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四川理工學院更名為四川輕化工大學,你怎麼看?

手機用戶72819728101

高校更名熱潮,學院升大學,專業升綜合。近年來中國很多的大學都在經歷這樣的發展軌跡,據教育部相關的消息,2018年更名的大學也不少。那麼,高校之間為什麼熱衷於更名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 向更高的水準水平發展。很多高校在成立之初,有的專業是非常突出的,比如以專業方向命名的大學,如服裝紡織學院、醫科等等。而朝著更名方向發展,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在於轉型和往更好的方向有利於自身發展的方向走,如題主說的例子。

  • 提升知名度,提升整體形象。不少的高校更名不是真正學術上面的需要,而是為了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整體形象,如學院升大學(改大學有一些硬性的規定)。這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整體形象更好的招生和提高自身的影響力。

  • 盲目進行,迷失自身的發展方向,有的高校看到其他高校改名成功了就急於求成的也追求改名,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例子,也有自此迷失發展方向的,這類大學實在可惜。

學校的自身發展也好,形象也好,大學更名熱潮不是空穴來風,有的抓住了機會翻身提升了自己,而有的則失去了大好的機會。我認為高校改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實力,好好的做好高等院校該盡責的事情,扮演好教育學生的角色,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更名熱潮。當然,不排除自身發展需要的高校。
南方魚塘為您推送更多教育知識,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點擊關注我們哦!

歡迎留下不同的看法、指正


南方魚塘

學校要發展,得有一個響亮霸氣的名字,名字之下就可以看出命運和奮鬥方向。有了目標,學校才可以不死。

記得馬雲想辦公司時也是為取名而煩惱,想了幾個月也沒有想好。有一天跑去吃早點,聽到旁桌的白鬼與黑妹的一系列對話,突然來靈感,阿拉伯神燈與飛毯的故事,馬上問這個故事,他們知道不,他們答,知道。就借用阿里巴巴作為公司名,後來,果真,公司做大做強了,一不小心居然成立世界500強企業。

學校的改名都是領導和辦公室定的,領導哪有這個閒心,隨便說一個名字,辦公室就諾,諾,諾。

改名需要集廣思議,傳統取名多半寓意多,來自《春秋》《詩經》的多。再翻書看看取名的天格,人格,地格,筆畫總數,讀起來朗朗上口,響亮霸氣,或美麗芬芳,而且,一讀就記住了。這才是好名字。

看看,瀋陽――奉天,張家界――蘭陵,自貢――鹽京。革命後,改的土不啦嘰的還有駐馬店,棗莊,西安(叫了千年的故都長安),四川――益州

再看看,澤東――光澤照耀東方,小平――微小,平定天下。

名字沒改好,每一屆新班子都會說此事。看看名字改好了的,中國傳媒大學,霸氣響亮,可是個二本,並非重點985大學。

叫四川理工大學呢,成都理工找省裡鬧。叫科技大學呢,成都科大又投訴家長。哦,對了,改名之初,叫西南理工大學,結果西南民族學院升大時,一言不發,就盜了。現在又盛傳叫四川輕化工大學,越改越土,整得中文學院老師一上課就開始調凱學校領導的國文水平。當然,處科級幹部,一般打工仔對這個話題也悄悄說笑。

其實,理工學院最響亮的名字叫652。不如,就叫652大學(虜誤兒大學),洋氣,有外國文化的味道。

要不叫黃坡嶺大學,黃嶺大學,黃嶺精神就是永不言敗,終身奮鬥。

學校最厲害,根基最深厚是機械系,非成都科大文憑難進門,哪個時候是畢業包分配,省外畢業生沒資格進四川,除非夫妻調入回川。數學,呵呵,652的數學厲害,川大都敬三分,那個時候的四川數學協會,川大的只有當副理事長。後來,機械系像媽媽一樣生了化機,機械,計算機,與數字一起生了管理系,管理後來霸道。既然“機”那麼厲害就取名來個“機”。叫中國冶機大學,如何?大聲讀三遍。

中國冶機大學

中國冶機大學

中國冶機大學


砍死安培

學院升級(或更名)其實是國家有關部門的行政事務,按照相關規則,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這些行政管理事務,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去執行就行,比如申請

、初步審查、現場核查、調研學校學生學習情況,招生規模、畢業後就業以及學生在社會上的認可程度程度,師資結構,職稱結構,研究項目情況,甚至學校的後勤,住宿,運動場地,醫療衛生條件,等等,如都符合要求,那就應該批,否則,就要等條件達標才能批。這些審查結果,可以對外公示,以釋公眾質疑。

至於說以前身四川輕化工學院為主體的現四川理工學院,能不能升級成為大學,也應該是按照規矩辦事。不能因為網上有人質疑,就不做事情。

以個人的瞭解看,這個學校是有點歷史的學校。當年的652比現在的很多有名學校實力都強大。20世紀60-70年代國家三線建設時期,大規模的工廠科研機構搬遷中,只有那麼幾所大學有份在周總理親自過問(批示)後實施向內陸搬遷計劃(初期就是辦分校),其中,只有北大清華(綜合性大學類)和上海化工學院(原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及中國礦業大學(這都是工程技術類)獲准內遷。可見一斑(實話說,現在國內80%以上的高校都享受不到這樣的殊榮)。即便是在當年,上海化工學院的四川分院(簡稱652),也是三線建設的一個重點之一,光是選址就反反覆覆花了很多時間考察。最後落腳自貢市的鄧關鎮黃坡嶺,據說那是一塊巨大的岩石,言下之意,飛機轟炸都不怕的地方。但是地處偏僻,生活交通不便。可以想見,當時的建設思路,就是備戰備荒。所以,當時師生生活條件艱苦,至今老校區還有乾打壘的房子作為見證。但是教學和實驗大樓的施工卻是非常結實。實驗設施設備卻是比當時最有名的大學都好。足見國家的重視。當時的學校,也吸引了全國各地許多著名高校的許多教師前去任教,擔任教學科研任務。

1979-1980年間文革結束,上海化工學院四川分院撤銷,整體移交四川省,成立了四川化工學院,並完成了第一次以四川化工學院名義的招生(1980)。此後學校的招生規模專業建設按照和平建設時期的思路擴大和發展,1983-1984前後更名為四川輕化工學院,一直到後來在自貢市區建立新校區合併自貢師專等學校後,更名為四川理工學院。所以,此學校以四川輕化工學院的名稱存在的時間最長,培養的學生最多。

個人看法,一個學校能不能升格。主要是看其是否具備國家要求的軟硬件條件。具備條件,因為網上有人質疑,就不做,那是瀆職。不具備條件,強行升格,那是違法違規。行政部門的責任,就是公開透明,接受質疑。至於更名後的名稱,只要不與學校的性質衝突,應該都沒有問題。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就是國內高校能夠反映當年三線建設那種如火如荼年代的歷史記憶和痕跡的學校極其稀少,作為一個歷史的標本,那段歷史的見證,管理當局應該對該校那段歷史餘存進行整理和保護,讓後來學習中國歷史的人去了解當年三線建設的風貌及其給教育戰線帶來的影響。從這個角度看,四川輕化工學院(現四川理工學院)及其老校區已經是一段轟轟烈烈的共和國曆史的見證,是一個活生生的歷史紀念館,如果我們破壞了她的遺蹟,恐怕這段歷史就會隨之湮滅。人們再也不知道當年這裡發生過的故事。


GCZ72624137

本來有事做的,看到這個話題下面的評論實在是想說一說心裡的想法。

自貢唯一一所大學更名這事不是對自貢這座城市有好處的嗎?作為自貢人不應該支持?在中國,一個學院更名為大學只是簡簡單單改名字那麼簡單嗎?無論是在辦學規模、教學質量、科研成果、學生競賽成果、碩士點,博士點、各個學科綜合實力上,從學院到大學都是上了一個臺階。這麼多年的更名歷史,不知道多少師生領導的共同努力才有現在的結果,這麼多外地來的教授領導為了你自貢的學校付出那麼多,他們為了什麼?圈錢嗎?這個觀點我最無語!大學是公辦的,你只知道上大學有學費,你去看看私立大學,學費普遍比公立大學多了一倍!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國家每年為每一個學生承包了一半的學費!實在是想不到,社會輿論竟然是這樣子的?!

關於最後改成什麼名字!在中國,高等院校的名字本來就是和很多東西掛鉤的,全國這麼多大學都想發展,那能是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嗎?不管怎麼說,從學院到大學都是學校綜合實力的提升象徵吧?大家好看填志願的時候,填的大學怕是比填學院心裡舒服吧?在自貢建大學就是為了支持川南的發展,為什麼沒個省份必有一個985 211 ?吸引生源來建設自貢不好嗎?這麼幾年待在在自貢,給我比較深的感觸就是自貢人只顧眼前利益,看看人家宜賓政府!宜賓近幾年快去發展不是沒有這方面原因的!


Scofield735

原來叫輕化工學院是學校基本都是理工科專業,學校的機械,化工機械,材料,防腐等專業是建立分校時的老牌專業,還是被認可的。後來學校擴招建了很多計算機啊,管理啊這些文科類專業加上成立了理工學院,合併了師專高專等學校,專業多的很。現在再叫輕化工就不大符合了。


lwb198230

四川輕化工大學,哪怕叫四川工業大學、四川化工大學。我寧可母校再沉澱、醞釀幾年,把教學質量、科研水平提上去,再申請一個好點的大學名,而不是倉促上馬,更名不倫不類。

談到辦學水平,原輕化工學院的工科專業辦學都是相當不錯的,不少專業化工類專業能在全國院校排名中名列前50。包括四川理工學院國家級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生物工程、自動化等。

如下圖川理過控專業全國排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