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信号,2个变化警告你血管不好,5点预防血液粘稠像浆糊

血液变粘稠是个很危险的信号,粘稠的血液流速很慢,里面的垃圾也会阻碍血液流动,加大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久而久之就引起高血压、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这时候身体某些部位出现缺血缺氧症状,暗示你血液、血管出问题了,其中3个信号,2个变化不能忽视。

3个信号,2个变化警告你血管不好,5点预防血液粘稠像浆糊

3个信号:

  • 信号1、晨起头晕、思维迟钝

经过一夜的睡眠休息,早晨起床正常应该是精神饱满,浑身有力。但血液粘稠的人,会因为血液循环不好,导致头晕及思维迟钝等问题。一般是吃了饭,活动一会儿后才会好转。但是到了晚饭后,精神状态反而好,容易兴奋,入睡比较慢。

  • 信号2、肢体麻木

血液粘稠会伤害到毛细血管,导致毛血管堵塞,并且容易引起血栓,在四肢末梢循环血管中最容易发生微循环的障碍,从而表现为四肢麻木、皮肤温度偏低、软组织水肿等症状。

  • 信号3、视力常出现阵发性模糊现象。

视力一会清楚一会模糊,和血液粘稠导致的眼部微循环血液流通不畅有关系,视神经和视网膜营养跟不上,导致暂时性缺血缺氧影响了视觉。

3个信号,2个变化警告你血管不好,5点预防血液粘稠像浆糊

2个变化:

  • 1、指甲凹陷

指甲的表面会出现一条线形凹陷,在医学上叫Beau线。如果不是因外伤而出现指甲内陷的,往往与血管问题有关,此时要注意血液过于粘稠了。

  • 2、嘴巴发紫

唇部的皮肤其实属于黏膜,对于血液循环好坏非常敏感。一般血液粘度高的人,唇部容易出现发绀,也就是表现为青紫色。

3个信号,2个变化警告你血管不好,5点预防血液粘稠像浆糊

血液是液体状的,只要清理其中的血脂垃圾,打通血管堵塞的地方,都可以有效地缓解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等,减少卒中的风险,方法也不难,5点就够。

  • 第1:保持良好情绪,保证良好作息,提高身体免疫力

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愉快的心情,对于预防各种疾病都是很重要的。

  • 第2:合理膳食,软化血管,预防血栓形成

提倡中老年人清淡低脂低盐饮食,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瘦肉、鱼类、虾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食物,能够软化血管,此外,补充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血液中胆固醇及血液黏度有缓解作用。

3个信号,2个变化警告你血管不好,5点预防血液粘稠像浆糊

  • 第3:坚持一个偏方调理

很多茶偏方都有养血管、调理血液浓度的作用,比如木耳火麻茶。

木耳火麻茶的主要成分是火麻仁,是一种桑科植物的果实,里面赴韩游丰富的亚麻酸,这种物质可以降解血液中的垃圾,像是多余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等,还可以促进化血淤、血栓,促进人的血液循环与代谢。除此之外,木耳火麻茶中还含有番石榴果、莱菔子、葛根、决明子、桑葚、槐米、黑木耳、黄精等成分,都是对血液、血管好的食物。

3个信号,2个变化警告你血管不好,5点预防血液粘稠像浆糊

  • 第4:多运动,多喝水,降低血液粘稠度

运动能够有效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减低血液粘稠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强脂肪代谢过程,加快贴附在血管内皮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溶解,多喝水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能最简单的预防血栓发生。

  • 第5:随着时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寒冷冬季老年人脑血管容易发生痉挛,可能会诱发血栓脱落引起脑血栓症状,因此冬天保暖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有高危发病因素的人群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