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估值破千億、淨利潤低於5%,總在抽風的小米風口史(中)

接上篇《IPO估值要破千億、淨利潤卻不超5%,總在抽“風”的小米風口史(上:起風)》

據可靠消息,中國手機制造商小米的上市案正在加緊推進當中,小米將在本週申請上市。該公司可能通過此次上市融資100億美元,公司期待的估值是1000億美元。

此外,近日,小米創辦人雷軍承諾,今年起小米旗下的手機,物聯網及各種生態鏈產品等硬件業務的綜合淨利潤率不會超過5%。這使得外媒認為,薄利策略讓部分投資人失望。

超大規模的估值和融資計劃,形成了一直秉承風口論的小米,在今年最亮麗的一場抽風。

IPO估值破千億、淨利潤低於5%,總在抽風的小米風口史(中)

而它為何敢於如此呢?真的值這個價嗎?外部評價和內部經歷總是冰火兩重天裡徘徊的小米,又要玩風口了嗎?

“整個小米品牌歷經了非常多的磨難,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直到沒有人做我們的假貨,可以重新站起來的時候,我認為品牌對小米來說就是生命線,就是所有用戶對我們的信任。”2017年11月7日,在小米投資年會上,小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如是演說到。

這一次雷軍非常嚴肅的站在了演講的舞臺前,嚴肅的用PPT佈道著兩年來的辛酸:“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市場排名中,第一名是三星、第二名是蘋果、第三名是華為、第四名是OPPO、第五名是vivo,唯獨找不到小米,小米和其他公司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others。”

這一次,雷軍想要在IPO中,把這個零,畫的更圓一些。

創業不易,雷軍和這家創立於2010年4月的小米公司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的風口上。

總在抽風的小米,其整個風口史目前可以概括為“起風——傷風——造風”三個階段,有可能IPO後,又會歷史週期律一番。先從起風開始:

IPO估值要破千億、淨利潤卻不超5%,總在抽“風”的小米風口史(中:傷風)

IPO估值破千億、淨利潤低於5%,總在抽風的小米風口史(中)

傷風,一個模式的艱難時刻

在風口上站立久了,難免傷風。

雷軍在2017年8月的一場“互聯網+與中國製造升級”的CEO研討會上說:2014年初聯合創始人劉德帶著十幾個人建立了生態鏈部門,陸續做了各種產品。現在手環做到了世界第一,空氣淨化器去年是中國第一,實際上也是世界第一。平衡車是世界第一,充電寶是世界第一,掃地機器人也是世界第一。

眾多的第一,從2014年開始,450億美元的估值,也是從那一年被喊出,亦讓其成為當時估值最高的未上市企業。

但也從那一年的年末開始,春風得意的小米,進入了多事之秋。2015年,小米沒有完成預期的銷量;2016年,小米的手機銷量大跌36%,跌出了全球前五。

“我們在過去幾年裡面專注於電商,但是有一個天大的缺陷,電商只佔商品零售總額的10%,到今天為止90%的人買東西還是在線下買,也就是說就算線上100%是你的,你也只有10%的市場。”在2017年多個場合中,雷軍反覆用這樣的話語來解讀之前出現的小米頹勢,並將第一個困難歸咎於線上市場遭遇惡性競爭:“當我們450億美金估值出來以後,所有人都覺得他也能幹,只要燒錢就行了。所以在過去兩年時間裡,一些同行在手機市場賠的錢是天文數字。”

可電商這個風口,不可能沒有對手進入,小米這隻高飛的豬,在雷軍“風口論”最火熱時,出現墜落,也不僅僅因為同行競爭。

據雷軍自稱在小米創立同時即已提出的“新國貨”理念,出了什麼問題?

IPO估值破千億、淨利潤低於5%,總在抽風的小米風口史(中)

飢餓不再,小米還在“抄襲”?

雷軍的“恐怖”可以追溯到2個月前,在蘋果公佈iPad Air 2和iPad mini 3等新產品前夕,其設計主管喬納森·艾維出席“名利場峰會”時,在提問環節中有觀眾問到關於“中國蘋果”小米的話題,他很直接地表示:“恕我直言,我不認為這是奉承。當你開創一種東西時,你並不知道它能否成功,你會在上面花費七八年的時間。但之後,它卻被人抄襲了。這太直接了,這是盜竊,是偷懶。我認為這樣不妥。”他同時還表示,這並非針對小米一家廠商,而是針對抄襲設計創意這種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10月同樣也是“米粉”們(小米粉絲的統稱)的節日。10月16日,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微博上宣佈,目前小米絕大部分產品已保證供應,小米網隨時有貨。

這被業界視為小米告別“飢餓營銷”模式的一個信號。而在10月前後,小米已經多次在週二的小米銷售日,對眾多明星產品採用免預約購買的方式向粉絲髮售,其中包括小米4。而在早前,要購買這些明星產品,大多需要擁有所謂“F碼”或排隊搶購。這種限量購機的搶購模式,被業界看作是小米獨有的飢餓營銷。而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一直被解釋為米粉的購買熱情和小米的產能不足之間的矛盾。

雷軍在之前的微博中即透露,截止到2014年9月底,小米手機4的產能將達到100萬臺/月,預計10月份將實現單月出貨150萬臺,並稱“這已是國內旗艦機型爬坡速度最高水平”。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產能的穩定供應已經成為小米取得國內手機市場領軍者的關鍵能力。

小米在產銷上的屢登高峰,或許在一定程度上使其逐步成為被熱議的中心,就如蘋果、三星一直承受的那樣。

IPO估值破千億、淨利潤低於5%,總在抽風的小米風口史(中)

在8月,小米亦曾陷入過一場口水仗。8月4日,在諾基亞宣佈裁員後,小米一員工發微博嘲諷。萬達集團董事王思聰在轉發了該微博的同時直接展開攻擊,稱小米“除了抄和炒還會什麼”?

但這種沒有提出多少證據的口水仗,很快就消歇了。

而10月的抄襲爭論則不同,在喬納森·艾維吐槽後不久,新浪微博認證為聯想手機產品規劃高級總監的楊峻在13日發表微博,對小米抄襲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這條微博上,楊峻用“抄襲技術哪家強”為主題寫道:”最初看到米4,還以為是某人帶錯了產品來發布,讓我不由自主地想到那句‘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外觀相似先不說,連繫統都類似實在無法認同。總抄人家上一代的產品有啥意思,要抄就抄iPhone6呀,而且還同時發佈!有底氣嗎?!僅以個人,向蘋果致敬,不喜抄襲者。”同時用組圖的方式,對iPhone5S和米4進行了外形對比。

這一舉動,則讓人們認為一貫低調的聯想,也有意加入口水戰之中。

IPO估值破千億、淨利潤低於5%,總在抽風的小米風口史(中)

小米模式真的不怕被“抄襲”?

小米公司總裁林斌得回應很有營銷感:“小米是很開放的公司,不會強迫要求大家只用小米。我們也用很多小米之外的產品。任何個人機構只有認真用過小米產品,才有資格說是不是抄襲別人的。我很願意贈送一部小米手機給他,讓他真正用一下再發表意見。”

有趣的是,林斌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被問及“很多中國企業都在抄襲小米的商業模式,你們對此有什麼回應”時,他表示:“我們的商業模式涵蓋了硬件、軟件、網絡服務以及網上營銷四個要素,因此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被抄襲的。”

小米不易被抄襲的商業模式如何?在2014年10月14日《哈佛商業評論》網站上一篇名為《小米而非蘋果將改變智能手機行業》的文章中的論點或許能夠給予啟示:

小米的商業模式極具顛覆性。與蘋果不同,小米的目標並非高端用戶。小米手機售價比蘋果低了至少60%,因此他們的客戶以青少年居多。小米手機的定價只比所有零部件加起來稍微貴一點,並沒有像其他手機廠家那樣定高價並提供最尖端的設備。在兩年間,原部件成本跌幅超過了90%,小米因而在維持低價的同時將差價收入囊中。本質上來講,小米的利潤公式和蘋果完全相反。為了保持高利潤率,蘋果需要不停推出新機型,通過新機型來賺取最高的利潤。

但事實並非林斌預料的那樣牢不可破。

魅族早前推出了1799元的魅族MX4,同樣也以高性價比,效法小米,進擊反向蘋果模式,並且和阿里巴巴聯合進行深度合作。而被稱為“中華酷聯米”軍團的國產手機大軍,在之後進入更猛烈價格戰的可能性也變得越來越現實。

小米的商業模式還能是不敗金身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小米當時的選擇,是規避競爭。

IPO估值破千億、淨利潤低於5%,總在抽風的小米風口史(中)

“小米的商業模式更容易在符合以下條件的國家取得成功:人口巨大、電子商務剛剛興起和運營商勢力不夠強大。目前小米已經進入印尼和印度市場,下面有可能會進入巴西和俄羅斯。”林斌在上述採訪中給出了不怕抄襲的底氣所在。

這一佈局,確實在後來小米逆轉頹勢時,帶來了重大利好。

IDC報告發布顯示,中國廠商繼續強勢佔據印度智能手機市場。2017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機在印度的出貨量環比增長39.8%。其中紅米Note 4成為印度市場中出貨量最大的智能手機機型。

“我們進入印度市場的時候,三星佔據了市場30%的份額,我們只用了一、兩年的時間就已經到了跟三星匹敵的程度。”雷軍在2017年的一次演講中稱:所以我很驕傲地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銷量下滑後,能夠成功逆轉的。”這句話後面加了四個字:“除了小米。”

IPO估值破千億、淨利潤低於5%,總在抽風的小米風口史(中)

創新不足,用2年來“蟄伏”!

創新不足,才是小米的隱痛。

小米發佈會確實徹頭徹尾蘋果範兒,產品展示PPT,經典的“One More Thing”,甚至小米CEO雷軍的穿著也在模仿黑色上衣加藍色牛仔褲的喬布斯。

走進小米的線下體驗店,如果不看產品標識,你甚至不知道你走進的是蘋果零售店還是小米的線下體驗店。

小米的各種產品,手機、平板、路由器和電視,看著和蘋果的真像?

諸如此類米黑式的言論在網絡上已經成為嘲弄小米的笑話與談資,而小米似乎在創新上並沒有給用戶帶來特別多的想象。

但創新,也不僅僅是小米一家的問題,包括小米在安卓智能手機領域最大的對手三星,也苦惱不已。

從實質上來說,三星在移動業務上,其核心技術和蘋果不同,由於它“寄居”在安卓大旗下,其最大的優勢不在於軟硬件,而在於創新設計,可以說其在智能手機時代,打出一片天地恰恰靠Galaxy這樣在大屏上的率先垂範。這種先發優勢和制定行業標準的創新不可避免地隨著時間推移和集體“山寨”而慢慢消失。

而小米,在2015年之前,從未在設計上引領過時尚,顯然更容易被詬病。

雷軍和小米的眾多高層,亦認識到了這一點,並化為在跌落風口的2年間的行動力。

“其實大家都知道一個公司要做成,核心技術的創新是最重要的。”雷軍在總結小米的經驗時透露,2016年小米在全球範圍內申請的發明專利達7071項:“過去,我們面臨許多挑戰,但是真實情況從來沒有像外界說的那麼糟糕。我們已經恢復了健康的增長。我們將在未來兩年內恢復快速增長。”

2年多的蟄伏中,小米最引以為傲的是其在2016年10月推出的小米MIX。

這款手機,採用全陶瓷機身,手機屏佔比達到了91.3%,其新穎的設計形態被小米命名為全面屏。“大家都跟進了這種設計,整個行業都接受了全面屏手機這種定義。我們站到世界的巔峰,引領了整個技術的潮流。”雷軍對此驕傲滿滿,同時也用這款手機,洗刷了小米的抄襲之名。

這個想法是來自於2014年年初一群工程師在一起討論,覺得手機行業越做越無聊,做到後來大家的手機都越來越一樣。

雷軍在回憶“全面屏”問世歷程時,也不忘記捎帶上蘋果:為什麼會一樣呢?是因為十年前iPhone定義成這個樣子。所以在2014年年初我就拍板說,咱們做一款概念手機,沒有時間表,沒有預算,我們就是要試一試。

IPO估值破千億、淨利潤低於5%,總在抽風的小米風口史(中)

不僅外表在創新,小米也在硬件的“內容”層面進行了深度研發。

2017年2月,小米發佈了自研中高端的手機處理芯片,成為蘋果、三星、華為外第四家擁有自研芯片的手機公司。

創新療效明顯。

IDC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機的國內市場份額為9.0%,環比增長21.6%。小米經歷連續多個季度下跌後,在2017年開始復甦。

(未完待續)

下一期主題——小米風口簡史(下):造風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