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三国智力第1的谋士,为何却甘愿做第4?

明明是三国智力第1的谋士,为何却甘愿做第4?

三国时期的谋士是有一个大概排名的,如果按照《三国演义》来看,排名第一的应该是诸葛亮,这个被罗贯中奉为神的存在毫无疑问排名第一。

其次就要轮到郭嘉、贾诩、庞统、周瑜了。

明明是三国智力第1的谋士,为何却甘愿做第4?

这几个人中,郭嘉是曹操的最得力谋士,周瑜是东吴最得力的谋士,庞统则道号凤雏,是与卧龙诸葛亮齐名的人物。唯有一个贾诩显得有些异样。论名气不是太响,论地位也不是太高,那么他到底是什么水平呢?

其实,贾诩的智力直接可以排到第一。此人料事如神几乎到了算无遗策的地步。有一篇文章被选入了教科书取名叫《贾诩论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曹操进攻张绣的一些事情。

曹操攻张绣一共三次,贾诩论战发生在第二次。当时曹操因为后方出现问题,不得不提前撤兵。张绣决定追击,贾诩力劝不可。但是张绣不听,他认为这是破敌的大好时机。去了之后,果然如贾诩所料,张绣收获一场大败,铩羽而归。

明明是三国智力第1的谋士,为何却甘愿做第4?

这时,贾诩说,快去追!张绣愣住了,说前面就是因为没有听你的去追击了才输的,怎么你现在又让我去追。贾诩说现在来不及解释,你赶紧去追就是。结果,张绣果然获胜而回。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贾诩的智慧已经到了神鬼莫测的地步。曹操三征张绣没有占到便宜,可以说都是贾诩的功劳。第一次征张绣的时候,贾诩帮助张绣策划了反叛,杀了典韦和曹昂,差点活捉曹操。第三次征张绣时,曹操准备用声东击西的计策进攻宛城。结果贾诩洞若观火,得知了曹操意图。曹军攻入城中被张绣军伏击大败。

贾诩的表现可以说是完美!这样的智力在三国时期可以排名第一,他的一生都没有犯过错误。

明明是三国智力第1的谋士,为何却甘愿做第4?

不过,贾诩却甘心排在了他人之后,在曹魏,他甘愿排在郭嘉之后,在整个三国时代他甘愿排在诸葛亮、周瑜之后。为什么?实际上这正是他懂得韬晦的一种高明的自我保护的手段。

君主专制的时代,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现象是经常会发生的,荀彧一生对于曹操的贡献非常大,但最终落得一个自刎的下场。贾诩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他不愿意锋芒毕露,使得自己难以长久。

这恰恰是大智慧的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