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歐洲盛行的“擲矛兵”為何在中國沒有市場?

用戶58976783315

所謂古代歐洲盛行的“擲矛兵”應該是指標槍。

一直以來,在我國古代軍事史愛好者中就流傳著一個說法“中國軍隊不用標槍,只有西方軍隊才用標槍”。有的人認為是中國古代有強大的武器“弩”,不用標槍這種傻大笨粗的東西;而某位隋唐西北史研究的老教授,在其發表的關於怛羅斯之戰的論文中,直接認為唐軍缺乏阿拉伯人所用的標槍,是戰役失敗的重要原因。

那些,所謂“古代歐洲盛行的“擲矛兵”為何在中國沒有市場?”這事成立嗎?

早在舊石器晚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製作能刺擊也能投擲用的石矛。也正是這種可以遠距離殺傷獵物的武器,最終幫助人類擊敗並淘汰了各種遠古時代的巨大猛獸,並最終登上了食物鏈的頂端。

▲原始人使用石矛的狩獵場面

我國早在商代就存在一種小矛。在《殷墟青銅兵器研究》中提到“殷墟出土的青銅矛中,還有一種小體矛,其矛頭長度為10多釐米,筩徑也小……. 此種木柲及矛頭似乎不太適宜於搏鬥之用”。在之後的考古發掘中,這類小矛層出不窮,虢國墓地就出土了兩類矛,大型的矛頭長20cm左右,小型的矛頭長10cm左右。在浙江湖州長興也發掘了一批商周青銅矛,其中同樣有大小矛之分。

  

  ▲長興出土青銅小矛,長度都在10cm上下

一般認為,這就是青銅時代的中國標槍

在漢代將標槍稱為鋋(音讀 ch á n)。《釋名 · 釋兵》說:" 鋋,延也,達也,去此至彼之言也。" 也就是說,由此擲出,以達彼處。東漢馬融《廣成頌》描寫田獵場面:" 飛鋋電激,流矢雨墜,各指所質。" 把凌空的飛鋋比作閃亮的雷電,非常形象。《晉書 · 朱伺傳》記載,東晉將領朱伺曾在一次戰鬥中接住敵人擲過來的鋋,又反投回去。

▲漢代鐵鋋

到了宋代。

宋高承《事物紀原·戎容兵械·旁牌》:“《宋朝會要》曰:太宗聞南方以標槍旁牌為兵,令蕭延皓取廣德軍習之。軍士之用標牌,此其始也。”宋王應麟《玉海·兵制四·鹹平廣捷兵》亦云:“先是帝聞南方以標槍旁牌為兵器,命有司制之。”宋代的標槍又稱“梭槍”,宋代的《武經總要》一書中的槍九色裡就有梭槍的圖樣。

▲《武經總要》插圖

關於梭槍,明代兵書也有記載和補充,《武備志·軍資乘·器械三》:“梭槍長數尺,本出南方蠻獠用之,一手持旁牌,一手摽以擲人,數十步內中者皆踣。以其如梭之擲,故云梭槍,亦曰飛槍。”


關於中國古代軍隊標槍的用途,主要有四種:

第一,對付盾牌

  在《明實錄》中就記載靖難之役中,朱棣面對“擁盾層疊自蔽”的南軍,燕軍一時間“攻之不得入”。於是燕軍便用準備好的“木矛長六七尺,橫貫鐵釘於端,釘末有逆鉤”,讓勇士投矛“連貫其盾”,最終擊破了南軍的盾牌陣。在這種敵人用盾牌堆成龜殼陣的局面下,倘若朱棣沒有準備擲矛,只有弓弩,可能結果就只是在對面的盾牌上多增加幾根羽箭罷了。

第二,南方軍隊使用

  

  ▲明代小鏢(《武備志》)

  更何況,弩弦和弓弦在我國南方潮溼氣候下容易損壞,這無形中增加了後勤負擔,甚至影響戰鬥力。但是標槍不會,只要人有力氣,扛起標槍就能走,仍憑下雨刮風都不會損壞,反正扔出去打中人一樣有威力,不至於像弓弩那樣在大雨天損壞。因此南方人民更喜歡用標槍,也就有了下面一系列記載“今滇兵皆用標槍空擲,謂之標子”(《通雅•器用》)“獠童兵器,每洞各習一種,其習標槍者鐵刃重二斤”(《淥水亭雜記》)。

第三,盾牌兵的副武器:

比如在宋代《事物紀原•戎容兵械•旁牌》中記載,“太宗聞南方以標槍旁牌為兵,令蕭延皓取廣德軍習之”。之後戚繼光更是將標槍看作刀盾手的價值所在,《紀效新書》中記載,“藤牌無棄槍(標槍),如無牌同”。卷十一介紹了具體用法:" 以標執在右手,腰刀橫在牌裡,挽手之上,以腕抵住。待敵人長槍將及身,擲標刺之。中與不中,敵必用槍顧撥,我即乘隙徑進,急取刀在右(手),隨牌砍殺。"

第四,水軍使用:

據《武備志》記載,明代水師所用標槍有兩種:一種稱為 " 小鏢 ",即一般的標槍,長七尺(約合 2.2 米),槍頭用精鋼製做,槍柄用竹或硬木," 船內兵俱習 "、" 擲之如雨。" 現藏於日本的明人繪《倭寇圖卷》中有明軍與倭寇水戰的場面,把標槍 " 擲之如雨 " 的景象畫得相當真切。明代水軍用的另一種標槍稱為 " 犁頭鏢 ",也長七尺,但槍頭大而重,用於從桅鬥上下擲敵船和敵人," 中舟必洞,中人必碎 "。

時至今日,在京劇刀馬旦有一個傳統武打技藝絕活—— " 打出手 "。為了顯示某一驍勇善戰的女將戰鬥雄姿,常令四名或八名敵將分別站在舞臺四角,將手中的雙頭短槍按順序擲向女將。女將站臺中,用手中花槍撥加雙腳踢擲,把投來的短槍一一打回,這叫打出手,這種可以投擲的短槍的實戰原型即是標槍。

▲京劇 " 打出手 " 中投擲的短槍就是標槍


冷兵器研究所

不是在中國沒有市場,而是這樁古代歐洲戰場的殺招,中國人用的更有技術含量。

首先必須明確一個問題,為什麼古代歐洲的戰爭,經常動不動就是大兵團擲矛兵瘋狂投擲的大場面?其實原因卻是相當寒磣:

古代歐洲的弓弩製造技術,在中世紀以前,比起同時代的中國,簡直堪稱差太遠。比如與中國南宋同時代的拜占庭公主科穆寧娜就寫過,亞洲傳過來的弩,不但性能構造叫歐洲人蒙圈,殺傷力更強到恐怖,簡直是“邪惡而兇狠的器械”。

而放在更早的時候,缺少東方弓弩技術的歐洲軍隊,戰場上最方便有效的遠程射殺的方式,自然就是密集隊形的長矛投擲。同時代的中國軍隊呢?戰國時期就有了能發射十尺巨箭的連弩車,還有單兵的擎張弩和蹶張弩。從此大小型號齊活,射程威力更一代代進化。漢朝有了鋼製箭頭,魏晉時有了遠程巨矛破重甲技術,宋朝時更有了釘城牆的巨型床弩和單兵有效射程三百六十米的破甲神臂弓。基本是輕鬆快速射殺一片。

所以,在強弓勁孥風光搶鏡的古代中國戰場上,如果哪位中國將軍腦洞大開,弄一群全副武裝的歐洲壯漢投長矛?那分明就是作死大招。

那麼,是不是擲矛兵,這個歐洲古代史上的熟臉兵種,在古代中國就真沒有市場?當然不是,能造出強大科技水準中國弩的古人,用起擲矛兵來,當然也有更科學的用法。

雖然在射程和殺傷力方面,擲矛兵比起中國弩來近乎完敗,但在特定的戰爭場合裡,中國擲矛兵依然有自己的舞臺,比如從三國時代起,騎兵高速突擊中投擲短柄標槍,就是近距離血拼時屢試不爽的殺招。比如三國時代馬超的騎兵軍團,就是這種標槍突擊的高手,還一度被歷史愛好者誤會成“羅馬軍團”。其實這種騎兵快速標槍投擲戰術,是來自漢代時的匈奴與羌族騎兵,後被中原騎兵積極學習,跟羅馬真沒關係。

而從魏晉南北朝起,這種標槍奇襲的打法,也迅速普及開來,就連東晉時期南方蘇峻叛亂時,都有了騎兵用標槍互射的慘烈場面。而到了宋朝時,短小的鐵質標槍更在步兵裡大量普及。北宋禁軍的訓練操典裡,就有明確的標槍投射戰術,步兵擺開嚴整隊形,近距離迎擊敵人騎兵衝鋒時,就以密集的標槍進行投射。而在步兵衝鋒時,標槍兵更在刀矛手旁邊,以精準投射掩護戰友衝鋒。短兵相接的戰鬥裡,作戰效果相當強。

就連古典名著《水滸傳》裡,都縮影了標槍在宋元時代的火熱地位。梁山好漢裡的飛天大聖李袞,就以擅長使用標槍著稱,作戰時更有過帶著二十四根鐵標槍浴血衝鋒的熱血場面。馬上投擲標槍的戰術,在這個年代也更加成熟,《水滸傳》裡更被稱為“飛槍”,小說裡更不少騎兵戰役裡標槍呼嘯的驚險場面。放在宋元年代的戰場上,更是蒙古騎兵的大招:蒙古騎兵通常都帶有多種長短標槍,衝鋒時反覆投射。橫掃歐亞大陸的武功,就是標槍扔出來的。

甚至到了火器粉墨登場的明清時代,標槍戰術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有了更嚴格的技術要求。明朝的步兵裡,對標槍兵有苛刻的操典:步兵隊列第一排持盾牌的戰士,左右手都必須配備長短標槍,在接近敵人到三十步時,先左右手各投出標槍,然後拔刀投入戰鬥。這時的標槍,工藝水準也更升級,通常是綢木槍桿七尺長的新型標槍,射程更遠速度更快。明朝軍隊硬槓元朝精銳騎兵的定西大戰上,就是標槍兵奇襲立功,把十萬元朝王牌騎兵抓了俘虜!

如此新戰術,也叫明朝標槍手的考核標準更高,以何良臣《陣記》的記載,明軍中的優等標槍手,必須要做到在三十步的距離裡,持藤牌投出標槍,準確命中三十步距離上立著的銀錢。倘若三次投擲沒有命中,就要遭到責罰。如此嚴格訓練磨鍊出的標槍手,必然是百分百的戰場殺手。

甚至在明中期的沿海抗倭戰爭和萬曆朝鮮戰爭裡,對上裝備有強大鳥銃的倭寇,中國標槍手照樣一顯身手。尤其是大名鼎鼎的戚家軍。戚繼光那長短兵器無縫對接的恐怖鴛鴦陣裡,投擲標槍更成了重要作戰要求,

尤其是鴛鴦陣裡手持戚家刀的“殺手”,不但要有精良刀法,還必須有快速精準投擲標槍後立刻拔刀作戰的反應能力。多次以零傷亡血虐倭寇的戰役,就有這呼嘯標槍的強大威力。

如此豐富多彩的用法,也縮影了古代中國軍事,曾經遠遠甩開西方世界的強大戰鬥力。當中國人可以擺脫保守封閉的桎梏,認真腦洞大開時,哪怕一根簡單的標槍,都能開發出各種威力無比的新奇用法。何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冷兵器時代中國人的智慧,已經是最好的詮釋。好在這樣的智慧,醒來的中國人,終於正在漸漸傳承!


我們愛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標槍之所以在中國難以盛行,主要是中國的弓弩厲害。

三國演義中,馬超的騎兵採用馬上投擲標槍的方法,將措手不及的曹軍殺得大敗。

但此戰後,馬超就難以佔到便宜了。因為曹軍用弓弩對付它!

中國的弓弩威力大,射程遠,可以對100米距離穿甲敵人造成傷亡。而歐洲弓弩,尤其是弩,水平遠遠不及中國,直到幾百年以後才逐步趕上。

歐洲,重型標槍的射程,一般只有二三十米,可以被弓弩完全壓制。

實戰中,弓弩可以將重型標槍手輕鬆射死,後者無法還擊。

自然,標槍有自己的的優勢,就是近距離威力很大,對付密集步兵方針特別有效。而且可以一手持盾牌,一手投擲標槍,可以有效保存自己。

一旦標槍投擲完畢,士兵可以拔出短劍進行肉搏。

弓箭則需要雙手,一般弓箭手就是弓箭,不會參加肉搏的。

自然,中國歷史上也有有標槍手的,幾乎每個朝代都有,不是主流罷了。

《水滸傳》裡,梁山好漢裡的飛天大聖李袞,就以擅長使用標槍著稱,作戰時更有過帶著二十四根鐵標槍衝鋒。


薩沙

在古代歐洲,擲矛兵是一個流行的兵種,他們穿上盔甲,戴上盾牌,在盾牌的掩護下近距離向敵人投射長矛,當一陣長矛掃過對面的敵人,這些士兵立即拔出身邊的佩劍衝向敵人繼續砍殺。

這種兵種在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特別多,在相關的電影裡,可以看到大批類似的士兵,依盾牌列陣,長矛一致對外,在長官的號令下統一行動,威力強大。不過,這個兵種,在中國幾乎沒見過。

首先是技術限制,在中國春秋戰國後期,各國普遍都裝備了弓弩,相對長弓,弓弩射程遠、威力大、速度快,弓弩齊射可以對敵方造成巨大的傷亡和心理震撼,這個時期,專門的弓弩手是大量配備的,而古希臘和古羅馬並未掌握這個技術,他們只能依賴長矛來提高殺傷效果。
從戰國開始,諸侯之間作戰,那種中規中矩的戰車作戰已經不多,代之以騎兵、步兵、弓弩手、戰車兵、長槍兵等各種複雜的多兵種協同作戰,擲矛兵在戰場上用處不大。

還有一點就是古代中國實際的打仗需求,自秦以後,戰爭的危機主要在北方遊牧民族,這些遊牧民族打仗不安章法,也不帶盔甲,策馬揚鞭狂飆突進,速度極快,對付這些遊牧民族最好的武器就是快準狠的弓弩箭雨。如果用長矛投射,長矛剛出手,匈奴騎兵已經把你砍翻了。


雲中史記

標槍在古代的中國並不是沒有市場,相反標槍在中國地區淘汰的比歐洲和亞洲其他地方都要晚。只不過標槍並沒有成為中國古代很多王朝軍隊的主要武器。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局面,其實並不能以武器技術作為唯一衡量標準。相反,我們要考慮古代軍事制度對於社會本身風氣、文化的依賴程度。

首先,還是要從技術上來說,古代早期標槍的存在意義。標槍雖然在射程上不如弓弩類武器,但其巨大的破壞力,對於裝備大盾牌和重甲的敵人來說,是非常巨大的殺傷。對於缺乏保護的魚腩對手,震懾性也很大。這就是標槍一直存在的最大意義。

在古希臘,就存在這樣的情況。最初的希臘步兵,實際上是人手1-2把標槍或投矛的。戰鬥中往往先拋出一支,再用另一支肉搏。

在公元前7世紀初的方陣步兵革命後,標槍兵依然在古希臘和馬其頓的軍事體系內,保有自己的地位。甚至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只帶弓箭手的雅典重步兵,被安託利亞標槍兵在山地地形下擊敗的例子。這就是因為標槍比其當時的複合弓來說,對重甲部隊的殺傷力更大。

但早期希臘人對標槍的鐘愛,並不是他們所獨有的。希臘北方的色雷斯人,學習希臘軍事制度前的馬其頓人,都是擅長使用標槍作戰的。隔著愛琴海的小亞細亞各民族,也都是標槍好手。甚至是西亞北部與中亞東部的波斯-伊朗系民族,也都是非常依賴標槍的。儘管他們本身還不乏好的騎兵和弓箭手,卻依然保留著使用標槍的重裝或輕裝步兵。


如果你從地形圖上來看看這些民族的發源地,你就能明白:不僅是偏山地的民族容易發展出好的步兵,這些步兵中的不少人都是標槍戰高手。當地的社區文化,比較崇尚小團體自治。標槍訓練則深深植入了他們的文化基因當中。所以,當需要國家組織訓練的馬其頓方陣消失後,反抗羅馬統治的馬其頓人就拿起了從小練習的標槍。

反其道而行的恰恰是以標槍戰出名的羅馬人。但他們在早期,並不以標槍戰著稱。當需要面對凱爾特人、希臘人、迦太基人和馬其頓的人各種方陣後,才逐步走向了標槍+短劍的“邪路”。標槍類武器在他們手裡,被髮揮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進入中世紀後,普通重步兵與騎士隊伍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歐洲大部分地區的軍事面貌。弓箭手與弩手也稀釋了標槍手的生存空間。但在很多山區,標槍手依然是非常好用的軍事資源。

一個典型就是歐洲西南地區的阿基坦-納瓦拉-伊比利亞地區。他們在當地山區,依然用標槍打的非常勇猛。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加泰羅尼亞人,他們的標槍兵曾經先後擊敗過穆斯林騎兵、歐洲騎士、突厥騎兵和拜占庭騎兵。他們在向地中海擴張的進程中,也在海戰中大量使用標槍。


一直到弩在威力、成本上都趕上來之後,標槍才逐步從這些地區消失。不斷髮展的盔甲本身,也開始讓標槍越來越顯得效率低下了。歐洲主要地區內,最後使用標槍的是16世紀初的西班牙輕騎兵。20年內,他們就在新的戰爭中被淘汰出局。

在亞洲內陸,情況與歐洲類似。差不多的進程在波斯和伊朗北部的山區裡,一直進行著。尤其是在堅守傳統波斯制度的北部,德拉米人這樣的標槍高手,不僅頑強抵抗過阿拉伯征服者。甚至還在皈依伊斯蘭後,南下控制巴格達,建立布韋希王朝。他們最後敗給塞爾柱突厥勢力後,依然用標槍為突厥勢力戰鬥了幾百年,一直到近代開始。

最後說下中國。標槍在理應發揮最佳效果的年代,反而顯得默默無聞。究其原因在於使用標槍的社區文化在大約西周征服開始,就被打斷了。

很多中原地方的人,在西周征服者的控制下,被剝奪了參與戰爭的權力。到了後來的春秋戰國時期,列國諸侯為了擴軍需要,才開始大量使用這些“野人”。但已經喪失了社區武力文化的順民,只能用訓練簡單的弩來作為主要武器了。


這個時代不是沒有標槍兵在中原及周邊地區存在。只是他們大都不是順從周禮天下制度的蠻族,並經常成為諸侯國開疆拓土的對象。他們原先的社會群體被消滅乾淨後,標槍文化也就是在中原地區消失。


但你或許想不到的是,在歐洲和西亞都淘汰標槍的近代,明朝軍隊依然在使用標槍。甚至是以建立強軍對抗倭寇的戚繼光看來,標槍都是非常好用的武器。明朝的兵書中,更是推崇了類似古代波斯-希臘-羅馬那樣的標槍步兵。要求他們投擲標槍,然後使用盾牌和佩刀肉搏。這些部隊也一直在南方各地存在到了清朝建立為止。


說了這麼多,最後總結下:


1 標槍在山地地區比較普遍,在平原地帶並不吃香。


2 標槍在古代很長時間內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在技術發展和社會結構改變中,慢慢退出戰爭舞臺。其中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前,社會形態的改變是主要因素。


3 中國早期標槍不吃香,是因為社會形態問題居多。後期標槍依然存在,則是技術發展滯後的表現。


米南德王問道

我覺得標槍兵主要還是破盾用,首先希臘也好,羅馬也好,步兵主要以重裝步兵為主,弓箭對持大盾穿青銅甲的重步兵殺傷力實在有限,以羅馬重標槍為例,投擲出去以後如果插到敵人的盾牌上會使得敵人被迫放棄盾牌,而且投擲距離一般都是幾十步,很快就要短兵相接,拿著插著標槍的盾牌是無法戰鬥的,這樣可以大大削弱敵人的防禦力,而且標槍的殺傷力是弓箭無法比擬的,近距離可以輕鬆插透穿重甲的士兵。而東方國家,中國也好,波斯也好。兵士眾多,其中披甲無論質量還是數量,防護的全面性都是無法和重裝步兵相比的主要原因還是錢的問題,大國動則帶甲幾十萬,那其實就是民兵,根本不會脫產。對於無甲或者防護不全面的士兵來說,弓箭的殺傷力就顯出來了。


歷史與戰爭

“擲矛兵”在西方,其實也不是主力兵種,即使在遠程殺傷兵種裡面也不是。因為擲矛距離有限,羅馬時期大概有效殺傷距離為20米左右。比之弓箭要差得太多。

不過,擲矛兵的出現是有其背景的。擲矛兵最主要用來對付敵人的盾陣,短矛釘在對方盾牌上之後極難取下,尤其是戰時馬上面臨對方衝鋒的時候。如此,對方的盾牌便會極不靈活,不能用來進行格鬥。而由於當時由於金屬冶煉技術所限,矛頭都為熟鐵所制,射在對方盾牌上之後由於受力會彎曲,對方即使能夠及時取下來也無法用來再反擊我方。

而中國中原的農耕政權由於常年遭受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的侵擾,已經發展出了非常先進的弓弩技術,完全可以用箭雨來壓制敵方,投矛基本上沒什麼用武之地。

只是在唐以後,由於鎧甲鍛造技術提升,弓弩在破甲方面遭受了一定的阻力,曾經出現過擲矛兵。宋《武經總要》裡曾有記載:“以步軍槍刀手在前,雜以旁牌標槍。”而明朝《紀效新書》也有關於擲矛兵其他戰術的記載:"待敵長槍將及身,擲標刺之,中與不中,敵必用槍顧撥,我即乘隙徑進,急取出刀在右,隨牌砍殺。一入槍身之內,則槍為棄物。我必勝彼矣"。這是戚繼光之戚家軍訓練方法。

其實擲矛兵一直是一個輔助兵種,在正式部隊中所佔比例也不甚高。總之,不同的敵對目標對戰術和器械提出要求,而當時的技術條件為這一要求提供可能性,擲矛兵在中國沒有市場也是如此。


新茶老酒聊點兒歷史

這下面的回答沒幾個靠譜的,擲矛兵和弓弩手,在古代並沒有什麼優劣之分,在有些條件下,弓弩勝於標槍,在有些條件下,標槍勝於弓弩。蒙古等遊牧民族也經常使用標槍,難道也是因為他們弓箭技術不過關?

雖然標槍的射程遠不如弓弩,但是其威力巨大,在中距離內,對於敵人的殺傷力和震懾力遠勝於弓弩,這就是其可以一直存在的核心原因。

中國古代並不是沒有標槍兵,歐洲古代也並不是因為沒有好的弓弩才使用標槍,用標槍來區分中西軍事水平的高下純粹是毫無根據的意淫罷了。

一、中國古代使用標槍也不少,經常屢立奇功

在宋朝,名將狄青曾經奉命去請教西南蠻夷儂智高,結果這些西南蠻族利用山地和森林地形,不斷用標槍打擊狄青的部隊,致使宋朝軍隊損失慘重,狄青之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其平定。標槍在山地密林地形的優勢在此戰中暴露無遺。

正因如此,在《武經總要》中,記載宋軍將標槍作為常備兵器,為重步兵的標準配備。

到了元朝,蒙古人遊牧民族的出身更是對標槍十分倚重,標槍幾乎是蒙古騎兵的一項標準武器。

而在明朝,標槍則更是大放異彩,靖難之役中,朱棣面對建文帝的盾牌陣,弓弩對其無計可施,於是朱棣讓人制作六七尺長的重型標槍,讓勇士投擲,遭到攻擊的建文帝部隊只得落荒而逃。

戚繼光也說;“藤牌無棄槍,如無牌同”在與倭寇的對戰中,如果急切無法攻入,應該投擲標槍,趁敵人慌亂時,趁機衝進撕開陣型。此外,明朝的水師也多用標槍,在近距離的水上遭遇戰中,標槍的威力不可小覷。

明朝不僅有弓弩,連火器都有了,不比弓弩強?戚繼光時代,連鳥銃都有了,但戚繼光依然認為標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並讓其成為鴛鴦陣的標配,那些諷刺中國是因為弓弩發達才不用標槍的,難道你比戚繼光還懂軍事?

在合適的條件下,標槍自有其獨到的優勢,那些一味嘲諷西方因落後才用標槍的人完全是因為無知才口出誑語。不知道戚繼光要是知道了,會不會氣的吐血,難道他老人家的戰鬥經驗還比不上一干鍵盤俠嗎?

二、羅馬人愛用標槍是因為沒有好的弓箭手?完全錯誤

說起羅馬軍團使用標槍,很多人立即就嘲笑羅馬人是因為制弓技術不過關才使用效率低下的標槍。在共和國初期,這話或許有些道理,但是到了帝國時期乃至帝國晚期,複合弓早已傳入了羅馬,帝國佔有大量的東部領土,完全不缺乏優良的弓箭手。

在帝國時期,羅馬的輔助軍團擁有大量的敘利亞弓箭手等使用東方複合弓的士兵,儘管召集到了充足的射手,但是羅馬重步兵依然愛用重標槍,直到羅馬滅亡,重標槍一直是重步兵的標配,羅馬人不是傻子,標槍對於部隊如果沒有特別的用處根本不可能停留如此之久。

(羅馬帝國軍團並不缺乏使用複合弓的東方射手)

在帝國中後期,羅馬人連騎射手和具裝騎兵都能引進,連以重步兵為主的戰術都能轉變,沒有理由認為他們因為傳統才固守標槍,標槍之所以一直存在是因為他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我們要弄清羅馬人的主要敵人是誰,從共和國到帝國滅亡,凱爾特、日耳曼等蠻族一直是羅馬的主要敵人,這些蠻族居住的高盧日耳曼地區森林密佈,蠻族最喜歡的戰術就是躲在密林裡像羅馬人發起突襲。所以當羅馬人發現敵人時,敵人通常已經離得很近了,如此近的距離,你說是標槍方便還是弓弩方便?在森林遭遇戰中,弓弩的射程優勢無法發揮,而標槍威力大、操作簡便的優勢卻大為凸顯,不使標槍使什麼?

除了方便在密林中戰鬥,標槍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破盾,逼迫敵人放棄盾牌。

羅馬人的標槍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插入敵軍後會自動彎曲,很多人僅僅將其解釋為防止敵人扔回來,但實際上,彎曲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插在盾牌上再垂下來讓敵人行動困難,逼迫敵人扔掉盾牌,這在盾兵普遍的歐洲,完全是適應當地情況的神器。

除了這些作用,重標槍還可以臨時當做短矛來阻止騎兵,羅馬人在面對安息人時經常這樣做。另外,重標槍對於戰馬的阻滯驚嚇作用也遠強於弓弩。另外,標槍對於敵方陣型的破壞能力也遠不是弓弩可比的。

(重標槍還可以臨時代替短矛)

因此,羅馬人使用重標槍完全是實用的考量,和什麼沒有弓箭一點關係都沒有。另外,蒙古等少數民族也愛使用標槍,難道也是因為他們製造弓箭的水平不過關?


埃爾文的理想鄉

首先,中國一直在用標槍這種東西,到了清朝還在用,我估計遠古的時候中國就有了。

周代戰爭的形式和羅馬軍團很像,雙方先是發射弓矢,接著快到短兵相接的時候,互擲投矛,接著才開始肉搏。

三國時期的西北騎兵就善使標槍,打得曹軍受不了。具體用法應該和馬其頓的夥伴騎兵一樣,衝鋒前扔一波,然後衝擊敵方,下馬步戰。

宋代這種兵器得到了發展,叫梭槍。最開始是南方少數民族的傢伙,後來變成了宋軍的標準配置,還有一種盾牌標槍手,和希臘時期的標槍兵很像。

元朝的蒙古騎兵也很愛用標槍,而且分三種,欺大胡,巴爾恰,三尾擲矛。標槍兩端皆有刃。

明軍也愛用標槍,包括戚家軍,非常重視標槍和藤牌的配合。“試標槍,立銀錢三個,小三十步內命中,或上,或中,或下,不差為熟。”

清軍的標槍種類更多,水師多用,守城的時候也會擲投矛。

所謂中國古代不用標槍,那是電視劇的道具從來不考究的後果。我國古代不僅用標槍,而且很愛用標槍。


小A說史

這個問題有意思

古代歐洲為何盛行擲矛兵。歐洲鎧甲盾牌防禦力驚人固然是一部分原因。可真正的因素是歐洲的弓弩技術實在是弱的可憐!






(歐洲盔甲)

英國長弓之所以聞名於世是因為紫衫木。也就是德國十字弓(其實就是弩機)稍微能看一點。所以在打仗時,歐洲大部分弓箭都無法穿透敵方鎧甲,所以這個任務也就只能交給擲矛兵了。

可是為什麼我國古代就見不到擲矛兵這個兵種呢?原因也是弓弩!

我國的弓弩發展那是相當先進,種類繁多,威力十足!

(我國古代箭陣)

我國古代弓弩的製作手藝是相當複雜的,(從漢代開始就是反曲複合弓)一張好的角弓需要三到四年的時間才能成型。其威力也是非常巨大。其中著名的漢大黃弩射程能達到恐怖的四百米!簡直堪比步槍!



(大黃弩)

到了後期,更是發展出神臂弓和床子弩這種大殺器!床子弩是用來射城牆的!也曾經在目視距離之外幹掉金國大將!

有這樣的弓弩水平,當然不需要去搞什麼擲矛兵。而且慚愧地說,中國古代由於戰爭規模實在太大,士兵的盔甲大多都是皮甲,甚至也有布甲和紙甲。和歐洲板甲的防禦力更本沒有可比性。所以也不需要擲矛兵這種近距離破甲兵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