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宫大内侍卫多难当?很多不为人知的禁忌,一碰就掉脑袋……

笔者首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大家生活在皇宫当中,除了皇帝,你会最想当什么职位呢?可能有人想当宫女、有人想当妃子、有人想当大臣。可笔者想当的却是大内侍卫,因为他们可以在皇宫内自由走动,不受任何局限,而且身怀绝技。

清朝皇宫大内侍卫多难当?很多不为人知的禁忌,一碰就掉脑袋……

根据史料记载,清朝皇宫大内的侍卫机构称为侍卫府或侍卫处。侍卫处负责侍卫和亲军营。侍卫处的首领是领侍卫内大臣,从满洲都统、内大臣或各省满族将军中选授。

清初,多尔衮执政时,对侍卫人员的招选范围与标准,规定为: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在外总督、巡抚、总兵等官,各送亲子一人入充侍卫,学习本朝礼仪,察试才能之后再相应任职。上述官员无亲子者,可送亲兄弟之子入充侍卫,而宗族中的远支子弟则不许乱送。不过到顺治皇帝亲政后,清廷规定,所有供职皇宫的侍卫,都选自上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旗,称为上三旗侍卫。这一定制终清之世一直没有改变。

清朝皇宫大内侍卫多难当?很多不为人知的禁忌,一碰就掉脑袋……

据了解,侍卫995人组成侍卫亲军,并设主事、笔帖式、协理事务侍卫班领、侍卫班领、侍卫什人长、亲军校等为管理层。大门侍卫的等级有四等:一等侍卫(也称头等侍卫),正三品,设60人;二等侍卫,正四品,设150人;三等侍卫正五品,设270人;四等侍卫也称蓝翎侍卫正六品,设90人。一等侍卫一般充任协理事务侍卫班领或侍卫班领等职。侍卫中的宗室成员另设名额。宗室一等侍卫有9人,二等有18人,三等有63人。每10人设一什人长。还有前锋侍卫(从五品)是前锋营统领属官,不是侍卫处的侍卫。

康熙年间,增置了汉人侍卫,入选者都是武举中的高材。雍正皇帝于即位的第一年亲阅武进士,授予状元李琰一等侍卫,榜眼毕应、探花施景范二等侍卫,授予二甲武进士刘问政等13人三等侍卫,三甲武进士中选拔36人授予蓝翎侍卫。雍正四年,这一做法被定为制度。后来衍化为一种惯例,凡是武进士出身的侍卫,都称为汉侍卫,不论其是否为汉人。

在清朝的侍卫官中,有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大门侍卫、宗室侍卫等,其中以内廷侍卫(御前侍卫及乾清门侍卫,后者可视为御前侍卫的一种延伸)待遇最高。御前侍卫的服饰是其特殊地位的标志。花翎与黄马褂是宫中侍卫的标志,其目的是壮军容,别近侍,属于特殊的政治待遇,以示天子近侍与其他官员的区别。

清朝皇宫大内侍卫多难当?很多不为人知的禁忌,一碰就掉脑袋……

那么,现实中的大内高手真的有如此风光吗?

就说在景运门当差的侍卫吧,他们有着必须遵守的七条铁律,而且这七条都是除了他们无人知晓的秘密。景运门是进入乾清门前广场的重要门户,进而可通往外朝中路及内廷中路各处,因此也被称作“禁门”。自亲王以下,文职三品、武职二品以上大员以及内廷行走各官所带之人,只准至门外台阶20步以外处停立,严禁擅入。故而景运门侍卫承担的责任十分重大,稍有不慎便会有砍头的危险。

清朝皇宫大内侍卫多难当?很多不为人知的禁忌,一碰就掉脑袋……

因此,这第一条铁律便是要认得文武百官,完全背诵清朝的品级口诀。“一品麒麟飞鹤腾,二品狮子锦鸡行,三品花豹孔雀落,四品猛虎燕栖鸣,五品寒熊白鹇过,六品悍彪鹭鸶灵,七品勇耗鸂鶒飞,八品犀牛鹌鹑精,九品天马练雀闹……”这些彰显身份的图案让侍卫们通宵达旦地背诵,如果哪一天你搞错了,得罪了朝廷的贵人,那么别说工作保不住,脑袋也会保不住的。

紧接着第二条,景运门的侍卫往往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比较多,他们为了能够图个吉利,便往自己的新冠和新补子上洒满童子尿,取其童子拜观音之意,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吉大利,官运亨通。

第三条铁律就是对他们工作的要求了。景运门侍卫被要求成为快速反应部队,一旦有险情,马上就要从熟睡状态中清醒过来。为此,他们对睡觉有严格的规定:必须要头南脚北,因为北方属水,而男儿头顶百会穴属火,属火的百会可以被属水的北方降火。除此之外,还要在枕头底下放置两根固定枕头的剑形铜条,枕戈待旦,随时可以进入战斗。

清朝皇宫大内侍卫多难当?很多不为人知的禁忌,一碰就掉脑袋……

当然,除了景运门侍卫外,其他大内侍卫也不容易。

这第四条就是给统治者身边的侍卫规定的。跟随在皇帝、太后身边的侍卫要求上岗前必须吃糖,消除一下口中的气味,不要熏到了贵族们。可只吃两颗糖的话,怎么能保证一天的体力呢?别急,像慈禧太后这样奢侈到一顿饭108道菜的人,剩下来的美味佳肴不就可以提供给侍卫了吗?

这吃饱喝足之后,侍卫们就要解决一下个人问题了。第五条规矩就是规范侍卫大小便而诞生的,他们设置好了轮班表,没半个时辰换岗,下岗的人就可以去解决大小便。其实这是有些反人类的,有时候侍卫没有想法都必须逼着自己解决大小便,否则一会上岗后就没机会了。

第六条、第七条规定是针对天气设置的。炎热的夏季,适用于第六条规定:侍卫们驻守的地方距离他们大小便的地方有些近,一热就可能招惹了许多苍蝇、蚊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侍卫们会弄来海盐撒在地上,尤其是储存了大小便的茅房里,据说这样可以消灭蚊虫,实际效果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另外,夏天最烦恼的还是温度问题,这时候第七条就派上了用场:侍卫们会弄来许多冰块,用干净的猪尿泡装起来放在身上,就好似今天的暖宝宝一样,不过他们用的都是“冰宝宝”。

清朝皇宫大内侍卫多难当?很多不为人知的禁忌,一碰就掉脑袋……

最后再给大家说个趣事。当年慈禧太后选择贴身大内侍卫的时候,必须要选择不好色、定力强的人。因为当时的慈禧自认为特别美,怕身边的大内侍卫做出出格的事,所以慈禧太后想了很多办法,她让大内侍卫统领在平日的时候多对身边的侍卫进行测试,只要侍卫测试一不合格就会被换掉甚至被砍头。

大内侍卫是为了保护皇权而存在的,自从封建社会结束以后,大内侍卫这个群体也不复存在,他们的秘密也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消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