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比赛选手普遍有种习惯,架杆的手会不自觉的弹指头,这是为什么?

没事挤奶牛

这件事被各种扩大,很可能是从“皇帝”亨德利这里来的,不好说亨德利之前有没有球员在瞄球时有没有下意识的抖动手指的习惯,但很多中国球员承认过自己的这一习惯来自于观看亨德利的比赛录像以及刻意的模仿。

从理论上很难说这个动作会不会对击球准度产生物理性的影响,但很有可能这些下意识的小动作可以给球员的心理带来某种安慰。不管是什么样的动作,只要做了有助于表现的提升,那就都不妨一试。

2018年世锦赛,凯伦·威尔森在对阵马克·艾伦的比赛中换了一件马甲。事实上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这些看似与比赛毫无关联的动作都是在给自己提供信心上的暗示:“这样绝对就能赢”、“上次就是这样做的并且效果很好”……事实上都是让自己舒服些。

有很多球员都有各种各样类似的小动作,比如马克·艾伦在俯身瞄球的时候用下巴找球杆,最后成了大家熟知的“小歪嘴”,事实上并不是不歪嘴就不会打。中国选手梁文博有站起重新瞄球的习惯,并且也有一个轻微的扭下巴的动作……诸如此类都是想办法让自己相信某些动作执行之后会有助于发挥的提升。

诸如一些运动员(当然不仅仅是台球的运动员)在登场的时候会携带一些小东西(类似于护身符)给自己增加信心,认为这样做能带来好运,这就更加普遍了。甚至有很多裁判都是带着有特殊意义的道具登场的,一些台球裁判都有自己“专用”的硬币,这样在决定双方开球权的时候可以抛掷一个自己熟悉的物件,也顺便纪念了一些人和事。


小牛满分

这是一种习惯使然,为了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击球节奏。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打比赛、平时练球手部就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部位,尤其是练球的时候,一天几个小时甚至想出成绩的十几个小时,不能不说老是重复一个动作就不是一个辛苦的事情,手指作为架杆的支撑,就是要保持纹丝不动的姿势。至于会不自觉的弹指头,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已的理解,也许心底的那个声音告诉他:已准备妥当,可以出击了!朋友们,你们认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