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四川理工学院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你怎么看?

手机用户72819728101

高校更名热潮,学院升大学,专业升综合。近年来中国很多的大学都在经历这样的发展轨迹,据教育部相关的消息,2018年更名的大学也不少。那么,高校之间为什么热衷于更名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 向更高的水准水平发展。很多高校在成立之初,有的专业是非常突出的,比如以专业方向命名的大学,如服装纺织学院、医科等等。而朝着更名方向发展,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转型和往更好的方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走,如题主说的例子。

  • 提升知名度,提升整体形象。不少的高校更名不是真正学术上面的需要,而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如学院升大学(改大学有一些硬性的规定)。这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整体形象更好的招生和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 盲目进行,迷失自身的发展方向,有的高校看到其他高校改名成功了就急于求成的也追求改名,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子,也有自此迷失发展方向的,这类大学实在可惜。

学校的自身发展也好,形象也好,大学更名热潮不是空穴来风,有的抓住了机会翻身提升了自己,而有的则失去了大好的机会。我认为高校改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实力,好好的做好高等院校该尽责的事情,扮演好教育学生的角色,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更名热潮。当然,不排除自身发展需要的高校。
南方鱼塘为您推送更多教育知识,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击关注我们哦!

欢迎留下不同的看法、指正


南方鱼塘

学校要发展,得有一个响亮霸气的名字,名字之下就可以看出命运和奋斗方向。有了目标,学校才可以不死。

记得马云想办公司时也是为取名而烦恼,想了几个月也没有想好。有一天跑去吃早点,听到旁桌的白鬼与黑妹的一系列对话,突然来灵感,阿拉伯神灯与飞毯的故事,马上问这个故事,他们知道不,他们答,知道。就借用阿里巴巴作为公司名,后来,果真,公司做大做强了,一不小心居然成立世界500强企业。

学校的改名都是领导和办公室定的,领导哪有这个闲心,随便说一个名字,办公室就诺,诺,诺。

改名需要集广思议,传统取名多半寓意多,来自《春秋》《诗经》的多。再翻书看看取名的天格,人格,地格,笔画总数,读起来朗朗上口,响亮霸气,或美丽芬芳,而且,一读就记住了。这才是好名字。

看看,沈阳――奉天,张家界――兰陵,自贡――盐京。革命后,改的土不啦叽的还有驻马店,枣庄,西安(叫了千年的故都长安),四川――益州

再看看,泽东――光泽照耀东方,小平――微小,平定天下。

名字没改好,每一届新班子都会说此事。看看名字改好了的,中国传媒大学,霸气响亮,可是个二本,并非重点985大学。

叫四川理工大学呢,成都理工找省里闹。叫科技大学呢,成都科大又投诉家长。哦,对了,改名之初,叫西南理工大学,结果西南民族学院升大时,一言不发,就盗了。现在又盛传叫四川轻化工大学,越改越土,整得中文学院老师一上课就开始调凯学校领导的国文水平。当然,处科级干部,一般打工仔对这个话题也悄悄说笑。

其实,理工学院最响亮的名字叫652。不如,就叫652大学(虏误儿大学),洋气,有外国文化的味道。

要不叫黄坡岭大学,黄岭大学,黄岭精神就是永不言败,终身奋斗。

学校最厉害,根基最深厚是机械系,非成都科大文凭难进门,哪个时候是毕业包分配,省外毕业生没资格进四川,除非夫妻调入回川。数学,呵呵,652的数学厉害,川大都敬三分,那个时候的四川数学协会,川大的只有当副理事长。后来,机械系像妈妈一样生了化机,机械,计算机,与数字一起生了管理系,管理后来霸道。既然“机”那么厉害就取名来个“机”。叫中国冶机大学,如何?大声读三遍。

中国冶机大学

中国冶机大学

中国冶机大学


砍死安培

学院升级(或更名)其实是国家有关部门的行政事务,按照相关规则,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些行政管理事务,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去执行就行,比如申请

、初步审查、现场核查、调研学校学生学习情况,招生规模、毕业后就业以及学生在社会上的认可程度程度,师资结构,职称结构,研究项目情况,甚至学校的后勤,住宿,运动场地,医疗卫生条件,等等,如都符合要求,那就应该批,否则,就要等条件达标才能批。这些审查结果,可以对外公示,以释公众质疑。

至于说以前身四川轻化工学院为主体的现四川理工学院,能不能升级成为大学,也应该是按照规矩办事。不能因为网上有人质疑,就不做事情。

以个人的了解看,这个学校是有点历史的学校。当年的652比现在的很多有名学校实力都强大。20世纪60-70年代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大规模的工厂科研机构搬迁中,只有那么几所大学有份在周总理亲自过问(批示)后实施向内陆搬迁计划(初期就是办分校),其中,只有北大清华(综合性大学类)和上海化工学院(原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及中国矿业大学(这都是工程技术类)获准内迁。可见一斑(实话说,现在国内80%以上的高校都享受不到这样的殊荣)。即便是在当年,上海化工学院的四川分院(简称652),也是三线建设的一个重点之一,光是选址就反反复复花了很多时间考察。最后落脚自贡市的邓关镇黄坡岭,据说那是一块巨大的岩石,言下之意,飞机轰炸都不怕的地方。但是地处偏僻,生活交通不便。可以想见,当时的建设思路,就是备战备荒。所以,当时师生生活条件艰苦,至今老校区还有干打垒的房子作为见证。但是教学和实验大楼的施工却是非常结实。实验设施设备却是比当时最有名的大学都好。足见国家的重视。当时的学校,也吸引了全国各地许多著名高校的许多教师前去任教,担任教学科研任务。

1979-1980年间文革结束,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撤销,整体移交四川省,成立了四川化工学院,并完成了第一次以四川化工学院名义的招生(1980)。此后学校的招生规模专业建设按照和平建设时期的思路扩大和发展,1983-1984前后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一直到后来在自贡市区建立新校区合并自贡师专等学校后,更名为四川理工学院。所以,此学校以四川轻化工学院的名称存在的时间最长,培养的学生最多。

个人看法,一个学校能不能升格。主要是看其是否具备国家要求的软硬件条件。具备条件,因为网上有人质疑,就不做,那是渎职。不具备条件,强行升格,那是违法违规。行政部门的责任,就是公开透明,接受质疑。至于更名后的名称,只要不与学校的性质冲突,应该都没有问题。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就是国内高校能够反映当年三线建设那种如火如荼年代的历史记忆和痕迹的学校极其稀少,作为一个历史的标本,那段历史的见证,管理当局应该对该校那段历史余存进行整理和保护,让后来学习中国历史的人去了解当年三线建设的风貌及其给教育战线带来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四川轻化工学院(现四川理工学院)及其老校区已经是一段轰轰烈烈的共和国历史的见证,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纪念馆,如果我们破坏了她的遗迹,恐怕这段历史就会随之湮灭。人们再也不知道当年这里发生过的故事。


GCZ72624137

本来有事做的,看到这个话题下面的评论实在是想说一说心里的想法。

自贡唯一一所大学更名这事不是对自贡这座城市有好处的吗?作为自贡人不应该支持?在中国,一个学院更名为大学只是简简单单改名字那么简单吗?无论是在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学生竞赛成果、硕士点,博士点、各个学科综合实力上,从学院到大学都是上了一个台阶。这么多年的更名历史,不知道多少师生领导的共同努力才有现在的结果,这么多外地来的教授领导为了你自贡的学校付出那么多,他们为了什么?圈钱吗?这个观点我最无语!大学是公办的,你只知道上大学有学费,你去看看私立大学,学费普遍比公立大学多了一倍!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国家每年为每一个学生承包了一半的学费!实在是想不到,社会舆论竟然是这样子的?!

关于最后改成什么名字!在中国,高等院校的名字本来就是和很多东西挂钩的,全国这么多大学都想发展,那能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吗?不管怎么说,从学院到大学都是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象征吧?大家好看填志愿的时候,填的大学怕是比填学院心里舒服吧?在自贡建大学就是为了支持川南的发展,为什么没个省份必有一个985 211 ?吸引生源来建设自贡不好吗?这么几年待在在自贡,给我比较深的感触就是自贡人只顾眼前利益,看看人家宜宾政府!宜宾近几年快去发展不是没有这方面原因的!


Scofield735

原来叫轻化工学院是学校基本都是理工科专业,学校的机械,化工机械,材料,防腐等专业是建立分校时的老牌专业,还是被认可的。后来学校扩招建了很多计算机啊,管理啊这些文科类专业加上成立了理工学院,合并了师专高专等学校,专业多的很。现在再叫轻化工就不大符合了。


lwb198230

四川轻化工大学,哪怕叫四川工业大学、四川化工大学。我宁可母校再沉淀、酝酿几年,把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提上去,再申请一个好点的大学名,而不是仓促上马,更名不伦不类。

谈到办学水平,原轻化工学院的工科专业办学都是相当不错的,不少专业化工类专业能在全国院校排名中名列前50。包括四川理工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自动化等。

如下图川理过控专业全国排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