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供水護航38年的陳蘇士

方良龍 張子傑

日前,鎮江市自來水公司金山水廠沉澱池中的排泥機滑觸線發生故障。聞訊趕到的制水分公司高壓維修電工、電工班班長陳蘇士冒著高溫檢修,經過大半天的細緻排查,最終查找到故障點,並及時採用應急方案,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由於設備還在維保期,我們已緊急聯繫廠家更換。”滿頭汗水、滿身油汙的陳蘇士如釋重負地說。

這樣的搶修對陳蘇士已是家常便飯。他和他的班組成員擔負著金山、金西兩大水廠內所有電器設備安全運行的重任。在崗38年,他每天24小時待命,不論何時何地,只要設備出現情況,他總是第一個出現在問題現場,一次次含辛茹苦排憂解難。正是憑著這股子踏實勁,他不斷摸索、創新,從一名普通維修工成長為技術專家、“供水工匠”。前不久他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提起陳蘇士,同事都習慣稱他陳老師,在大家眼中他“外獷而內秀”,工作井井有條,幹起活來麻利、雷厲風行,且心細如“繡花”,是高壓技術方面的“行家裡手”。

2009年9月,金西水廠加礬間的攪拌機出現了故障。這種故障以往經常發生,但一直沒有找到原因。陳蘇士不顧高溫酷暑,在加礬間連續蹲點守候。終於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他發現,攪拌機很不正常地頻繁啟動、停止。於是陳蘇士連忙逐點檢查,一個平素不易覺察的小異動引起他的注意:礬池液位在0.5米處上下波動。他隱約感到,故障很可能與此有關。

發現問題後,陳蘇士找來了自控維護人員,一起對自控程序進行分析,果然發現程序中存在漏洞——礬池液位每當在這一刻度上下波動時,程序會反覆啟停攪拌機。原因找到了!從此,攪拌機再也沒有出現過這個故障,僅這一項每年就能節約維修成本2萬餘元。

水廠的電氣自動化水平極高,對水廠安全要求也高。陳蘇士在工作中不放過任何一處遺漏,維修經常通宵達旦。一次為修理主變壓器,他連續工作20多個小時,配合維修的同事已經換了幾班,而他始終堅守一線。冰天雪地,他為維修排泥機滑觸線,不顧嚴重冰凍,即使小腿摔傷也咬著牙堅持到維修完畢;高溫酷暑,他為維修濾池電動排汙閥,趴在狹小的溝渠中,忍受著蚊蟲叮咬和刺鼻臭味,渾身被汗水和汙水浸透……近年來,他攻關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較大設施運轉難題十餘次。

儘管維修任務繁重,陳蘇士主動參與全市制供水重點工程的建設任務,參與並主導了政府重點工程大港水廠電氣設備的設備選型、方案論證、設備安裝、運行調試及竣工驗收等一系列工作。參與並主導了金西水廠一泵房電房的新建和水源保護區雙向泵房電房的改造工作,並對相關電氣設備的安裝、調試、運行進行嚴格把控,直到工程竣工驗收,建設過程中建議啟用閒置設備,節約資金數十萬元。他對各工程施工現場和施工方案的制定,提出安全可行的技術措施,保證施工與生產平穩交替,提升全市安全供水的保障能力。

作為電工班班長,陳蘇士將多年來總結的各類電氣事故主動分享給班組成員進行學習及交流,主動帶領年輕職工參與項目建設及設備維修。在他的言傳身教下,電工班成員的技術能力突飛猛進,全部獲得技師資格,工作中都能獨當一面,特別是任健和張晨分別獲得江蘇省青年崗位能手和鎮江市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

鎮江市有特殊貢獻技師、市五一技術標兵、市技術能手,市勞動模範、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省級勞動模範等,儘管獲得過許多稱號和榮譽,陳蘇士併為此沒有迷失,而是不斷進取,他表示,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以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依然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