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會的五常原是中蘇美英法,蘇聯解體後,為什麼蘇聯直接換成了俄羅斯?

金鑼玉鼓

1.從法理上講,俄羅斯繼承了大部分蘇聯遺產。1945年聯合國成立的時候,《聯合國憲章》規定了,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分別為美國、中國、蘇聯、英國和法國。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順理成章。首先,俄羅繼承了80%左右的領土、70%左右的人口、超過60%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其次,蘇聯是在推翻沙皇俄國的基礎上成立的,本質上還是俄羅斯民族的國家。

俄羅斯是蘇聯的主體

2.從西方利益上講,對葉利欽犒賞,穩住俄羅斯。葉利欽是蘇聯解體的推手之一,與西方關係密切。蘇聯解體以後,葉利欽成為俄羅斯總統,採取了全面倒向西方的外交政策,甚至提出加入北約,被美國拒絕。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雖然拒絕了俄羅斯加入北約的要求,但是非常樂見於一個聽話的俄羅斯。所以,為了支持葉利欽,西方國家將本來就應屬於俄羅斯的安理會名額交給俄羅斯,並不奇怪。

葉利欽與美國前總統老布什

3.從美國的小算盤講,讓俄羅斯入常,可以平衡歐盟。歐盟的前身是歐洲共同體,成立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維護歐洲整體利益,一致對外,提升整個歐洲在國際上的地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美國不希望歐盟實力不斷增長。可以想象,如果俄羅斯不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將遠不如現在,甚至很可能主動加入歐盟。有了俄羅斯的歐盟,在經濟、政治、軍事上都可以與美國一較長短!讓俄羅斯入常、不解散北約、拒絕俄羅斯加入,美國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平衡歐盟。

沒有了俄羅斯這個假想敵,美國和歐盟的關係不會一直融洽

此外,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的數量一旦減少,現有國際秩序立刻失衡。在數量不能減少的情況下,俄羅斯綜合國力也最適合成為常任理事國。


美國觀察室

聯合國作為二戰後國際體系的基石,前蘇聯是這一體系的主要締造者之一。前蘇聯在聯合國佔有三個席位,分別是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蘇聯和一般會員國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也就是說蘇聯在聯合國佔有三個席位和投票權。蘇聯解體後,各前加盟共和國達成一致,由俄羅斯聯邦繼承前蘇聯的聯合國席位和前蘇聯的一切國際義務。這是前蘇聯內部的一致意見,對於國際社會來講,俄羅斯能夠繼承前蘇聯的席位,根本原因在於俄羅斯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前蘇聯的國際實力。

首先,從文化上來講,前蘇聯雖然有一百多個民族,16個加盟共和國組成,但俄羅斯族和俄羅斯文化始終是這個國家的認同主體。其次,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70%的領土和近60%的人口,超過七成的工業實力,更重要的是,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80%以上的軍事實力和幾乎全部的戰略打擊能力。而這一切是支撐前蘇聯超級大國地位最重要的因素。實力決定地位始終是現代國際關係不變的準則,一個擁有毀滅地球多次的核打擊力量的俄羅斯,如果不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那麼大國協商一致原則下的聯合國本身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照理說事

俄羅斯和蘇聯其實具有兩層關係:其一俄羅斯曾經是蘇聯的組成部分——加盟共和國之一;其二俄羅斯還是蘇聯在國際上的繼承者——在包括聯合國安理會在內的諸多國際組織中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當初的席位。那麼作為蘇聯組成部分的俄羅斯是如何成為蘇聯的繼承者的呢?

首先蘇聯解體是各加盟共和國協議分離的結果,由於俄羅斯在疆域、人口、經濟、軍力各方面都是各加盟共和國中當之無愧的大哥角色,所以在蘇聯解體過程中各加盟共和國達成協議:由俄羅斯繼承蘇聯在國際上的地位。但這只是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達成的協議,為什麼聯合國安理會最終也認可由俄羅斯繼承蘇聯的席位呢?

儘管蘇聯解體了,但俄羅斯依然是一個在國際上舉足輕重的大國:俄羅斯國土面積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約1.443億。同美、中兩國一樣俄羅斯也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繼承了蘇聯大部分軍事力量的俄羅斯綜合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二,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是全世界擁有航母的十三個國家之一。2000年普京執政至今俄經濟快速回升,連續8年保持增長(年均增幅約6.7%),外貿出口大幅增長,投資環境有所改善,居民收入明顯提高。工業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及化工等;輕紡、食品、木材加工業較落後;航空航天、核工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財政金融總體趨好。2006年黃金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三位;盧布升值了7.6%;國際信用評級提高。自2006年7月起俄實行盧布完全可自由兌換,匯率穩定。俄羅斯擁有全世界僅次於美國的載人航天技術,也是奧運會獎牌榜前三甲的常客。在防止核擴散、反恐等國際事務中如果缺乏俄羅斯的支持將是難以完成的。

除了俄羅斯自身國力使然之外,其實中、美作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對俄羅斯繼承蘇聯的常任理事國席位其實樂見其成:中國是出於平衡美國的單極霸權注意,維護世界格局穩定而希望俄羅斯能作為對霸權單邊主義的一種制衡力量。既如此,按理說美國應該千方百計將俄羅斯從常任理事國中排擠出去才對,其實不然——美國作為世界霸主一直防止區域性的強勢地緣勢力崛起,因為這將威脅到美國的霸權。如果將俄羅斯從常任理事國中排擠出去,那麼剩下的四常中英、法兩國都是歐盟國家,而歐盟本身就是為抗衡美、蘇兩強而組建的。如果俄羅斯留在常任理事國之內,那麼就會對歐盟構成一種牽制,而歐盟面對俄羅斯這一強大的競爭對手就只能選擇依附於美國的羽翼之下。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作為聯合國組織中最重要的職能席位,特意選定由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五大戰勝國來擔任,最初分別是:美利堅合眾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法蘭西共和國以及中華民國。 我們可以發現,時至今日,五大常任理事國除了美英法三國未發生改變外,原來的蘇聯和中華民國所佔的席位都發生了:其中,蘇聯被俄羅斯替代。

而俄羅斯之所以可以頂替前蘇聯的五常席位,主要原因在於俄羅斯當時是蘇聯共和國聯盟中最大的加盟國,而且莫斯科也是前蘇聯和俄羅斯的政治中心。

最主要的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留下的龐大軍事力量,包括數量巨大的核武器,此謂軍事遺產,這些東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俄羅斯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除了軍事遺產外,蘇聯留下的大量政治遺產也由俄羅斯繼承,這其中就包括外交關係、聯合國席位等。所以,準確而言,蘇聯的常任理事國席位是由俄羅斯繼承而來。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這牽涉到是蘇聯是分裂還是分離的問題

蘇聯解體後分為15個國家,給聯合國和國際社會帶來了一個嚴重的政治與法律問題,就是蘇聯在聯合國和安理會中的席位繼承問題。席位繼承取決於蘇聯解體的性質是屬於該國“分裂”為若干新國家,還是屬於該國的若干部分領土從主體部分“分離”出去組成若干新國家。

“分裂”是指一國分裂成為兩個或更多新國家,這些國家中沒有一個國家主張該國和原來的國家為同一國家,這種情況就是“分裂”。當一個國家分裂為若干部分而各部分自成為新國家和國際人格者時,原來國家的國際人格就消滅了。

“分離”是指一個國家的部分領上連同該領土上的居民為了成立一個新國家或加入另一個現存國家而分離出來。在“分離”的情況下,某國的一部分領土分離出來成為一個新國家而原來的國家儘管領土減少了但依然存在。

蘇聯解體是屬於後一種“分離”。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佈辭職,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通過決議宣佈蘇聯停止存在,葉利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蘇聯主要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

蘇聯的國際人格並未喪失,只是名稱和領土有所變化。俄羅斯聯邦是前蘇聯的延續,與前蘇聯是同一國際人格者,而其他的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則情況不同地分別成為新的國 家。


金牌講史

問題出在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數量上面。我們都知道一旦出現奇數的話,就可能造成人數上優勢,比如說三個人進行一項決議,無論如何,在某人沒有使用否定權的情況就下這項決議都會作出決斷,因為總會有人數多的一項決議誕生,可是一旦廢除了俄羅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位置,這樣的話,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就只剩下四個,這樣決定其他的事情總會出現二對二的情況,因為英國跟法國永遠都穿一條褲子,如果說有五個常任理事國的話,大多數情況下會形成3:2的,這樣的局勢,加快整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行政效率。

與此同時,對於美國人而言,他也並不希望俄羅斯退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如果說俄羅斯人退出了,這樣的話造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有兩個歐洲成員國,無論發生任何事情,代表歐洲,或者說代表歐盟的權利,總會佔據整個聯合國1/2的力量,這樣對於美國人而言,除非拉下臉跟中國人談合作,否則絕對不可能在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項決議上面跟歐洲人平起平坐,當時布什政府覺得,此時此刻,能夠將俄羅斯繼續保留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位置有助於他們,美國接下來對於歐盟的制衡。

此外,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大部分的領土大部分的人口,並且最重要的是他繼承了前蘇聯80%的前蘇聯軍事工業和軍事能力,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最最重要的一條,俄羅斯手裡掌握著世界上最為龐大的核武器庫。

對於俄羅斯人新上任的總統葉利欽,這與前蘇聯所謂犯的那些錯誤,葉利欽表示我們認錯,並且安安靜靜的過去改錯,這種態度很好嗎!美國人很欣賞,當時的歐洲也很欣賞他,所以說俄羅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位置保留了下來。


漩渦鳴人yy

蘇聯解體,承接80%的各項資產的俄羅斯自然而然地成了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常之一。聯合國安理會五常可不是有廣闊的領土或龐大的人口就可以勝任地,而是憑藉超強的軍事實力,通過二戰戰爭的成功和強大的核打擊力量才擁有了權利的高峰。我們瞭解下安理會五常的形成:二戰時反法西斯同盟國中的四大國: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是軍事實力較強、反法西斯的主力。而英國、蘇聯認為當時的中國軍事力量不強,美國則打起了小九九,它認為英、蘇萬一聯合,容易壓制美國,現在支持中國,使中國緊緊地跟隨美國,所以中國的位置才被保留下來。而法國為什麼沒有出現?二戰時法國更慘,國土被法西斯完全佔領,政權在英國才得以存活。英國首相丘吉爾認為:在一隻鷹和一頭熊夾擊下,英國在中間變成了一隻可憐的小毛驢。老牌的英帝國也耍起了政治手段,認為英國有恩於法國,在關鍵問題上,法國必須支持英國。所以英國拉上法國進入核心的權利場。就這樣,美、英、蘇、中、法成了聯合國的創始國,也成了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常。

蘇聯雖然解體,但軍事實力並沒有解體。現在的俄羅斯擁有7000枚核彈,可以與美國媲美的核打擊力量,使俄羅斯穩穩地坐上了蘇體解體後的位置。沒有超強的軍事實力,想擁有五常的位置是真不太現實。


山合水

蘇聯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簡稱,是1922年12月30日由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現名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現名白羅斯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現名烏克蘭)、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合併而成的社會主義聯邦制國家,是聯合國創始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1991年12月25日解體。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佈辭職,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通過決議宣佈蘇聯停止存在。十五個原加盟共和國相繼宣佈獨立。獨立後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國家資產以及國際條約的權力和義務,同時也繼承了蘇聯的國際地位,自然也就繼承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位置。

聯合國是二戰的勝利成果,是二戰後新的國際秩序的重要標誌。五大常任理事國,是二戰貢獻最為突出的五個勝利國家,同時也是聯合國創始國。要改變聯合國的結構體制必須由五個國家同時同意,才能進行。所以只有俄羅斯替代蘇聯入常,其它國家無可替代。


無奈且向上


第一,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核彈頭。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18000枚核彈頭。誰敢反對俄羅斯繼承蘇聯的利益,是不是想嚐嚐“大蘑菇”?


俄羅斯即便不從蘇聯繼承五常,就憑境內的18000枚核彈頭,也保證了俄羅斯必將成為常任理事國。


第二,維護世界格局需要俄羅斯出力。


在二戰反法西斯鬥爭中做出重大犧牲的才有資格成為常任理事國,俄羅斯在二戰中損失人口三千多萬。


而且在維護全球穩定,尤其在核裁軍、防止核擴散等領域,都需要俄羅斯這個大國出力。如果不把俄羅斯拉進五常,那麼俄羅斯必定另外搭臺搞團伙。


獨立擁有核技術的大國,都有拉幫結派的實力。這是其他四個常任理事國不願意見到的。


第三,平衡歐盟。


如果五常變成四常,英法兩國佔兩個席位,不利於美國的霸權地位。也就是說,萬一英法兩國以後不聽話了,多一個國家幫助制衡也是好事。這是美國的小算盤,在英法兩國比較聽話的時候拉俄羅斯進來,不光在世界格局中可以制衡歐盟,也可以賣葉利欽一個順水人情。


而中國是樂見俄羅斯繼承蘇聯的五常地位的,中俄同盟能增加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所以這事就成了。

不成也得成。


國際觀察站

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常怎麼換上了俄羅斯?

這個問題提得很有點意思。蘇聯解體之前,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英、法、俄、美、中五國。蘇聯解體了按道理就少了一個,怎麼就換成了俄羅斯,而不是烏克蘭或者是白俄羅斯呢?

有人說是因為俄羅斯繼承了原蘇聯的大部分資產,是原蘇聯的繼承者包括國際方面的義務與責任還有權利。其實,我不認為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是:葉利欽作為西方國家解體蘇聯的功臣,在宣佈俄羅斯獨立之前,可能與美國私下有過交易,其中的一條就是俄羅斯繼承原蘇聯在國際上一切財產,包括常任理事國地位。

當然,除了葉利欽的因素之外。俄羅斯的軍事力量、人口地理等因素,在蘇聯解體的所有國家中是最強、最大的,這一點很重要。在聯合國中所有的章程和法律都是用力量來說話的,這一點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如果俄羅斯獨立之後,其綜合國力尤其是軍事力量不足以與西方抗衡。那麼俄羅斯想在國際上繼承蘇聯的衣缽,恐怕就沒那麼簡單了。這也是有先例的,比如我們與蔣介石的民國政府就是這樣。因為新中國後來有了兩彈一星,1971年也就有了話語權,順理成章的成了常任理事國。

最後用一句話總結: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之所以成為常任理事國,是因為俄羅斯依然非常強大,還有,葉利欽是西方用來解體蘇聯的大功臣。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討人生,感悟生活,共話養生,閒聊文學,共同學習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