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如果不换将赵括,廉颇将军能守得住吗?

百态千知

这个,我们得看一下长平之战的过程,就能明白赵国长平之战失败的主因是不是赵括,还是其他原因。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下了韩国的野王,上党郡与韩国失去了联系。(此时韩国的土地像一个杠铃,上党是左边的小杠铃,野王就是那个咽喉)

韩桓惠王让上党郡太守冯亭将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退兵。但是冯亭,不愿意投降秦国,他决定把上党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并派使者通知了赵国。

赵孝成王与平阳君赵豹商量此事,平阳君认为不应该接受上党,冯亭这个是祸水东引,想嫁祸给赵国,给赵国带来的灾锅要胜过得到的好处。

赵孝成王又与平原君赵胜,赵禹商量这个事情,两个人认为可以接受,平时动用那么多兵力数月也打不下一个城池,而如今平白拿到十七座城池,不拿白不拿。赵孝成王最终后决接受上党郡,派廉颇驻守长平,以防秦军来攻。

公元前260年四月,秦军主帅王龁率军攻打赵军,秦军斩杀赵军裨将茄。六月,廉颇兵败,秦军攻破了阵地,攻占了都尉城,故谷城两个据点,俘虏了四名赵国尉官。七月,赵国筑起围墙,坚守不战,秦国强攻,又攻下西边的营垒,俘虏两名尉官。

廉颇连连战败,赵孝成王对廉颇坚守不战,很不满意,多次派人去责备廉颇。

廉颇就这样拖着,想用这种方法耗着秦军,可是秦军召集百万青壮年,疏通渠道,从水路运粮,比赵国运粮还要更快。赵国渐渐陷入无粮的局面,赵国向齐国借粮,齐国恨赵国参与五国伐齐,拒不借粮。

赵国向魏韩楚求救,魏韩楚害怕秦国,不敢出兵相救。也就是说赵军面临了,无粮无援军的局面,在这样拖下去,赵军也是必败不可的。赵王派人与秦国求和,秦国大加款待,其他国家误以为秦赵已和解,赵国的处境就更加的孤立了。

赵王没办法,再这样下去,赵国也支撑不住,另外范睢也用了反间计,说秦国最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毕竟赵奢曾经打败过秦军,于是赵王就派赵括,替换了廉颇,秦军也用白起换了王龁。

赵括一改廉颇防御的战术,率军攻向秦军,秦军伪退,赵军追击,最后被白起率军包围,断了赵军的后路,并且断了赵军的粮道,秦昭王特意到河内郡,征全国十五岁以上的全部到长平战场。

赵军断粮四十六天,最后赵括强行突围,最后战死,赵军于是向秦军投降,最后全部被坑杀,只留下240名年纪小的回去赵国。

其实,赵国长平之战失败的原因并不是赵括,而是秦赵两国的国力对拼,赵国当然不是秦军的对手,而最后秦军也是损失了一半,国内空虚。所以长平之战,赵括不是主要原因,即使廉颇在继续坚守,也会无粮崩溃的。


历史简单说

本人对长平之战有点小研究,也想发表一下,说的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评论一下,不过语言要文明。

第一,秦赵长平之战发生起因,当时秦韩刚打完一仗,韩国失败,割让韩国上党给秦国,而韩国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于是转而投降赵国,将韩国压力转于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发生长平之战。

第二,长平之战开始,廉颇率领赵军和秦军刚开始交锋,初战不利,廉颇考虑到秦军劳师袭远,决定坚守不出,准备和秦军打持久战,意图拖死秦军。双方相持三年,秦赵两国消耗巨大,虽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军事农业都得到加强,赵国经过变法,军事实力得到提高,但是秦国是倾全国之兵进攻,赵国是举全国之力扛秦,然而秦国有良好的地理基础,相对于赵国情况好一些。对此,秦王想速战速决,而廉颇一直坚守不出,为此,秦王利用离间计让赵王换下廉颇。

第三,赵国和秦国对峙三年,无论经济农业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特别是赵国男丁基本都上前线,赵国三年土地没有任何收成,在向邻国齐国借粮时,因为赵国在合纵连横政策下,和齐国翻过脸,所以粮食没借到。赵王也想速战速决这场战争,最终决定换下廉颇。赵括上任之后,奉赵王之命和秦军决战,秦军也悄悄换上白起,白起诱敌深入,切断赵军后路、粮道,赵军被困,如果当时赵括知道白起指挥秦军,有可能不会如此大意。被困后,赵括组织发起十三次突围,一次比一次猛烈,在突围到最后一道秦军屏障时,赵括被乱箭射杀,群龙无首,赵军无斗志,最终赵军被困四十六天,四十万赵军投降。白起认为四十万赵军每天消耗粮食巨甚,如果放回,又是纵虎归山,况且廉颇还活着,于是决定坑杀四十万赵军。

第四,从以上可以看出,当时赵国基本上到了最后关头,全国粮食快耗光了,赵王根据全国形势来看,想速战速决,秦国也是。即使不换下廉颇,也就是能把秦国拖走,但要打败秦军的可能性并不大,最后结果或许是秦国撤军,赵国被拖垮。但是秦国有巴蜀之地,关中富饶,而且,秦国是四处征战,战场都是在秦国外围,本国经济农业基本不受影响,一旦撤军,经济农业很快就会提升上来。后期,秦国会卷土重来。长平之战虽然秦军胜利,但也是惨胜,折损兵力近乎一半。

第五,赵括也不只是只会纸上谈兵,其母曾说过,赵奢打仗胜利归来,都将大王赏赐的东西分给将士,但赵括打胜仗归来却从来不这么做。从这可以看出赵括也打过仗,也是有一定经验,只是碰上了白起。(赵括纯属个人见解)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大家有如有意见可以提出来共同讨论讨论。


若繁星

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战国末期赵国名将,骁勇善战,功勋卓著,封信平君,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廉颇在攻打燕、齐、魏等弱小国家时,可谓是战功赫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自己也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的功劳可谓不小,如公元前283年,廉颇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威镇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被封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的官阶)。公元前278年,廉颇又率军攻打齐国,破其一军。公元前276年,再次伐齐,攻陷九城。次年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二十里)、安阳城(今河南安阳县西南四十三里)。

公元前251年,廉颇率军攻燕,大破燕兵,拜官相国,受封为信平君。可以说面对这几个弱小的国家,廉颇率军征战,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而那时最强大的国家秦国正在着力南下,秦军主力正在巴蜀进攻楚国,无暇他及,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恰恰利用了当时的有利形势“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最终迫使秦王交还和氏璧,试想,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尚且能够如此,更何况是一员大将呢?而且,当时的赵国与秦国以外的周围国家相比尚属强大,所以廉颇打了一些胜仗,可以说不足为奇。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亦记载,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于穴中,将勇者胜。”赵王于是令赵奢率军,救韩国。后“赵奢纵兵击秦师,秦师大败,解阏与而还。”同样是“道远险狭”,在赵奢看来是胜利的条件,而在廉颇看来却是不能出兵的理由。在强大的秦军面前,畏惧不前的廉颇和有勇有谋的赵奢对比是多麽鲜明呀!

秦将白起使反间计,使赵孝成王撤换了战争经验丰富的赵国名将廉颇,而启用了善于“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的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长平一带双方摆开了决战的架势。赵括一到长平,就改变了廉颇原定的战略,反守为攻,主动攻击。白起装着败退,诱赵军深入,尔后断赵军退路,将赵军分割包围,然后吃掉。赵军被围46天,粮绝无援,奋力突围,伤亡很大,没有成功,赵括本人也中箭身亡。赵军40多万人被俘,被秦军全部坑杀在长平一带。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杀害战俘的一次战役。

赵军损失40万将士看似败了,但当时都城邯郸可能被围、国家可能灭亡的危险却消除了。长平之战后,秦国不仅没能乘胜灭掉赵国,反而数次被其余五国痛击,甚至一度被攻入咸阳郊区,20多年之后才恢复元气。   

战争毕竟不只是战场上武器的较量,而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综合实力的较量。如果不换将赵括,廉颇将军也守不住秦军的进攻!

但是,如果六国如果能利用长平之战的战果齐心协力,乘胜追击,秦国全面溃败并非不可能。这样的机会在长平之战以前有很多次,但长平之战却是最后一次,六国丧失了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长平之战的结果让赵国和其余东方五国又苟延残喘了几十年。由此不难看出,长平之战,秦国非但没有达到战略目的反而元气大伤,秦国并非完胜,赵国并非完败。


书房记

大家都知道,在公元前262年的时候,秦国和赵国为了争夺韩国上党这个地方,发动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最终这场战争以秦国战损二十万大军惨胜,并坑杀了四十万赵国降卒而结束,这一仗也给秦国未来的秦始皇统一天下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很多人看来,赵国之所以会在长平之战中败给秦国,其主要原因是赵国国君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了年老稳重的廉颇!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首先我们知道,在的古代战争中,粮草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样东西,而在长平之战中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赵国军队兵种就多骑兵,在上党这一个丘陵地带守城作战本就不利,在正面战场上也一直处于劣势,再加上齐国等诸侯国已经拒绝借粮。所以在和秦国死磕到底的时候,赵国根本不可能继续使用廉颇的坚守方案!

更何况跟据史料记载,在长平之战后期,秦军因为拥有关中和汉中两大粮仓,虽然战事吃紧但却比赵国粮食供应已经开始告急的情况好很多。

所以在成唐看来,其实秦国的这个反间计与其说是阴谋倒不如说是阳谋,因为赵国相比于秦国,赵国更加渴望速战速决,因为赵国的国内局势相比于秦国更加严峻,赵国也更加拖不起!

再加这一切还有其他诸侯国的虎视眈眈,而秦、赵两国自然也不想为他人做嫁衣,所以速战速决早已成了双方的共同意愿,赵国临阵换将也就成了必然的事了!

当然有人会问了,为什么最终赵国会选择一个,在我们来看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去顶替一个用兵老道的廉颇呢,这其中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要知道当时赵国可是有着李牧、乐毅、田单这些名将,为什么秦赵两国却都偏偏都选中了年轻的小将赵括呢?

首先在长平之战的时候,李牧虽然能征善战,但却刚被赵括推荐上任不久,名声不显;乐毅虽然战果辉煌却已经年老无法出征,况且也早已归隐;而田单身为一个齐国人,又刚刚到赵国不就,虽然得到了赵国国君的礼遇和重视,但是忠心不明也难以服众。

所以自幼随父出征,又立过不少战功,对兵法有着独到见解,在军中又颇具威望的赵括无疑成了最佳人选!

在秦国方面,秦军也深知作为名将之后的赵括的巨大的军事潜力和恐怖的军事才华,而为了尽早除掉赵括,扼杀这个可能会阻挡秦国未来霸业的种子,所以对于赵国任命赵括为帅这件事,也是一边大力支持一边暗中布局应对赵括的计谋!

毕竟如果赵括真的只是个纸上谈兵的书呆子的话,那么秦国就完全没必要密调武安君白起,就光凭那个至少能和廉颇五五开的王纥就完全足够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真正的历史上,廉颇其实是一个贪图富贵,飞扬跋扈却又富有心计的人,想当初赵武灵王亲手提拔了廉颇,赵奢,乐毅三人!但是在赵武灵王被饿死后,赵奢、乐毅因此被迫离开了赵国,只有廉颇转身就投靠公子成和李兑。

在李兑死后,赵奢回到了赵国,而自诩赵国第一武将的廉颇因为忌惮赵奢的能力所以只是让赵奢做个收税的小吏,后来在乐毅伐齐的时候,廉颇带兵攻打齐国,却被挡在了麦丘城外。在这时候赵奢被推荐接替廉颇攻打麦丘,然而廉颇却对赵奢百般刁难,最后逼得赵奢立军令状一个月拿下麦丘,最后还是赵括献奇谋这才拿下了麦丘城。


历史的刀锋

第一个问题,廉颇很厉害?

廉颇不厉害,战国四大名将里廉颇最差。

长平之战前期,廉颇指挥的赵军面对秦军几乎是全线溃败。廉颇的对手是谁?白起?不对,是白起手下的三大将军之一,王龁。廉颇面对王龁指挥的秦军,连丢两座堡垒,损将数人,兵数万。廉颇防守是最优解?没错,但廉颇并非主动防守,而是被迫退守,他正面战根本打不过,只能守。

第二个问题,廉颇的战略有用吗?

然后看一看双方陷入僵持之后的局面,廉颇以为可以靠拖把秦军拖垮,可结果呢?昭王下了血本,不惜让全郡的人爵升一级,也要把粮草供上,最后的结果就是,秦国的粮草供应完全没有问题,廉颇拖死秦军的计划彻底落空。

从另一个角度说,赵军根本不删守,历史上的赵国从来都是进攻进攻进攻,有数次灭国危机,赵国最后也是外交加反攻撑过去,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强化的也是赵国的骑兵机动力量,换句话说,赵国的兵从来都只擅长进攻,廉颇让他们守,这是廉颇的本事,但赵军不擅长。

而秦军呢?秦军的攻城是非常强的,白起破魏拔几十城,破楚克楚国国都,秦军是野战,攻城,守城全能的优秀兵种。事实上,秦军擅长攻城的优势在长平之战前期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廉颇野战打不过秦军,就利用堡垒守卫,结果几座堡垒全被秦军打下来,廉颇被迫退入太行一带,集中兵力防守。

第三个问题,赵军还有能力防守吗?

没有了,赵国粮草已经吃紧了。

赵军45万,秦军50万,需要消耗的粮草是一个极大的数目。赵国作为一个北方国家,农耕并不发达,支持约40万大军(前期攻防战中伤亡数万人)坚守三年已经接近一国的极限,粮草供应十分困难。从后来白起以五千兵就能断赵军粮道可以看出,赵军的粮道已经极其脆弱。而秦国呢?关中一带大平原,土地肥沃粮食丰富,巴蜀天府之国,物产丰富,还有秦国从韩魏手里夺来的矿产和粮产都十分丰富的土地,加上秦昭王发动一郡百姓运粮,秦国的粮草供应几乎不成问题。

整个局势从廉颇希望的拖死秦国,变成了秦国几乎拖死赵国。以上帝视角来看,赵国必须求战,打了,还有一线生机,不打,输定了。

三个问题结束,其实以上帝视角,或是赵国视角来看,赵国换下廉颇,主动出击,已成定局。秦军这一招反间,与其说是阴谋,不如说是阳谋。这一招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让赵王还在思考换谁时,坚定了换赵括的念头。

事实上,赵括在开战初期,确实尝到了一点甜头,丹河沿线的秦军几乎被他全数吞下,一路追击时秦军也丢下了几万具尸体。然而,赵括没想到的是白起的胃口太大太大,他想的是一次性把赵国所剩的军队全都吃干抹净,然后一举灭掉赵国。其实如果是常规攻防,秦军一样能打赢赵国,只是不可能像长平之战这样,取得这么大的战果。

其实我一直抱有的结论就是,长平之战,赵国必输,不论哪种情况发生,我看不到赵国的一丝赢面。


Passer-by103040443

史记 上来看,秦国攻击上党地区是长平以前,持续了1年多,上党军民失败后逃入赵国,秦军攻占上党之后继续进攻赵国,赵国派廉颇和秦国交战,是前260年四月的事情;七月以前,被秦兵两次打败,损失两座营垒,6尉;七月建立壁垒,避战,但还是损失一座壁垒;八月中发生换将、出战、被围绝粮,至九月(底),绝粮道46日,被迫突围,主将战死,全军覆没。

说长平三年战争的 是把之前赵国接受上党开始算,一年后秦国才进军上党,再一年占领后发生我们印象中的长平大战。

从时间来看,长平发生得战斗节奏相当的紧凑,而不是前面所说持续数年的大战,是总体在半年之内,决战最多两个月的战争。

从上面的战绩来看,廉颇就算没有被换下来能坚持的时间也并不好说,毕竟是一败再败,当时谁能说他之后的成绩能有多少?而战争扩大以来,只有不到半年时间,根据秦国的国力,再持续几年也不是撑不住。

战争在记载中是有条不紊的进行,勇武的赵括被一步步带进死地,葬送了45万军队。但之后几年的表现来看,长平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进行结束了。战后的记载是秦国国内空,很难想像坑杀40万人的战争后会是国内空的状况(巨鹿之战 章邯等人投降 项羽背信坑卒才有20万,而赵国却是主将突围战死,很难相信之后投降数量)。可能的猜测是被围时间内,发生了剧烈的战斗,两军都是伤亡惨重,46日 赵括带兵突围的战死之后,残余赵兵投降,被坑杀的也就是这部分,而现在发现的坑中,大部分是战死的赵军(秦军损失惨重,对应的死亡赵军只会更多)。发生的战斗太过惨烈,以至于从来不留活口的白起居然留了二三百稚子回邯郸报信(之前从没发生过,但也很可能是为了之后攻击邯郸震慑赵国人心)。

长平的惨烈不在于历时长久,而是战斗的血腥,史学家们,阴谋家们总喜欢用计谋和推理来说明已经发生的事情,但现在想来,百万大军,两个月的厮杀,60万以上的伤亡最终历史上却仅仅成为嘲讽昏君佞臣的笑料和指责冷血屠夫的条款,对于信以为真,被一叶障目的后人,才是真的讽刺。

最后,说秦国补给不济的,真正的大战就那俩月,秦王最后没料到能完全包围赵军, 紧急动员下才显得补给不足,而不是他们支撑不下去。


我们从来都在路上

谈到长平之战,我们就会认为赵括幼稚,赵王昏庸,深深为廉颇感到惋惜,历史上对这次失败基本归罪于赵王的临阵换将,启用了只会纸上谈兵赵括。赵王换将,也是无奈之举。否则区区离间计,就能迷惑赵国高层?

首先,来分析一下长平之战的原因和意义

长平之战的起因实际上是秦军在完成强国路线之后,开始吞并六国的第一步。当时的山东六国要么国力过于衰弱,要么因为国内政治事件自我消耗。根据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国力强盛的赵国成为了秦国的第一块绊脚石。基本上可以说,只要干掉赵国,秦国逐步蚕食六国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

兵力:秦军60W;赵军45万

将领:白起、王龁;廉颇、赵括

战争初期赵军据险不出,避其锋芒。廉颇和大家的想法是大量的消耗秦军的国力,要知道60W大军的开销是相当巨大的,秦国的补给又长,困难可想而知。待到秦军后勤出现了短缺,国内已经支付无力,秦军锐气自然受挫,说不定也来点兵变就更好了。到时候自己尽出其精锐部队,可以一举操翻秦军。廉颇等待这个机会竟然等了三年。

这个想法固然不错。但是仔细分析,其实漏洞不少:

  • 赵国国力不济

秦赵长平之战,犹如现代的美苏军备竞赛;赵国的国力根本支撑不起旷日持久的长平军备竞赛。当然,秦国也被拖的疲敝至极。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为了应急,秦王连全郡封爵的办法都用上了这也说明到了战争后期,秦国的后勤已经透支到了极限。赵国之综合国力要劣于秦国,秦国都这么狼狈,那赵国更是可想而知,这可以从侧方面说明了赵王为什么要速战速决,赵国当时基本上可以说是人间炼狱了。

  • 赵国高层决策失误

赵国高层对战争发展已经做出了进行决战的指示。反间计仅仅是一个借口,一个换将的借口,赵王应该是明白国家的处境,必须要和秦国速战速决。再加上廉颇数战数败会给赵国高层造成错觉,赵孝成王甚至认为廉颇坚壁不出是胆怯的表现,这时候换将已是必然选择。赵括不笨,必需要和秦军决战,这是他出征的任务。决战是一赌自己的命运和秦国的命运。

  • 战和不定,外交失败

按理说,此次赵军对秦军的长平之战,乃是其他六国的前哨战,应该积极在外交上加以斡旋,争取其他诸国的支持,让他们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在物资上支援长平前线的赵军,然后可派一支联军有生力量只取咸阳,让秦军自顾不暇。到最后不仅没有援军,周边的燕国,魏国,也都虎视眈眈望着赵国。防备他们的趁虚而入,可以说赵国败在与秦国单打独斗上。

由以上几点可得出长平之战换不换将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不纯在守不守得住的问题,只有秦国肯不肯打,付出多大代价来打。赵王不换将,最可能的结局是秦国哄骗赵王以割让上党为代价再撤兵。因为秦国最开始并没打算把长平之战打成国运决战,也没打算用白起,只是想威胁赵国拿回上党。


萌大奶爱欧派

许多自以为是的二把刀都振振有词地说,赵括打了败仗,一怪廉颇防御太久,三年都干不倒秦军,大量消耗国力。二怪赵国贫弱,没有上亿兵员,满山黄金和遍地的粮草。三怪白起太狠,没有给一头猪仔成长为巨象的机会。他们唯一不责怪赵括,原因很简单:大家是同类项。嘴炮万语加千言,胸中草包无一策。四十万人啊,都死了,这个责任可扛不起!有个大学文凭就想当区域经理,待遇要好,但企业搞不好可不能怨我,我不敢担当,更不愿负责。



分析秦赵的长平对峙双方将领之功过,其实从不起眼的几个记载中就能判断出来。双方开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到后来战争的天平会逐渐向哪一方倾斜呢?古代打仗,没有大炮飞机,武器也没有很明显的优劣,靠的就是人力和勇气。而对峙中的进攻一方的人力消耗是远远大于防守一方的。王龁与廉颇之间不是野战,是阵地战,无法迂回,不能偷袭,当时的地理情况也使秦军的骑兵优势完全无法体现出来,只好一条命一条命往里填,一斤米一斤米往下耗。



谁先着急了,谁希望尽快摆脱这种境况,不是一些人认为的严重缺粮的赵国,而是秦国。这就矛盾了,按道理,这样僵持下去,秦国应该高兴啊,把赵国耗得山穷水尽,穷途末路,多好的事!但秦王不同意,范雎不同意,白起不同意,难道这三个家伙是秦奸,想叛国?



于是,三个秦奸勾连一气,决定使用反间计,让廉颇这个笨蛋出局,换个英明神武的赵括。让这个未来的战神,白起的终结者在战火中粹练成钢,将来好灭了秦国。

实在编不下去了。最后问大家些问题,如果你认真分析,立刻会判断出,如果赵国不换将,战争的走向。

问,秦王使白起为主将后,为什么严令,“敢泄武安君白起为将者,斩”?


馋嘴肥猫1

前几天我写了白起坑杀40万大军的文章,也有读者留言问,如果赵军不将廉颇换掉,能不能守得住的问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守不住!

从两个维度来思考问题:第一、秦国为什么要发动长平之战?第二、赵国为什么要换掉廉颇?

在秦国上层一直流传的一句话:平了赵国,天下如探囊取物。而秦王是谁?天下枭雄,以取得天下为抱负,如果秦王想要取得天下,就必须先拿下赵国。所以赵国无论做什么样的反应,都阻挡不住秦与赵国开战的势头。

如果“长平之战”秦国输了,秦国还会发动“短平之战”“宽平之战”。所以“长平之战”的失败除了赵国更换将领外,主要的原因还是秦国势在必得的情势。而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行的兵制改革,在军事实力上远超赵国。

赵括,历史上有名的纸上谈兵,而廉颇确是历史夸赞的名将,可历史真是如此么?

如果赵括真的只是个纸上谈兵的书呆子的话,那么秦国就完全没必要密调武安君白起,就光凭那个至少能和廉颇五五开的王纥就完全足够了!

廉颇其实是一个贪图富贵,飞扬跋扈却又富有心计的人,想当初赵武灵王亲手提拔了廉颇,赵奢,乐毅三人!但是在赵武灵王被饿死后,赵奢、乐毅因此被迫离开了赵国,只有廉颇转身就投靠公子成和李兑。

在李兑死后,赵奢回到了赵国,而自诩赵国第一武将的廉颇因为忌惮赵奢的能力所以只是让赵奢做个收税的小吏,后来在乐毅伐齐的时候,廉颇带兵攻打齐国,却被挡在了麦丘城外。在这时候赵奢被推荐接替廉颇攻打麦丘,然而廉颇却对赵奢百般刁难,最后逼得赵奢立军令状一个月拿下麦丘,最后还是赵括献奇谋这才拿下了麦丘城。

所以换下廉颇是正确的事情,赵括确实强于廉颇,最后赵括失利,要是换廉颇上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笑尝历史百态

长平之战,大家心目中都以为是因为换将赵括,才导致全军覆没。其实就算一直是廉颇将军,长平之战,最终也是守不住的。这本来就是一次必败无疑的战争。

秦朝自商鞅变法,又历经几朝名主名相。实力已非其他六国可比。六国或遭秦国军事打击,或被秦国兼并土地。六国虽几经合纵,丝毫撼动不了大秦。

秦国白起攻克韩国野王,切断了上党和韩都新郑的道路,坐等上党投降。上党郡守冯亭,不愿归顺秦国。遂想出把上党献给赵国。一来可以转移秦国的军事打击目标,二来可以让赵韩结成同盟。

赵孝成王召集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商议。赵豹认为接收上党郡,以弱小国家去夺取强国的东西,将得不偿失,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无奈上党实在是个大馅饼,赵孝成王最终抵挡不住诱惑,采用了赵胜的意见,接受上党郡。

秦国花费了大力气,眼看到手的肥肉,又怎么可能拱手让给赵国。想必被称为“虎狼之师”的秦军早已是义愤填膺,摩拳擦掌,只等着狠揍赵军一顿,夺回本属于自家的胜利果实。

秦国在士兵士气上已经先胜赵国一筹。

赵国初定战略,派廉颇驻守上党。理由是廉颇打野战打不过白起,防守却未必会输给白起。

赵孝成王意识到接受上党郡,会带来战争。但却没有认真的分析此次战争,可能会发生的种种走向,并制定应对的策略。

秦军派王龁为将。两军在长平交战几次,赵军接连几次失败。廉颇遂改变战略,坚守不出。

此时的秦军虽然在战役上节节胜利,但并未消灭赵军的有生力量。双方都缺乏奋起一博将对方置之死地的实力。双方多死死地盯着对方。

这时候除了考验双方将领的意志力,更多考验的就是坐镇后方的最高统帅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的意志力和决策。

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率先沉不住气了。不但不听从虞卿之言,去拉拢楚魏,合纵诸候。反而出了一个大昏招,派郑朱去找秦国媾和。

这就好比把底牌亮给秦昭王看了。“我怕你,我不敢和你打,我打不过你。”估计本来也处于焦虑状态的秦昭王此时真的笑掉了大牙,“这厮这么快就扛不住了。”

就算秦昭王本来没有必胜的信心。相信,赵孝成王的这个做法,坚定了秦昭王此战必胜的信念。

战争刚有不顺,赵孝成王既没有审时度势,采用最可能赢得这场战争的方案,合纵诸候。反而轻易改变既定策略,采取的还是一个下下策,媾和。

秦国趁机大肆宣扬赵国请求媾和的事,以绝其他诸候国增援赵国的想法。同时他又不答应赵国的求和。

赵孝成王无论是从心理承受力,还是决策力,和秦昭王相比,差距都不是一点点。

秦国派出间谍离间赵孝成王和廉颇的关系。

秦国这次离间的目的,大概就是逼赵孝成王换下坚守的廉颇,改派进攻的将领,争取速战速决。

赵孝成王果然中计,一再下令廉颇出击。在廉颇不听从命令时,改换了赵括。这时,秦国秘密派出武安君白起。最终,赵军战败。白起用诈将赵国四十万士兵全部坑杀。

话说回来,就算廉颇没有被赵括替代。按照赵孝成王最初的设想,廉颇只坚守不战。那么这场战争就会打成持久战。持久战比拼的就是国力,拼粮草、拼后勤。那么,赵国能拼得过秦国吗?事实上,赵国是根本无法与秦国对耗的。

首先,从人口角度而言,秦国有五百万,赵国只有三百万。

其次,从地理角度而言,秦国地处关中,易守难攻,只要集中精力对付赵国即可;赵国处于四战之地,各个方向都得派兵把守,难以做到完全集中兵力。

再次,从经济角度而言,秦国自商鞅变法后,一直奖励农耕、军功,奠定了农业在产业结构上的绝对核心地位,故而粮食的生产和储备非常雄厚。赵国工商业和服务业比较发达,这在和平年代是利润丰厚,可到战时就会面临粮草供应不上的问题。

因此,一旦战争演变成持久战,赵国还是必败无疑。但至少,赵国的精锐部队,不至于受到这么沉重的打击。如果采取正确的策略,合纵诸侯,迫使秦军撤兵,也有可能。不过这都只是猜测,历史毕竟真实的摆在那里。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