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荣光:与蔡元培齐名的教育家

钟荣光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曾出任广州教会大学——岭南大学第一任华人校长,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与蔡元培齐名,在当时教育界素有“南钟北蔡”之称,其人生经历也与蔡元培颇多相似之处,而且他比蔡元培还要年长二岁。

钟荣光:与蔡元培齐名的教育家

钟荣光

岭南大学曾是中国历史上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在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中被撤销,原岭南大学文理院系与中山大学文理院系合并之后,新组建的中山大学迁址原岭南大学康乐校址,其他院系则被并入广州其他各高等院校,曾经是国内外著名学府的岭南大学正式解体,结束了其在大陆六十多年曲折而辉煌的历史,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岭南大学在香港复校,成为香港著名的大学之一。

钟荣光(1866—1942)字惺可,广东香山人,1866年9月7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小榄镇钟家巷,钟荣光自幼随经商的父亲在香港读私塾,年长之后在广州读大馆,沿着科举之路砥砺前行,以图功成名就和光宗耀祖。

1883年,17岁的钟荣光考中秀才,1894年,28岁的钟荣光又考中举人,其八股文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广州学界大名鼎鼎,但钟荣光却又开始不屑于功名,也不求闻达,而是开始在广州设馆授徒。

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因此全军覆灭,引起国人极大的震惊,堂堂大清帝国竟被莞尔小国所败,国人从心理上是难以接受的,钟荣光目睹国事如此,心情颓废且意志消沉,曾一度沉迷于酒色之中而不能自拔,甚至堕落到为科考之人当枪手的地步,以从中获利。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建了兴中会,这是一个以推翻清廷为己任的组织,1895年1月底,孙中山从檀香山回到香港,秘密发展兴中会成员,2月21日,兴中会总部在香港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当年10月兴中会密谋策划和发动广州起义,试图以武力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与孙中山同乡的钟荣光,在广州参与筹划了兴中会组织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896年,钟荣光正式加入了兴中会,并相继创办了《博闻报》、《可报》、《安雅报》等宣扬革命的报纸,并积极从事反清革命活动,自此开始与中国的民主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时的钟荣光以孙中山为榜样,去掉发辫,改换着装,预示着与清廷的彻底决裂,也一改过去放荡不羁的生活习惯,决心戒除鸦片烟瘾,开始一夫一妻的新生活,并与小妾邓主依脱离了夫妻关系,还其自由之身,并送她去学习医科,以便成为一名医生而自食其力。

1899年,钟荣光被美国教会学校——广州格致书院聘为汉文教习,格致书院由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哈巴安德于1887年在广州建立,哈巴安德原是一名医生,后来弃医从教,专心致力于教育事业。

1899年,格致书院重新选址于广州四牌楼福音堂内,钟荣光在此期间被格致书院聘用,但格致书院不久又迁至广州花地翠香园办学。

1900年7-8月间,义和团在两广地区活动频繁,对教会事业和外籍人士构成严重的威胁,哈巴安德医生不得不把格致书院迁往澳门,并在澳门办学达四年之久。钟荣光自入格致书院从事教学工作之后,方开始接触西方科学与文化,并同时开始刻苦学习英文。

1904年,格致书院从澳门迁址广州,并最终选址康乐村,购下30多英亩土地建校办学,这里也成为岭南大学的永久校园,同时又将格致书院更名为岭南学堂,钟荣光也举家迁往学校临时木屋居住,从此以岭南为家,继续创办新式教育。

当时岭南学堂只有两座木屋,男女学生共61名,并全部寄宿在岭南学堂,其中六七名女生没有宿舍,钟荣光就将自己居住的木屋让出两间供女学生居住,尽管外界非议不断,但钟荣光依旧我行我素,视学生如子女,岭南学堂可谓在中国开男女同校学习之先河。

钟荣光:与蔡元培齐名的教育家

中国最早的男女同校

1907年,钟荣光因公进京,被袁世凯密探以革命党人之罪名扣留入狱,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广东教育界一片哗然,时任广州南武学校校长何剑吾等人联名具保,请求无罪释放,钟荣光在被羁押35天之后,清廷以“查无实据”释放了钟荣光,此番京城之旅,可谓是有惊无险,钟荣光自己也已经认为必死无疑,甚至曾写下如下诗句:“世间并无不死药,我生最爱自由花。”

1908年起,钟荣光正式出任岭南学堂中国籍教务长,当时岭南学堂利用纽约董事局捐款建成了马丁堂,这是岭南学堂第一座永久性西式建筑,现在已经成为中山大学“遗址”,从这一座历史建筑遗存之中,依然能够管窥当年岭南学堂的历史风貌。

钟荣光:与蔡元培齐名的教育家

早期的马丁堂

钟荣光首先向学生家长募捐助教,用以建造学生宿舍,添置图书仪器等,再就是向华侨募捐,钟荣光一生有两次可圈可点的募捐,他曾于1909年开始,先后在新加坡、越南、印尼、泰国、美国等国家募捐,以一腔爱国热情,游说海外华侨,宣传教育救国的伟大意义,以募得的资金修建校园,一幢幢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在校园内拔地而起,形成十分壮美的建筑群。

钟荣光:与蔡元培齐名的教育家

校园建筑之一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期,钟荣光还进行了他一生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筹款活动,代表岭南大学访问中南美洲,筹集美金231.6万元,其中还获得了小洛克菲勒57.9万美金的资助,在钟荣光的不懈努力之下,岭南大学成为当时广东最秀丽堂皇的花园式学校,以致后来中山大学把岭南大学原址作为中山大学的校址,至今仍是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

钟荣光:与蔡元培齐名的教育家

怀士堂

1912年9月,岭南学堂更名为岭南学校,而英文名称依然继续沿用。1918年是岭南学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岭南学校的大学课程和毕业生得到了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15所西方著名大学的承认,岭南学校的毕业生可以直接入读上述学校的研究生院。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颁布《私立学校立案规程》,禁止外国人在中国办大学,岭南学校也在被禁之列,为了保存岭南学校继续存在下去,随即成立了以华人为主的校董事会,以取代纽约董事局,钟荣光被推举为董事会主席,由华人接手学校的一切事务。

1927年1月,岭南学校董事会将岭南学校更名为岭南大学,英文名称也更改为Lingnan University,同时推举钟荣光出任第一任华人校长,李应林为副校长,并于当年4月,向刚刚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呈请立案注册,确定岭南大学为国际性的私立基督教大学。

钟荣光是一位绝顶聪明且魄力过人之人,为岭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以基督徒为大学校长者,钟荣光不是唯一之人,却是史上第一人,他坚持社会办学,办学经费来源并不完全仰仗教会,虽然岭南也开设神学教育,但却并不是必修课程,钟荣光信奉宗教自由,从不强求他人皈依基督,在基督教义之中,钟荣光撷取平等、博爱等理念,结合儒家“大同”思想而教书育人。

钟荣光一生结交权贵无数,经手的款项极其巨大,却从未谋个人私利,身后也无余财,他视学校如家,爱学生如子,在其身上体现出一种圣贤之气质。

钟荣光:与蔡元培齐名的教育家

钟荣光

钟荣光是岭南大学之魂,1927年至1937年的中华民国十年黄金时期,岭南大学在原有文理等科基础上,又先后增设了农学院、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等,同时还开办了附属中学、小学、华侨班等附属组织,并在香港设立了岭南分校,岭南大学已经完全具备了综合性大学的规模,成为华南地区一所举足轻重的大学并且蜚声海内外。

1937年6月,已经年逾古稀之年的钟荣光,辞去了岭南大学校长一职,由副校长李应林继任。1938年10月21日,日军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占领了广州,而岭南大学则在8月中旬就迁往香港办学,当时抵达香港的学生人数,竟达到了广州时期的90%之多,而钟荣光也随岭南大学避难于香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的当日,臭名昭著的中国通、时任日本第二十三军司令官酒井隆指挥大批日军从深圳进攻香港,12月25日,时任港督杨慕琦向日军投降,香港沦陷。

香港沦陷之后,岭南大学校长李应林又率领岭南大学师生辗转逃亡粤北韶关,在当时重庆国民政府和美国基金会的协助下,岭南大学在曲江大村复校,不久,岭南大学又转移至东江梅州。

岭南大学撤回广东之时,年事已高且身体多病的钟荣光没有随校转移,而是选择继续留在香港,1942年1月7日,钟荣光在香港病逝,享年76岁,此时距香港沦陷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因此钟荣光的逝世与香港沦陷具有很大的关联性。

1947年初,在钟荣光逝世五周年之际,岭南大学师生根据其生前遗愿,前往香港迎奉钟荣光的灵柩回广州,将老校长隆重地安葬在岭南大学的校园中,让钟荣光的灵魂永远陪伴着岭南大学的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