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印象畫派”,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有誰,代表作品有哪些?

亞歷山大2034

馬奈《草地上的午餐》

印象派是歐洲繪畫創新下的產物,19世紀中後期,歐洲形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藝術思潮——印象派,顧名思義,就是捕捉自然物象留給觀察者的瞬間印象,並通過誇張、絢麗的色彩,豪放的筆觸,把這些印象表現出來,注重畫面對觀者的視覺衝擊力。

印象派是一個龐大的藝術思潮,影響極廣,大約從19世紀70年代先從繪畫上開始,緊接著,進入文學領域,在文學上,它被稱作“印象主義”,然後,又影響到音樂、攝影、電影等各個藝術領域。

莫奈《日出·印象》

印象派的起源,源於莫奈的《日出·印象》。莫奈是一位嗜畫如命的畫家,不論幹什麼,都拿著畫夾和筆,隨時準備著畫畫。1872年的某天早晨,莫奈在法國第二大港口城市,位於塞納河口的勒·阿弗爾港散步,來到港口,看到照樣照在港口的水面上,色澤瑰麗,如夢如幻。

莫奈被這個場景強烈震撼,於是,他趕緊取下畫夾和筆,迅速畫起來,他要把這一瞬間的美麗景象留存下來。因為隨著朝陽的不斷高升,這個美麗景象越來越暗淡,因此,時間不允許他用細膩筆法來畫,他只有用簡練甚至粗糙的筆法把自己瞬間感覺和印象描繪出來。並給起了名字《日出·印象》。

德加《盆浴》

作品完成後,雖然起了爭議,但由於運用了完全不同於當時寫實主義,新古典主義的畫法,反而成全了他,經過人們的議論和傳播,人們乾脆就把這種畫法叫作“印象派”,自此,印象派正式成立。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很多,主要有莫奈、馬奈、雷諾阿、畢沙羅、西斯萊、科羅、莫里索、巴齊約、德加等人,以及後印象派的塞尚、高更和梵高。

代表作品除過莫奈的《日出·印象》外,馬奈的《草地上的晚餐》和《吹笛少年》,雷諾阿《紅磨坊的舞會》,以及後來梵高的《向日葵》、《星空》等作品,都是印象派作品中的佼佼者。

雷諾阿《紅磨坊的舞會》

總體來說,捕捉主觀感覺,依靠光學原理,調和色彩與光影的關係,準確把握光和色的瞬間變化,畫家將一瞬間裡對於光的認識和感受,通過具象化處理畫在畫布上,並尋求光和色之間的平衡關係,呈現出色彩美,光感美和視覺美,是印象派的藝術目的。

而在造型和筆法上,不是那麼地細膩,著重追求精神、思想層面的表達。


鴻鵠迎罡

印象派繪畫是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





印象派的鼎盛時期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 它的影響遍及歐洲,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



它主要集中地在法國,並且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



代表人物: 1874年一群年輕的畫家在巴黎卡皮西納大道的一所公寓裡舉辦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有31位印象派畫家參展。來向官方的沙龍挑戰。包括莫奈、雷諾阿、畢沙羅、西斯萊、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內的畫家。他們也就成了印象派代表人物!



他們不僅有各異的性格和天賦,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還具有不同的觀念和傾向,但是,他們誕生在同樣的時代,有著同樣的經歷,並且向同一的反對派鬥爭過。他們欣然接受一些雜誌的諷刺文章作家封給他們帶著嘲笑味道的稱號——“印象派”。



印象派誕生的背景是19世紀的時候,法國巴黎是歐洲油畫的中心。這個時候的風格是以學院派的新古典主義為主導的,他們每年都要舉辦官方的展覽,叫做“沙龍”,多數人都出自於皇家美術學院,他們有著深厚的素描基礎,並且精通人體解剖,畫風嚴謹、細膩。



在這個時候,還有著另外一大批充滿著理想的年輕畫家,他們來自於各個階層,大多數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對學院派的教學方式及繪畫風格有著不同的看法,認為古典主義千篇一律,缺乏個人風格,他們更崇尚現實主義,並提倡戶外寫生。由於大家有著共同的理想和觀點,他們逐漸地聚集到巴黎郊外的一個名叫巴比松的小村莊,來描繪那裡迷人的風光,他們被稱為“巴比松”畫派。



“巴比松”村就是現在巴黎的衛星城之一的楓丹白露鎮。 “巴比松畫派”就是“印象派”的前身。 印象派的勝利 1863年,學院派畫家拒絕在叫做“沙龍”的官方展覽會上展出馬奈的作品。他們跟著就進行煽動,慫恿當局在叫作“落選者沙龍”[Salon of the Rejected]的特別展覽會上展出所有遭到評判團擯棄的作品。



公眾到那個展覽會去,主要是為了嘲笑那些不肯服從上級裁決的、誤入歧途的可憐新手。過了一段時間,公眾才知道要想欣賞一幅印象主義的繪畫就必須後退幾碼,去領略特殊的突然色塊各得其所、在我們眼前活躍起來的奇蹟。創造出這一奇蹟,把畫家親眼所見的實際感受傳達給觀眾,這就是印象主義者的真正目標。



這些藝術家感覺自己有了新的自由和新的能力,他們賞心樂事,這也大大地補償了他們所遭受的嘲弄和敵視。整個世界驟然間都給畫家筆下提供合適的題材了。色調的美麗組合,色彩和形狀的有趣排序,陽光和色影的悅人而鮮豔的搭配,不論他在哪裡有所發現,都能安下畫架盡力把他的印象摹繪到畫布上。傳統的繪畫定律統統被拋到一邊。



那些青年造反者中有一些人,明顯的是莫奈和雷諾阿,至少有幸活到享受這一勝利果實的時候,在整個歐洲享有盛名,受到人們尊敬。他們親眼看到他們的作品進入公家的藏畫室,成為令人垂涎的富戶藏珍。



總之,印象派既不是粗糙,也不是前衛,更不是抽象,他是將科學的色彩學理論運用於繪畫,中國高考藝術專業的色彩考試,也是以這種色彩規律作為標準。



印象派的風格特點: 印象主義不依據可靠的知識,以瞬間的印象做畫。畫家們是抓住一個具有特點的側面去做畫,所以他們必須疾飛畫筆把顏色直接塗在畫布上,他們只能多考慮畫的總體效果,較少的顧及枝節細部。印象主義的以粗放的筆法做畫,作品缺乏修飾,是一種對筆法較草率的畫法。



印象派創作手法:印象主義採取在戶外陽光下直接描繪景物,追求以思維來揣摩光與色的變化,並將瞬間的光感依據自己腦海中的處理附之於畫布之上,這種對光線和色彩的揣摩也是達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極致。



他們主張根據太陽光譜所呈現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間印象,印象主義的作品選擇的題材面比較廣泛,無論是在城市或是在鄉村,畫家都試圖捕捉到瞬息多變的大自然。



從藝術觀點上講印象主義畫家反對當時佔正統地位的古典學院派,反對日益落入俗套、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繪畫,而是在C.柯羅、巴比松畫派和G.庫爾貝等人的寫實畫風的推動下,吸收荷蘭、英國、西班牙、日本、中國等國家繪畫的營養,同時受現代科學,尤其是光學的啟發,認為一切色彩皆產生於光,於是他們依據光譜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來調配顏色。



由於光是瞬息萬變的,他們認為只有捕捉瞬息間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奧妙。因此在繪畫中注重對外光的研究和表現,主張到戶外去,在陽光下依據眼睛的觀察和現場的直感作畫,表現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變化。



由此印象主義繪畫在陰影的處理上,一反傳統繪畫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 《草垛》莫奈 印象派繪畫用點取代了傳統繪畫簡單的線與面,從而達到傳統繪畫所無法達到的對光的描繪。具體的說,當我們從近處觀察印象派繪畫作品時,我們看到的是許多不同的色彩凌亂的點,但是當我們從遠處觀察他們時,這些點就會像七色光一樣匯聚起來,給人光的感覺,達到異想不到的效果。


飛牛影視

印象畫派是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興起的一個畫派。這一名稱源於1874年莫奈所作《日出·印象》一畫。

該派反對當時學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現手法,採取在戶外陽光下直接描繪景物,追求光色變化中表現對象的整體感和氛圍的創作方法,使歐洲繪畫出現發揮光色原理加強表現力的新方法。

印象派畫家認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有不同的顏色,他們的使命便是忠實地刻畫在變動不居的光照條件下的景物的“真實”,這種瞬間的真實不恰恰就是一種轉瞬即逝的“印象”嗎?而印象派畫家把這種“瞬間”永恆地記錄在了畫布上。

代表人物:

莫奈。

《花園中的女人》

《睡蓮》

保羅·塞尚

《聖維克多山》

梵高

《向日葵》

《星空》

皮耶爾·奧古斯特·雷諾阿

《紅磨坊街的露天舞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