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這個世界的變化越來越快:

從第一臺計算機誕生到互聯網發明,不過44年;

從門戶網站到電子商務的崛起,不過5年;

從智能手機普及到微商遍地,不過1年!

從移動支付流行到手機消失,你認為會很久嗎?

再來回憶一下這個過程:

15年前說:

將來拿著手機,可以全球

對話視頻,有人說是做夢。

5年前說:

以後手機代替電腦可買火車票

有人說是做白日夢。

3年前說:

手機可以代替取款機,

可隨時隨地支付購物,

還有人說這肯定是做夢。

1年前有人說:

手機可以坐在家裡,

遙控萬物,聯通萬物,

有人說:純粹胡說八道。

三年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三十年前

洗衣機一上市,

有人說洗不乾淨,結果:

比別人多用手洗了十年。

十五年前

太陽能熱水器上市,

有人說它燒不熱水,結果:

多花了十年電費。

十年前

很多樓房開盤上市,

有人說房價一定會跌,結果:

白白多幹了十幾年。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在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里,

不去冒險就是最大的風險!

當別人不懂的時候,他明白;

當別人明白的時候,他在做;

當別人在做的時候,他已經成功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再來看下面這個場景:

這是去年,唐山撤消了一些收費站,卻遭到工作人員強烈反對。她們說:“我今年36歲了,除了收費啥也不會!”

而且其中一位姐姐振振有詞,“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真的很可怕,居然還有人想依靠體制的庇護,過上一種穩定安逸的生活……

三年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要知道,已經很多人在“安樂”中慢慢地消磨了曾經灼灼青蔥的鬥志,喪失了不斷學習昇華自我的動力,失去了在時代快速發展變化中生存的能力。

真正的穩定不是來自外界的施捨,不是來自於體制的庇護,而是來自於自身,把命運把握在自己手裡才是穩定。

所謂的安全感,就是溫水煮青蛙,唯有踏出第一步,試驗各種可能,並承擔一些責任,看上去有點冒險,實際上是在降低人生未來的風險。

三年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進步,總是伴隨著對舊產業和落後生產力的淘汰,這是無法違背的社會規律,面對科技、文明的每一次飛躍,我們更應該做的不是簡單地留戀過去,而是積極地擁抱未來。

未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那是一個三無的世界:無生意可做、無工可打、無縫可鑽。

所謂無生意可做,舊世界的信息是不對稱的,這導致社會的“供給”和“需求”始終是錯位的,這就需要“生意人”去對接,並從中謀利。而在新世界裡,互聯網把信息變的對稱,使“供給”和“需求”精準連接。“中間環節”和“賺差價”都不存在了。

所謂無工可打,舊世界遵循的是大工業邏輯,有的人只需要執行命令並不需要承擔結果。這就是打工的本質。而在新世界裡,個體開始崛起、公司開始平臺化,你必須主動思考和去解決問題,併發揮特長為社會創造價值,否則你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所謂無縫可鑽,在舊世界裡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導致每個行業都有潛規則,這讓很多人可以通過不正當途徑獲得灰色收入。而在新世界裡,法律、法規變越來越完善,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每個人都應該適應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展開活動。

三年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歸根結底,在舊世界裡,每個人只需要是一個“價值傳輸點”;而在新世界裡,每個人必須是一個“價值放大點”。

中國正在淘汰那些依靠壁壘、資源、投機並且思維還在僵化的人。轉型之痛,就好比一個新生兒即將呱呱落地,此時媽媽正在咬著牙挺過最後的疼痛。不要著急,這只是一場產前陣痛。

這是從未有過的革命浪潮。

如果你僅僅依賴過去的經驗積累,請先放空自己,因為路徑依賴最終會變成你的累贅和負擔。

如果你初出江湖一無所有,請不要膽怯,保持對新事物新世界的旺盛好奇和學習慾望,因為這嶄新的世界,就是為敢於自我革新、創變世界的你而準備!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動盪的世界;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這是一股從未有過的革命浪潮,為了讓大家徹底認清時代究竟在發生什麼,水木然寫了這2本書:

三年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