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民国建立的临时约法也随民国而去不复辉煌

1911年10月10日震动中国 的武昌起义,因一个意外事件而提前发动了。新军工程八营的将士们攻占楚望台军械所,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当时的新军领袖黎元洪为都督。一时间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全国大多数省份纷纷宣布独立。清政府所能掌控的土地仅直隶、河北等部分地区。

随民国建立的临时约法也随民国而去不复辉煌

孙中山

此时的孙中山还远在美国,惊闻国内起义成功,立刻自美国回国。1911年12月31日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孙中山却并没有控制住全国的力量,在民国中还有大量的封建官僚存在,革命党人尚处于弱势。而且此时的北洋军阀袁世凯力量强大又得到外国列强的支持,孙中山不得已在1912年2月13日提出辞职,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我们都知道袁世凯不是革命党人,他不会遵循革命党人的意念行事。因此,孙中山在1912年3月11日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希望以此来限制袁世凯。当然,我们现在知道这是徒劳的,和豺狼讲道理根本是无济于事的。

随民国建立的临时约法也随民国而去不复辉煌

但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其中所列条文对今天的宪法也有所启发。孙中山之所以颁布这样一则宪法所持有的理念是以美国的三权分立的理念为基础,结合中国的传统而创造出的五权分立。因此,这部宪法也被一些学者称为“五权宪法”。这无权分别指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前面三权与美国的三权大致相同。考试权指的是国民考试,类似于今天的高考等国家考试,以防止出现烂选、任人唯亲等情况。而监察权则是用来监察政府官员的,秦始皇设三公九卿,其中就有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孙中山的这两项创举即从中国古代汲取的智慧,以弥补三权分立所带来的弊端。

随民国建立的临时约法也随民国而去不复辉煌

袁世凯

令人叹息的是,孙先生设想的是很完美的。可惜,袁世凯并没有遵守,为了强化自己的力量,公然修改宪法,最终悍然称帝。虽然在全国人民的讨伐声中,这场复辟闹剧最终失败,但约法也随之而去,后来的北洋政府、武汉政府、重庆政府都没有再真正复原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