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草根創業,憑什麼說朱元璋得位最正?

文|逆北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諸多開國皇帝中的一員。在他的“創業歷程”中,從以應天府為據點四處擴張,到同割據軍閥陳友諒大戰鄱陽湖,再到發兵十萬北伐掃蕩北元。朱元璋的實力也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憑藉著驍勇善戰的軍隊與智囊團的輔佐,朱逐漸坐穩了大明帝國的皇位。

都是草根創業,憑什麼說朱元璋得位最正?

(影視劇作中的朱元璋)

可是,位子坐穩歸坐穩,但得的“正不正”,卻成為了困擾諸多人的一個問題,朱元璋也不可避免的被捲了進來。不過很快,不少人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從得皇位的方式來講,朱元璋最正。

皇位是靠打出來的

朱元璋的皇位,首先離不開“鐵與火”。朱元璋佔據應天開闢基業時,西有陳友諒,東有張士誠。北有元順帝和他的鬧心臣子們(王保保等表面效忠順帝,但實則割據一方)。這些人都不是善茬,自然會跟他有衝突和摩擦,有些還會放大為全面戰爭。而為了生存下來,他也必須接招。

都是草根創業,憑什麼說朱元璋得位最正?

在戰爭中,朱元璋接連擊敗了這些競爭者,陳友諒死在鄱陽湖水戰中,張士誠被俘殺,元順帝則在徐達的軍事壓力下遁入大漠。這樣來看,朱元璋的皇位,首先是靠打出來的。而這也同王莽和司馬家族等靠在朝廷內部玩手段,最後自導自演一個禪讓大典方便自己上位的方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這可以說是第一正。

皇位也靠行德政

當然了,朱得位之正是剛柔並舉的,拳頭硬的同時,還得能行德政。黃仁宇教授認為,朱要把自己的帝國打造成一個數百萬個村莊的集合體,這個比喻在一定程度上,其實反映了朱的小農情結。

每當奪取一些地區,朱必然遣人小心安撫,並積極減免受戰爭所波及的地區的稅賦;除此以外,朱也極為重視文教事業對小農經濟的推動。就在朱同陳友諒等鏖戰還未分出輸贏的時候,朱還抽出時間來視察自己治下的鄉村,要求當地的長者們重視勸導年輕人以務農為本。而在吞併其他軍閥的地盤後,他又把這種行動付諸於更廣闊的統治區域內。

都是草根創業,憑什麼說朱元璋得位最正?

對於受盡苛捐雜稅折磨的底層人來說,朱此舉無疑如久旱逢甘霖,官府與民間的對立關係有所緩和,這些都是有利於經濟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的。而當經濟緩過勁來後,他們為朱元璋的北伐和西進等軍事行動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質供給。因此,除了鐵與火外,朱的小農情結與當時亟待恢復的社會經濟的契合,也是其得位之正的原因之一。

對待前朝的態度

當然啦,就在明軍開進大都之時,一個問題也擺在了朱的面前,如何對待元朝的統治呢?這個問題解決的好不好,也關係到其能否稱自己“得位正”。

都是草根創業,憑什麼說朱元璋得位最正?

朱是這樣做的,在攻佔了一大批元政府掌控的州縣後,為了穩定地方秩序,在地方行政上,朱保留了一大批元政府的官員,並強調部下不許對其有所歧視甚至虐待。

其次,在慶賀前方勝利的一些典禮上,朱也要求不準舊元政府的官員參加,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這些官員的自尊心,還達到了宣傳自己重視“忠誠感”的目的,可謂是一箭雙鵰。

接著,每當朱聽到自己的部下醜化元政府時,朱便反駁道——“你我父母等都是靠著元政府的庇護才活了下來,何必惡言相譏”等等。朱的這些話是值得玩味的,在刻意貶低前朝以抬高自己的輿論環境下,朱還能保持以理性的態度對待元朝的統治,這無疑又給在新政府內任職的前朝官員吃了一顆定心丸。

最後,在對待如何評價元朝末代皇帝的問題上,朱是這樣做的,朱認為,元末代皇帝妥懽帖木兒開北門遁入大漠,避免了一場血戰,也使明軍能夠輕易奪取大都,這是一種“順天命”的表現,所以朱給了妥懽“順帝”的廟號。

都是草根創業,憑什麼說朱元璋得位最正?

(元末代皇帝妥懽帖木兒)

顯而易見,朱這一舉措為自己的政權加上了“天命”的解釋。而為朱提供這一解釋機會的,恰是有關前朝地位的爭議。因此,朱“得位之正”,離不開將士用命,離不開百姓出錢出銀,更離不開朱個人的手段和聰明。

參考文獻:

《明實錄 太祖實錄》中華書局

吳晗《朱元璋傳》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6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