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為什麼葬在衛輝?史書記載顛覆你的傳統認知

講給你一個真實完整版的“殷之三仁”

☆平沙落雁

比干為什麼葬在衛輝?史書記載顛覆你的傳統認知

“殷之三仁”這一概念是孔子他老人家最早提出來的,是對微子、箕子、比干這三位仁德之人的尊稱,後被歷史學家普遍接受並廣泛引用。

據清乾隆年間重修的《汲縣誌》記載,汲地的“箕子廟”、“ 三仁祠”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大文學家柳宗元曾專為箕子廟撰寫了《箕子碑》的碑文,收錄在《河東先生集》中。

比干為什麼葬在衛輝?史書記載顛覆你的傳統認知

至於“三仁祠”,蒞衛憑弔者更眾。如明代詩人劉魁廬曾為三仁祠作詩云:“三仁生死異,一念鬼神臨。錐享千秋祀,難消萬古心。我生胡乃爾,遺恨到而今。此語憑誰會,春風碧草深。”

明代學者靖安也曾為三仁祠賦詩道:“商紂兇淫國勢亡,三仁生死為綱常,義民獨肯修祠祭,留得芳名萬古揚。”

清代詩人高遐昌也曾作詩曰:“宗臣遺像在,瞻拜淚潸然,諫非徒烈去,奴豈自全歡。悲風來殿角,勁柏吼階前,九鼎能移去,三仁亙古傳。”

可惜的是,當年的廟、祠、碑刻,恍如金粉沉沙,紛紛墜入時間的漏斗,曾經的遺址早已被座座樓房取而代之。可簇新的樓房蓋得再富麗,再挺拔,又怎能超得過那一處處古蹟的歷史標高?

比干為什麼葬在衛輝?史書記載顛覆你的傳統認知

說三仁之前咱首先得弄清楚他們的籍貫,不然有人該質疑了:不能僅僅因為比干墓、箕子廟、三仁祠在你們衛輝,就硬說他們的籍貫是衛輝人吧?想想也是,咱總得拿出點真憑實據。但這個真沒有。因為遠古時期的地域劃分很模糊,既沒有界碑,也沒有鴻溝,基本上都是大約摸兒。至於他們的祖籍和生地具體在哪個地方,恐怕誰也說不準。

不過線索還是有的。查閱《汲縣誌》和《衛輝府志》,其人物捲上都有他們的傳記,都把“殷之三仁”列為本府本縣賢哲忠烈人物的篇首大加追述。那麼問題來了,古時的殷商王都大都在後來的衛輝府治下,說他們是衛輝府人無可爭議,但要非說成是汲縣人不可,那很多人該搖頭了。

這還真是個問題。好在《呂氏春秋》在記述比干生平時說了一句明白話:“比干,乃沫邑人。”真是一句頂一萬句呀,這樣就等於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鑰匙。那麼,這個沫邑又指的是哪呢?別慌,人家在文後面可是有註解滴,說沫邑就在河南汲縣的北面約十里處,古稱比國,又叫沫邑,比干的封地即在此。

比干為什麼葬在衛輝?史書記載顛覆你的傳統認知

那能不能說得更具體點呢?這個可以有。學者何光嶽在《殷都學刊》上發表的《比國的來源與遷徙》一文中說:“比地約在今衛輝市北,紂王殺比干後,比人南遷於此,其後有比氏,比干氏。比地最早出於文獻《竹書紀年》。”又引萬曆年間《淇縣誌》所記,比干乃汲縣人,又葬於故鄉及其封地汲縣,可見比國在汲縣北的比干廟村一帶是確鑿無疑了。三仁血脈本一支,古比國又在汲地,你說吧,他們應該算是哪的人?下面終於輪到說正事了。

比干為什麼葬在衛輝?史書記載顛覆你的傳統認知

比干為什麼葬在衛輝?史書記載顛覆你的傳統認知

三仁中我想先從微子談起。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長子,紂王的哥哥,微是他封國的名。微子在朝為政時是非常能幹的,口碑也佳。但他對紂王統治後期的所作所為十分看不慣,作為兄長,他也沒少勸說,可紂王是老虎拉磨,根本不聽那一套。微子深感殷王朝氣數已盡,自己又無力迴天,最後他聽從了太師和少師的指點,為保存殷商的宗廟香火,攜帶著祭祀祖先的祭器,逃往今山東梁山縣西北一帶,隱匿民間。

那時侯還沒宋江呢,他也沒上山入夥,後來還被周成王封到了商丘,國號為宋,這樣微子就成了宋國的首任國君。但他死後還是埋在了山東微山縣的微山島上,微山、微山湖包括微山縣,都是後人為紀念他而重新命名的。

咱再接著說說這個箕子。箕子是紂王的叔叔,殷朝的太師,箕是他封國的名,知道這些似乎就夠了。但有一點你必須知道,他還是一個算卦高手,擅長占卜陰陽、觀測天象,每有重大活動,都要請他搖一搖、掃一掃,據說很靈。比干被剖心,微子憤而出走,其實箕子早就能算出來。但他不走尋常路,既然進諫無果,他乾脆把衣裳一撕,披頭散髮,胡言亂語,裝起瘋來,以此發洩內心的痛苦。

武王滅商後,他的病一下子好了,但他明確表示不願事周。武王也不勉強,將他封到朝鮮半島為王,箕子正巴不得呢,說走就走,並很快在那裡建立了朝鮮歷史上第一個東方君子國。但再君子他也有鄉愁,他也想家。

何況,他不光會算卦、會當官,關鍵是人家還會寫詩呢。後來他回國朝見周王,路過牧野,觸景傷懷,隨口吟道:“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這首《麥秀歌》,可以稱作是中國最早的一首文人詩。

比干為什麼葬在衛輝?史書記載顛覆你的傳統認知

再往下就該說到比干了。比干是商王文丁的次子,他還有一個哥哥,叫帝乙。因為是次子,未能繼承王位,他20歲就以少師的高位輔佐帝乙,又受託孤之重輔佐其侄幼主帝辛(紂王),被譽為三代孤忠。世人稱其為比干,也跟封地有關。後因紂王荒淫無度,怨聲載道,他為保江山社稷,不避湯火之誅,直言強諫,一連三日不去,直至被剖心而亡。

應該說,三仁之中數比干的結局最為壯烈,面對屠刀,他袒露胸膛,以心獻國,視死如歸,其悲壯之舉實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那麼,比干死後為什麼會葬在衛輝呢?正應了那句老話:魂歸故里,葉落歸根。比國畢竟是他當時的受封之地,他的後人絕不會草草行事,把自己的先人隨便安葬個地方,而是把他回葬出生的故土,埋在自己的封地,這是很符合中國古制和民風習俗的。起初,比干的墳冢普普通通,商亡以後,周武王慕其名親來拜謁,遂命大將閎夭為比干封墓並且封成天下第一墓。

誰知,這事到了明代許仲林嘴裡竟變得複雜了,他在《封神演義》中很是虛構了一把,說比干被剖心後並沒死,他是喝了姜子牙給他的神符,要到“心”鄉重新鑲個心,結果半路上遇見妲己變成的老太婆在賣“無心菜”,不問還好,開口就錯。只聽比干大叫一聲,當即墜馬而亡,驟然間天昏地暗,狂風大作,踅起的塵沙和黃土把比干的屍體層層掩埋,形成厚厚的一方“天葬墓”。

比干為什麼葬在衛輝?史書記載顛覆你的傳統認知

不得不說,這個許仲林的想象力倒是很豐滿的,故事編得也挺悽美且富有人情味,我寧可相信這是真的。每次到比干廟去,當聽導遊解說到“天葬墓”的由來時,我竟然掏不出半點商榷的勇氣,只能在心裡默默感嘆文學力量的巨大和深入人心。

不管怎麼說,比干身上所體現出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忠諫精神,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畢竟產生過巨大的歷史輻射,也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千百年來,對他的紀念始終不斷。孔子尊其為“三仁之首”;范文瀾先生把他與夏朝的關龍逄、戰國的屈原、三國的諸葛亮、唐朝的魏徵,同列為歷史上敢言直諫的愛國者。作為“亙古第一忠臣”,可以說比干受之無愧。即使放在今天,他的精神仍值得發揚廣大,仍是我們華夏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