠十五個年頭了,算是非常罕見的老狗了。本來,農村人養狗,一般就是三五年,然後殺了吃掉;即使任其自然生存,那也是六七年就會老死,然後被吃掉的。此外還有被人打死的,狗之間打架死的,生病死的,毒死的,摔死的,餓死的等原因。不管是人的原因還是狗的原因,它們都極少有活到十年以上的。可我家的大黃狗,因它自身生命力就強,身體太健壯,且主人(我爺爺)又很愛它,捨不得殺它、吃它,所以才活了這麼罕見的高年辰。

大黃狗先後侍奉、服務了我們家三代男丁,從我爺爺、我爸爸到我。它非常忠誠、稱職、聰明、強壯,時時地地跟著自己主人,像影子一樣,保護我們,照顧我們。



大黃狗長得高大、威猛、強悍,像牛犢子一樣。而在我眼裡,它更像是一匹小馬了。再說它對主人很溫順、服帖、友好,怎麼樣玩它、鬧它都行;對外人卻很兇,極有敵意、警惕,所以別人都非常害怕它,很難靠近它,走路遠遠避著,就是來我家串門也很有些猶豫、觳觫。其實,大黃狗似乎從未主動攻擊過別人,它只是為了保護主人、保護這個家。只不過,它的樣子太威猛、強悍了。

正因如此,我家的大黃狗在我們家鄉一帶非常著名,甚至可以說享有崇高名望。

還是主要講講我一歲半那年吧。

在我記憶裡,大黃狗雖已“高壽”,卻仍沒顯示出一點蒼老、憔悴、委瑣、凌亂的頹勢來。它總是那麼高大威猛、力量無窮,同時也總是那麼整潔、完美。它的毛髮是純粹的金黃色,毫無雜毛,閃閃發光,身上又從不長蝨子、跳蚤之類,也沒什麼刺鼻的臭味,一雙大眼睛炯炯犀利,令人不寒而慄,一對耳朵尖尖豎起,堪稱汪星人中的“大帥哥”。

它馱著我,我就像騎馬一樣,在家裡幾間老房子當中,在房門外的空地與道路上竄來竄去——在小孩的我看來,因為它身子高大,步伐輕快同時又很穩,這簡直有騰雲駕霧、飄飄然感覺了。而且它對我很溫馴、聽話,我怎麼弄它都可以。這讓周圍鄰居那些小孩,包括大人,連靠近它都不敢的,實在是太羨慕了。

可是,它的第一代主人,也就是我爺爺,卻已迅速衰老了。

我爺爺對我很好。一則,他四十多歲才有了兒子,而到六十來歲就有了孫子,自然非常高興;二則,在中國據說有“隔代更親”的傳統,即祖孫之間比父子之間感情還深,爺爺疼孫子勝過疼兒子。我爸後來對我說,在我從出生到一歲半時,即我爺爺去世前那些日子,他是經常抱著我玩的,視我如至寶,天天笑呵呵的,連看我的眼神都非常柔膩、喜愛。

就在我爺爺去世前那幾個月,就在我一生中最早有記憶的那段日子裡,我爺爺躺在裡屋他的那張舊式雕花大牙床上,天天就是我與大黃狗陪伴他。因為我還小,沒法出去玩,還有可能是因為我爺爺喜歡我,希望我能在他彌留之際時刻呆在他身邊;我爸要工作,我媽媽、姑姑要幹農活。

我爺爺住的裡屋,比外面幾間房子的地基高不少。從中間的房子(我們老家稱“廂房”)進入裡屋,須經過一個頗高的木製門檻,比我的身高大概也矮不了多少。門檻在老家的方言中被稱為“地方”。小小的我要邁過這個“地方”,可真是非常吃力。我得先將全身趴在“地方”上面,再用力讓右腳先跨上去,接著右腳放下去落地;然後是胸部、腹部、雙手、整個身子慢慢挪過去,最後是左腳搭上去,再讓左腳放下去落地,才算完成整個過程。這就像一個成年人在翻過一堵很高的牆,難度不小。可我每天都要無數次邁過這個“地方”,伸展著蹣跚的小腳丫,去看我的爺爺,倒水給他喝。

我的奶名叫“鐵桶”,是我爺爺取的。他躺在床上,在生命垂危之際,天天不斷叫喊著我的名字“鐵桶啊”、“鐵桶啊”,聲音顯得嘶啞、綿長,卻一點也不淒厲、難聽,甚至還很醇厚、有韻味。幾十年過去了,到今天這個聲音似乎仍迴盪在我耳邊。

我爺爺每天不停地喊我,不光是喊我的名字,還要倒水給他喝。其實他並非老是渴、要水喝,而是希望我能不斷去看他,不斷在他身邊。可是我一個小孩子,非常活潑、貪玩,儘管還沒到跑出家門、四處闖蕩的年齡,還不夠這種力量,但是在自己家那幾間房子裡,卻已經可以“縱橫馳騁”、“騰挪跌宕”了,哪裡願意一直陪伴著一個垂暮之人?


再則,我爺爺若光喊我名字,要我過去,可能我還不會有那麼大的積極性,不會那麼賣力。畢竟,自己一個人到處走動、一個人玩、一個人高興,比老是陪著他,那還是有趣得多;畢竟,邁過那個“地方”,對我而言還是不大容易的。所以,我爺爺每次叫我,就只好讓我給他倒水喝了。於是,在“鐵桶啊”後面,便無一例外還要加上個“後綴”:“倒水來啊。”這樣以來,我就願意做,而且馬上做了。

可以想象,光我一個人空著手過那個“地方”就夠吃力了,要是我手裡再拿上一杯水,那便更困難了。我在過“地方”之前,先得把水杯放在“地方”上,在我好不容易整個人過了“地方”後,再去拿水杯。由於我每次都把水杯裝得滿滿的,“地方”面積又窄,且表面不平,我又人小,水杯拿不穩,還會因為毛手毛腳老是碰掉水杯,所以我經常不是把身上淌得溼溼的,就是把水杯碰掉,水全倒了,於是又得再去裝一杯。沒過“地方”還好,要是過了“地方”,還得再回頭過一次。因為我人小,又沒人幫自己,可想象我當時那種既笨拙又努力的情形。

若干年後,當我上中學了,讀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對其中父親跑去對面站臺給兒子買桔子那幕,理解、體會起來就毫不費力了。因為,這一幕與自己小時候“何其相似乃爾”!

整個過程中,除了爺爺躺在床上,眼睜睜瞧著我,就是大黃狗自始至終在陪著我,看著我——那段日子裡,它也從沒出過門。

爺爺那渾濁、微弱的眼光裡,大部分時間是殷切、關懷、慈祥、溺愛;但有時候,當他看到我笨拙、吃力地經過“地方”,或拿水杯的手不斷搖晃、抖動,淌得滿身是水,或把水杯打倒,又不得不再去裝水,也忍不住樂了,可又笑不出來,就只好勉強幹咳幾聲,而溝壑縱橫的臉上溢滿笑意。

大黃狗想幫我,又幫不上,乾著急的樣子——只是偶爾當我趴在“地方”上,它會在我後面用它的背脊拱一拱我的身子,讓我稍微輕鬆點,速度也會快一點。但有時若它用力過大,或我自己沒把握好,我也可能摔倒在另一邊,這就等於幫了倒忙。它只得前前後後、上上下下陪同著我,在我身邊不斷邁過“地方”,與我一起去看望爺爺;接著又離開爺爺來同我玩樂、嬉戲。

我現在想,它並不僅僅是純粹陪我玩,想必它自己的骨子裡也有愛玩的天性。它雖然“年事已高”,過“地方”卻仍輕而易舉。

我與大黃狗陪伴著我爺爺度過了他人生最後一段時光。但不久之後,我爺爺永遠瞑目了,走得很安詳、平靜。那是一個晚上,我們家誰也不知道。到第二天清晨大家起床了,才發現爺爺早已停止呼吸,全身冰涼;而大黃狗兩隻前腳立在床沿,將頭湊近,不斷輕輕舔著他的臉頰和脖子。

人們送我爺爺上山(下葬)那天,大黃狗一路上數次縱聲長嚎,哀哀不已。當我爺爺那具烏黑、碩大的棺木被放入深深的墳坑時,大黃狗又猛地跳了進去,趴在棺木上,久久不肯出來。在人們用黃土填滿墳坑、壘起墳頭後,它還躺在旁邊,一動不動,眼角有條淚痕,似乎是紅色的,有人說像是流眼血了。於是,大家都讚道:“這條狗真是條好狗,對‘想老爺’太忠心了啊!”“想老爺”是我爺爺在老家的大名。

大黃狗雖“年事已高”,身體其實一直很棒,神采奕奕、精神抖擻、腳步矯健。可就在我爺爺死後,它卻隨即顯得情緒低沉、內心哀傷起來,並宣佈“絕食”、“罷寢”,不吃、不喝、不睡,成天只靜靜躺在門口,耳朵耷拉,兩眼眯縫,對誰都不搭理;有時又會夤夜在村子裡、附近山頭、田野上盲目四處遊走,失魂落魄一般,很快消瘦、憔悴、委頓下去,無精打采,不幾天便殫精竭慮、聲息衰微,悄悄斷了氣,幽幽而去,其靈魂追隨了我爺爺。否則我想,它可能還會再活幾年,沒準就有二十一歲,提前把“世界最長壽之狗”的桂冠摘到呢!

我們家本來也不是不吃狗肉的,可這隻狗我們很不忍心吃,便在我爺爺的墳旁挖了個小坑,把它葬在他老人家身邊,就讓他們主僕倆永遠相伴吧。


李子遲到了


人的記憶與很多因素有關,有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不能一概而論,應該看對什麼人、什麼時間段而言。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三歲前的記憶,也不是所有人都沒有三歲前的記憶。



首先,記憶與自我意識相關聯。人在沒有自我意識之前,記憶應該是沒有的,因為那個時候你還不知道自己是自己,與別人有什麼不同。所以那個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是自己做了什麼還是別人做了什麼,記憶主體都不存在,怎麼會有記憶呢?現代科學對人的自我意識研究仍在深化中,一般認為,人的自我意識是在嬰兒18個月左右生成的,這主要是遺傳因素確定,後天訓練會加強自我認知能力和記憶的深化。所以有時人類能記起2歲時的片斷。


其次,人的記憶與語言有密切關係。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記憶是一種思維的體現。一般來說,形象的畫面沒有語言來標註就很難形成記憶。比如你腦子裡有一幅在海里游泳的畫面,一般就會跟上語言:某年某月某日在三亞灣與某某在一起。如果沒有語言,你還能記住嗎?所以,孩子語言說話學得早,一般記憶就會早些。當然,記憶依靠的是綜合信息,即使聾啞人也會有記憶,至於他們用什麼樣的語言方式(或啞語)來記憶,不是本文討論的話題,在此就不哆嗦啦。


再次,記憶還與時間有關,隨著時間的久遠,記憶也會淡漠。比如4歲的孩子,一般對3歲的記憶就相對清晰些,年齡越大對兒時的記憶就越模糊,只對一些印象深刻的事件到老不忘。這說明記憶也是有選擇的,願意記下的東面或常常回憶提及的東西,就會記得更牢。


時空通訊

我是趙曉薇,資深心理學愛好者,一直用筆名marsbelle闖江湖。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諮詢師。



記憶,指的是個體對信息進行接收和組織、存儲,改變和恢復的心理過程。記憶在認知心理學裡是這麼認為的,我們將信息進行編碼,然後存儲,當我們需要時再提取,這就如一臺計算機似的。

兒童失憶症一直是高校研究的話題。


總結下來,大概有這三點:

1. 海馬沒有發育成熟

海馬在腦功能結構中起到存儲長時記憶的作用。長時記憶就是存儲超過一分鐘的記憶,信息經過加工和存儲成為有加工深度的記憶,存儲容量無限,以語義編碼為主。

兒童的大腦還在發育過程中,所以負責加工存儲長時記憶的海馬還沒有成熟。多以感覺情緒和短時記憶為主,這部分信息是由前額葉和杏仁核負責。


2. 神經迴路的更新

我們的機體活動可由一系列神經衝動反應而體現。神經迴路的更新可能會導致原本形成相應記憶的突觸有改變,或者有突觸接觸不同的神經元細胞而改變記憶的構造。


3. 線索變化太大,導致記憶信息無法提取

關於記憶的遺忘,其中最重要的是線索的提取失敗。有研究說兒童由於成長迅速,原本感覺和知覺所形成的記憶會隨自己個體的變化而產生變化,導致你小時候看什麼都是大大的,巨人狀的,而隨著身高的變化曾經看到的景象不一樣了。所以線索提取失敗,也是遺忘的一個原因。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有人總愛問,為何人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就好比,魚只有七秒鐘的記憶一樣。這些不是我們能控制的。是大自然給與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記憶曲線,這種記憶曲線的要求在於我們對待一件事情的認真,越認真記憶越深。這件事情要給我們一個觸電。

但我們在三歲之前,我們的大腦沒有意識,只會一再的模仿。我們過得每一天,開心就笑,煩惱就哭。不用在意任何也不用把每件事情當真。三歲前的大腦在發育期間,在這期間我們也沒有控制便不能記憶。如果有些偏要問,到底有沒有。答案是有。這種記憶是深層記憶,它會在你大腦深處自己貯藏但不會顯現。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找到了你小時候的一個畫面,請珍惜。那一定是你最難忘的記憶。我們不是沒有,而是時間久了,找不到了。

總有人愛說自己年齡是三歲,什麼張三歲,什麼李三歲。為什麼,因為大家都愛把三歲這個年紀叫做寶寶年齡,在這個年齡段的記憶太難找到了。也可以說是沒有三歲前的記憶。這就是人生。每每個人都是這樣,也許有人能記住三歲前的記憶,但是內心默認這不是三歲前的記憶。因為這個觀念深入人心,我們無法改變也沒必要改變,因為我們都長大了。

智聯校園 學生陳偉濤回答

智聯校園:求職 | 學習 | 活動 | 吐槽 | 故事 | 專屬大學生的聚集地


智聯校園

這在心理學中稱為童年遺忘症,其中耶魯大學的Paul Bloom教授曾經提到“至今還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會發生童年遺忘症,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會想三歲前的記憶非常困難”

幼年健忘與幼小兒童大腦皮質的發展有密切關係。一方面,3歲前兒童皮質細胞的反應性極高(成人的反應性逐漸降低),他們往往容易識記所觀察到的對象的全部細節。另一方面,3歲前兒童皮質細胞的各個區域還沒有完全成熟。腦的各區域成熟有先後,後發育的腦區的結構控制了先發育的腦區,妨礙了原先記憶的東西,使人不能回憶起更早發生的事情,另外,中樞神經系統神經細胞的連接——突觸功能成熟水平,也和記憶有關。幼小嬰兒腦細胞的樹突,生長過程較慢,2—4歲才接近成人的分枝形式。4歲後樹突結構發生精細變化,對長時記憶有促進作用。


不過也有一種說法,大部分兒童在三歲之前並沒有形成完整的認知能力,因而採取的對周圍環境的認知方式有別於三歲以後。由此進而所形成的記憶的組織與內容以及形成方式也完全有別於之後的記憶。導致的結果是無法讀取這些記憶。


以上。


包大人玩科學

這個命題我感覺還是有爭議的。不是所有人都會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我愛人就說他能夠記住幾個月時的一件事。當然為什麼會形成這種記憶,好像也無從考證了。不過,我相信,大多數人好像三歲前的記憶是真的缺失了,我就是這樣,好像還不止三歲,能夠記住最早的一件事大約在四五歲左右了。

按照明尼蘇達大學認知心理學家的解釋,他們認為,我們大腦裡沒有存儲任何形式的我們可以想起的早期記憶,這主要是因為嬰兒時期人類還沒有掌握語言能力。早期記憶一定是通過非語言的形式得以記錄的,推而進之,人類就不能用語言講出他們的早期記憶。對此問題,神經系統科學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指出,大腦中負責形成記憶的海馬狀突起在生命初期就發育完全,所以形成早期記憶的責任就被推給負責高級認知和長期記憶的大腦皮層。而大腦皮層要到嬰兒學會走路或入學前才能充分發育完成,因此,嬰兒的長期記憶能力就相當有限,所以記不起嬰兒期的事。而弗洛伊德認為,人類抑制早期記憶,大概是因為這些早期記憶都是痛苦的。他認為,儘管我們無力重新喚起這些記憶,但這並非表明這些記憶沒有存儲在大腦裡;相反,早期記憶依然儲存在我們大腦的某個角落處,並對我們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也有說是新神經元會重建海馬區的迴路,這些新建的迴路就影響到了已有迴路裡的記憶。

總之這個問題好像還沒有統一性的答案,就像題主的命題也有很多人提出異議一樣。我個人還是傾向於人的大腦發育影響到之前的記憶,不過我相信這些記憶還是存在的,只是沒有特別的密碼我們暫時並不能喚醒它而已。


鵜鶘心理

0-3歲被稱為“嬰兒期”,是每個人一生中極為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學會說話、走路、唱歌,我們學習好幾門外語,學習鋼琴、繪畫和武術,可以說這個階段是人生的精華學習期了,因為學什麼都很快,小小人兒聰明得很。那個時候的我們是有記憶的,比如昨天媽媽答應給我買玩具了,比如爸爸說今天可以吃2塊糖,等等。甚至記憶好得很!所以說不是我們3歲之前沒有記憶,而是成年以後我們大多已經無法從記憶系統裡調出這段記憶了。

這是為什麼呢?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定論。弗洛伊德說這是由於個體對性和攻擊衝動的壓抑導致成人以後記憶的割裂;有科學家稱這是由於嬰兒的大腦長得太快了,新神經元的生成將已存在的記憶不斷抹去;還有人說這是因為嬰兒還沒有形成“自我”認知,所以不會編排自己的經歷…..眾說紛紜。

於是就有人跑出來說,既然小孩記不住3歲以前的事情,那就丟給保姆和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吧,等孩子懂事了,3歲以後再帶回自己的身邊,孩子還是照樣跟自己親。錯了,最近某綜藝上黃聖依和兒子雖是親生母子卻形同陌路,就是因為安迪從小就不在她身邊,對她沒有依賴和感知。3歲以前的記憶雖然不會被喚醒,但是卻是一個人這一生最初的記憶,是最柔軟和纖細的記憶,對以後的性格養成、安全感的建立和自我的感知都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