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武高铁滨河新城段改线的可行性分析

地下综合管廊是将所有的城市管线集中走在一个地下管道里,集中管理,集中维修,对城市的道路破坏性极小。城市交通走廊是将主要的铁路高速集中在一个走廊内,集中建设,集中运营,对城市的整体性破坏性达到最小。

如下图:

石武高铁滨河新城段改线的可行性分析

上图:龙子湖和北龙湖之间的交通走廊。

这条交通走廊宽度高达1公里,中间布置了石武高铁和东三环高架,二边留足了绿化带以隔绝车辆带来的居住干扰。

实景图看下即是如下:

石武高铁滨河新城段改线的可行性分析

上图:郑汴路石武高铁间的交通走廊。

这种城市交通走廊表现在城市中即如下:

石武高铁滨河新城段改线的可行性分析

上图:郑州东区的2大交通走廊

一个好的城市规划,是最大限度地将高铁高速给城市居住生活带来的影响达到最小,这一个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要求。

【1】

感谢关注郑州楼事八卦。打开郑州地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郑州的交通走廊布局上,除了早期的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外,整体上比较合理。比如,东区的所有组团,从北龙湖,到龙子湖,到白沙绿博均独立成团,交通走廊有条不紊的将各区分开。

但对滨河国际新城却有点不照顾。如下图:

石武高铁滨河新城段改线的可行性分析

上图:郑西、郑渝、郑合以及石武在郑州东南走向。

从图中可以看到,郑西高铁交通走廊和郑渝高铁(合机场高速)交通走廊本是极佳的交通走廊,但郑合和石武因为历史原因却走到了滨河国际新城的核心区位,对区域有了一定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铁路的改线是大工程,不太可能实现,而且是高铁,但是,历史不是没有先例:鹰厦铁路1957年建成,1993年完成改造,其沙县境内段横穿城区中心而过,将城区一分为二,存在安全隐患又影响城市建设和发展。改线后将与向莆铁路在三明北站并站,拓展了沙县城市发展空间,同时,该工程的实施对就近吸引货源,改善沙县城区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铁路总公司2014年3月批复鹰厦铁路沙县改线工程初步设计,工程投资概算总额56951万元,工程建设总工期2年,已于2017年12月13日通车。

没错,先例成功改线成功距离今天还不到半年,那么石武和郑合能否西移改线和郑渝同线呢?如下图:

石武高铁滨河新城段改线的可行性分析

上图:郑合石武改线设想图。

可行性有三点:

第1:郑渝和郑西交通走廊的空间足够大,增设2条高铁问题不大。

第2:改线距离约6公里,总造价6亿,造价极其低廉,经开区自己都可以出资(郑合不用改线,可以和郑渝共用)。

第3:一旦改造后,滨河新城只剩下城际铁路,对区域影响已经极小,未来若入地改造为地下铁,则地面多出大片绿化,彻底由弊变利。改线后区域房价或短期内上涨1k-2k之间,以区域内1千万总建面计算,则是上百亿的社会效益。

第4,石武的改线有一个完美的弧度,应该不存在技术问题。如下二图。

原线路和改线后的线路都是从航海路附近分岔出去,直接变向问题不大。

如下图:

石武高铁滨河新城段改线的可行性分析

分开后再集合的路线位于收费站南侧,空间大,可以顺利连接。

石武高铁滨河新城段改线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的理由有4个。

不可行的理由只有1个:程序审批问题,部门协调问题,主体责任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