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縣這個村曾是古代驛站,乾隆親臨,你來過沒?

“驛站”一詞相信大家都在電視劇裡見過,就是些江湖俠客喝茶的地方,在《現代漢語詞典》對“驛站”一詞是這樣註解的,“驛站”—— 古代供傳遞政府文書的人中途更換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然而在咱輝縣,也有一個曾作為古驛站的地方,你知道嗎?跟小編一起來看下:

輝縣這個村曾是古代驛站,乾隆親臨,你來過沒?

王村鋪位於輝縣市東南15裡,原名北王村,後更名“王村鋪”。在古代,王村鋪曾是聯通東西、輻射南北的交通要道。大凡帶“店”“鋪”“站”等字的地名一般都是在交通要道上,那麼王村鋪村在輝縣歷史上又是哪家店、誰家的鋪呢?

輝縣這個村曾是古代驛站,乾隆親臨,你來過沒?

據考證,王村鋪處於衛輝到輝縣的交通要道上,也就是說王村鋪曾是古衛輝通往輝縣的門戶。到了元、明、清,政府專門在這裡設驛站,供公務出差的官員臨時歇息。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輝縣設立鋪司,總鋪在輝縣,王村鋪設分鋪,主要傳送軍機、政令、奏報等。王村鋪向東經潞王墳至衛輝府。古代王村鋪也是衛輝府經輝縣縣城、薄壁通往山西的重要商道。四方客商往來運輸糧食、鐵器、食鹽、藥材、木材等途經這裡,累了歇歇腳,渴了喝口水,餓了吃點飯,所以王村鋪所處的這條路既是重要的官道,又是繁忙的商路。這裡曾經店鋪林立,十分繁華,所以逐漸被稱作“王村鋪”。據《輝縣誌》記載:王村鋪地處新輝交界處,距輝縣城15裡,是戍候要道,設立有墩臺一座,上面建有望樓一間,還設有梆鑼煙墩五座,木坊一座,設卡房一處,盤查巡役一名。古代王村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衛輝和新鄉到輝縣的必經之路,擔負著重要的巡查職能。

輝縣這個村曾是古代驛站,乾隆親臨,你來過沒?

1750年乾隆皇帝巡遊輝縣,就是從衛輝經王村鋪而來的。當時從王村鋪到百泉專門修建了“御路”。路寬三丈,兩邊是沿兒石,中間鋪黃土。為安全起見,還專門在王村鋪村東的大河上修築了石橋,名叫“青龍橋”。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王村鋪的“鋪”不但有商業功能,還擔負有政治、軍事功能。

至今王村鋪村中還有棵古槐樹,據傳該村先祖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居,臨行時為了記住祖籍,延傳根脈,他們就從大槐樹上摘下一枝,來到輝縣王村鋪後在此種下,距今已有600多年,歷經自然侵害,人為損毀,大槐樹仍然老當益壯,形如龍首鳳尾,被稱作“龍槐”。

輝縣這個村曾是古代驛站,乾隆親臨,你來過沒?

1750年乾隆皇帝來百泉遊玩,路過王村鋪時,間老槐樹枝繁葉茂,猶如華蓋,於是在大槐樹下休息飲茶。正休息間,見一對年輕夫婦在不遠處碾米,於是饒有興趣了上去觀看,並興致勃勃地寫下一首詩:騎白馬,過草莊,誰家少婦碾皇糧,輕帚掃,慢簸揚,粉糠撲面眉帶霜。

1938年2月15日,小日本由此進入輝縣,他們在村邊的高地上架起迫擊炮轟擊古槐,導致半面樹皮被炸裂,樹身上留下多處彈洞。然而儘管老槐樹渾身傷痕累累,但卻猶如戰場歸來的抗日英雄,毅然威風凜凜,傲然挺立。1958年大躍進時,為了鍊鋼鐵,村民把老槐樹的枝梢幾乎砍完。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雨剝蝕,樹上的彈洞和刀傷上下貫通,樹心形成空洞。

輝縣這個村曾是古代驛站,乾隆親臨,你來過沒?

太平盛世,群眾更感龍槐的堅韌與偉大,於是村委會精心地為龍槐修築了護臺,使飽經風霜和戰亂洗禮的老槐樹也能享受到和平和寧靜的美好。一棵老槐樹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苦難史、奮鬥史。今日的王村鋪街道整齊,綠樹成蔭,經濟發達,人民生活富足,處處散發著祥和的氣氛。



輝縣這個村曾是古代驛站,乾隆親臨,你來過沒?

一棵古樹歷經滄桑鉅變,成為“龍槐”歷史文物,記錄了王村鋪那可歌可泣的光輝村史,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英勇奮鬥的見證。也成為輝縣一新的旅遊景點,受到廣大遊客的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