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為了照顧孩子放棄高薪工作回家做全職媽媽嗎?

Momself

上啥班,短視頻招聘APP為您解答

以下回答來自上啥班用戶互動留言


女本羸弱,為母則剛。很多人對這句話很熟悉。其中包含了為母的偉大和堅強。現實就是存在很多情況不能夠讓我們選擇,尤其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境地,也許只能夠做暫時的捨棄,才能夠讓一切安然度過,走向更好。


我本身也是母親,同樣處於老弱中間。如果情況真的是選擇提,一邊是高薪工作,一邊是我的孩子和家庭,我想我會毅然選擇家庭。什麼都是可以重來,唯獨缺失最珍貴的愛是不可以重拾的。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全職媽媽未嘗不是兩全其美的選擇。


以前的全職媽媽,圍著孩子和老公轉,被身邊同齡人和社會異樣眼光相待。因為每天重複的事情就是孩子和老公,沒有個人價值的存在。現在是電商的時代,即使你是全職媽媽,我們也可以有價值的存在。只要你會手機,有夢想,有上進心,做一位上得廳堂,下的廚房的全能媽媽不再是夢。

身邊的全職媽媽有很多,不同的故事不同的領悟。

利和夢結婚十五年了。夢從2002年至今一直是全職媽媽,燒的一手好菜,家裡收拾的也是整潔乾淨。2015年中旬,小寶出生了。夢更加忙碌,除了平時照顧大寶,還得奶小寶,整理家務。利很歡喜歡小公主,開始每天都陪著。一段時間,利工作特別忙,披星戴月的節奏。漸漸的,夢都沒空捯飭自己,每天蓬頭垢面,累到失去自我。利和夢不像之前那麼親密了,有種疏遠,生活中除了油鹽之外再無其他。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三年,最後選擇了分開。


越是光鮮亮麗,擁有自我的女人,越是持家能手。因為有原則,有自我,才有方向。夢開始選擇當全職媽媽的時候,是不是希望家庭和諧美滿,最後趨於生活的平淡,放棄了自我。勞力卻沒有好結果。

身邊成功的例子當然也很多。但是她們的共同點是,放棄高薪工作,照顧家庭沒有錯。同時不斷的汲取新的能量,讓自己也熠熠生輝,不丟失自我。那才是我們全職媽媽的初衷,最終能不能有好的願景,那就自己督促自己了。

以上


上啥班,一個幫你在職場裡做的更好的頭條號。歡迎小夥伴們關注,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等你哦~

上啥班

是否回家做全職媽媽,不是高薪決定的。我們不防換個思路,全職媽媽也是一種職業,這個問題就會變為,我們要不要跳槽?換個工作?


我們平時針對跳槽是怎麼考慮的?現工作有哪些缺點,新工作適不適合我,工資高不高,上升空間大不大,以及新工作的優缺點。對吧?那麼全職媽媽這份職業呢?

現工作有哪些缺點?沒有時間照顧孩子。

新工作適不適合我?我帶孩子有沒有耐心,喜不喜歡孩子。注意我是說,喜不喜歡孩子,不是說喜不喜歡自己的孩子。什麼意思?有些人天生不喜歡小孩,自然就沒有多少耐心帶孩子,不要奇怪,這無關作為父母的義務。有的人就是不適合自己帶孩子。當然也有些人天生就愛孩子,他們喜歡和孩子打鬧,玩一些看上去很傻的遊戲,這些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就很適合全職帶娃。

工資高不高如何衡量,沒人給我工資啊!不,你的工資是孩子回報給你的愛,你的工作成果是養育出一個怎樣的孩子。只不過,這份工資不是立等可取,它需要等到多年之後帶給你,也可能與你的付出不對等,也可能超越你的付出,總之,無法量化。

上升空間是什麼?上升空間就是全職後帶來的育兒後續產出,孩子如果教的好,習慣養成良好,那麼到了讀書的時候就不需要媽媽再多費心了,全職媽媽就會晉升為甩手媽媽(這裡沒有貶義),這就是後續的持續產出。但是如果帶的不好,那麼就一直得跟著孩子,做孩子的“保姆”,事無鉅細的照顧著。

這份工作的優缺點呢?優點可能是,能更細緻的照顧孩子,緩和家庭矛盾,缺點可能是,放棄了金錢帶來的幸福感,失去了原有職業的發展機會,養成了父親角色長期缺失的情況,也有可能,反而會加深家庭矛盾。為什麼呢?如果媽媽全職後家人尤其老公不理解媽媽做出了莫大犧牲,或者媽媽自己不適應這份職業而出現心情不佳,或者媽媽依然忘不了她原先的工作而自怨自艾,就會導致夫妻關係緊張。


所以,媽媽們根據自身的情況來綜合評判自己是否要全職,獨立判斷,獨立判斷!


Robin麻麻育兒新知

雖然不是媽媽,但是作為粑粑來說呢,也是很想回答這個問題的,因為有一段自己曾經休假照顧孩子的經歷,所以感受非常的深刻,加上孩子慢慢的長大,於教育的理解越來越深刻,正值母親節來臨之際,看到這樣的問題,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首先題目犯了類比錯誤的概念。

把高薪與全職照顧孩子放在了一起,但是並未觸及到所謂的全職照顧孩子的核心上來,即如何培養一個心智體健康的小孩,可以讓他們擁有快樂的童年,開放的思維,健康的身體,可以開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理想,目標,我想這才是育兒之道,而不是單純的拿高薪與不高薪,全職和不全職進行比較。

1.如果是高薪,教育孩子成問題。

2.如果是高薪,教育孩子沒有問題。

3.如果是全職,教育孩子還是有問題。

4.如果是全職,教育孩子沒有問題。

請各位可以先按照以上四個象限對照,讓我們接著下一步的分析。

其次題目沒有關注家庭的需求,以及個人的需求。

當然也並不是說這樣的比較沒有意義,前提還是需要看這個家庭整體的需求處於何種狀態。

1. 高薪,家庭經濟的需求,兼個人事業的需求。

2.高薪,家庭經濟的需求,但個人事業需求不明顯。

3.高薪,家庭經濟的需求不明顯,但個人事業需求明顯。

4.高薪,家庭經濟的需求和個人事業需求都不明顯。

這是從高薪的角度分析,下面看看全職的角度看。

1.全職,家庭經濟可以支持,但個人有事業的需求

2.全職,家庭經濟可以支持,且個人沒有事業的需求

3.全職,家庭經濟並不支持,且個人有事業的需求

4.全職,家庭經濟並不支持,但沒有個人事業的需求。

那麼通過這幾個象限的組合,對於各位媽媽們,粑粑們都可以把自己家庭的現狀帶入進去,這樣可以至少有一個初步的判斷,從而做出選擇,畢竟作為媽媽為孩子的一生的付出是巨大的,當做出選擇的時候,不管是何種選擇,我想每一個媽媽都是愛他們的孩子的,希望自己的孩子都是健康快樂的成長。

不過,如果讓我可以選擇,其實媽媽們可以全職照顧孩子,同時也可以擁有一份高薪,這兩件事情,並不是魚和熊掌,其實是可以兼得的。

為何這麼說?

不管是卡爾威特的教育,還是蒙特利梭教育,乃至心理學的角度看,每個人的孩提時代是非常重要的,對一個人未來的塑造有著巨大的影響,乃至終身。所以每一個家長最需要的課程就是如何做好一個家長,而不是賺錢,做好一個家長同時也是自己修身立命,自我成長。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或許更好的解決辦法,人生短暫,而且現在的社會壓力又大,如果有條件允許,或許陪伴孩子們成長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

關鍵是要認清,全職的媽媽並非完全失去了自我,一樣可以擁有精彩的人生。

祝福天下所有的媽媽幸福快樂,孩子們健康成長。!


職場的傳說

其實,我的答案有兩個,我自己都覺得很矛盾,但仔細想想又不矛盾。沒辦法,這就是真實的我,現在我把它們整理出來,你瞅瞅,哈哈哈。

第一個答案:不會。那是在我家寶寶半歲前的想法,家裡正好在裝修,需要用錢,我覺得我自己不會做全職媽媽。而且,我剛生完寶寶不久,很多事情都不太適應,都是我媽媽在幫忙,家裡人也一直唸叨著樂樂大一些就讓我給她斷奶,然後我自己出去工作……我當時也以為會是這樣的結果,但並不是。

我常常想,能親自照顧她長大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呀,母乳這麼好,我要多給她吃一段時間。所以,我默默地做了一個決定,再也不考慮出去工作的事情,正式成為全職媽媽。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家裡人,大家聽了之後,很支持我。

感謝所有愛我和樂樂寶貝的人,感恩。希望每個人都能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記得點贊、評論或轉發分享噢。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愛笑寶媽歐丹丹】,瀏覽更 多育兒文章。

愛笑寶媽歐丹丹

具體哪個原因,是不是為孩子放棄並不重要,這個問題其實應該是指,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全職家庭主婦和高薪工作,你願意選哪個。

這個問題還隱含了一個前提,就是大家都覺得全職家庭主婦是一個不如高薪工作的選擇的情況下,你肯不肯犧牲,或者說你有沒有底氣選擇做家庭主婦。尤其是《我的前半生熱播》,職場女性風範完勝全職家庭主婦,更讓人覺得選擇後者不光風險多多,還是對個人魅力的極度抹殺。

我自己先是上班,然後在沒有孩子的情況下做了三年家庭主婦,又上了幾年班,現在辭職創業。每一次變換,都是我心甘情願,並且享受這樣的狀態。所以我的答案是都可以,看你願意選哪樣。

至於做全職主婦的顧慮,常說的無非就是經濟獨立和不與社會脫節兩樣,我倒不以為然,聽我分析一下。

1.經濟獨立

我覺得一個人經濟是否獨立,和她是否處於工作掙錢的狀態是兩回事。我見過不少一個月兩三千的女性員工,因為家境不錯或者嫁得不錯,消費水準遠遠超出了自己的收入。這種情況下,叫做經濟獨立?

反之,如果能打理好自己的資產,即使婚姻出現問題時候有錢做一個緩衝,那麼也不存在什麼問題。

最重要的是,你一個人能獲得的收入,是否能維持你現在的生活水平。能,才叫真正的經濟獨立。如果不能,那麼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生活質量都會受影響的。現在這個社會,真到了吃飯都成問題的階段,豁出去找個工作暫時填肚子那是每個人都有的本能。

2.不與社會脫節

這個就更笑人了。因為我從事文化相關行業,認識大把的宅人,已婚的未婚的,都沒有一份非要朝九晚五的工作,一樣見多識廣,才華橫溢。

而坐在辦公室裡一天就對著那麼幾個人,幹著手裡幾年不變的工作,下班了也不去了解社會學習提高,甚至連生活情趣都欠奉的人,我也認識啊。

這年頭,信息發達到需要你去屏蔽篩選,和以往是完全不一樣了。只要有心,完全不會和社會脫節,得到的信息,與人的交往,並不會因為不上班就減少,只要你願意。甚至在我在家的那幾年,因為大把時間在手,還系統地學過一些東西,反倒是工作了忙碌起來,時間碎片化嚴重,很多需要長期持續投入的事情沒做好。

一個人惰性太重,上班也就侷限在一個小天地裡坐井觀天罷了。年輕時或者看不出,去看看很多在一個公司沒升職幹了十幾年的員工,體制內體制外都行,很多人對外面社會是什麼樣子是很沒有概念的,他們有自己的一套。

而且,大家都不與社會脫節是好事,但這個事並非必須。一個人過得是否幸福,和是否與外界脫節並無必然的聯繫。不脫節只是一個參考條件,間接因素,僅此而已。

3.選擇,並且承擔

無論是選擇做職業女性還是家庭主婦,最重要的是肯承擔責任。選擇職場,是自己喜歡奮鬥的感覺,喜歡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喜歡錢錢;選擇家庭,則是自己熱愛家庭,享受打理生活的樂趣,享受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

最忌諱的,是選擇職場覺得自己為了家庭累著了,全世界欠自己一個幸福婚姻;選擇家庭,又覺得自己為了孩子或者丈夫犧牲了事業發展,怨氣沖天,成為面目可憎的黃臉婆。這兩種都是把自己的責任推出去,怨天怨地,嘴臉可怕,就是沒問題都會出問題的。

選擇,並且承擔選擇帶來的一切後果。這才是自信的姿態。有擔當的人,人生的路都不會太差。


阿郭的職場道

高薪工作和照顧孩子,如同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在一個特殊時間段內,兩者必捨棄其一,做出這個決定要根據生活實際情況理性選擇。

這個選擇,不存在哪個高明,或者哪個好,能把日子接著過下去,而且能過好,過的開心,過的無怨無悔,就是正確的選擇。

有以下幾種情況需要考量

1/如果有人幫你帶孩子,你可以繼續工作。



畢竟有一份高薪的工作是優質生活的保障,有孩子花銷開支不是小數目,相信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是很現實的。

2/如果沒人幫你帶孩子,那你別無選擇,只能放棄工作自己帶孩子。



沒有了工作,家庭開支又增加了,負擔一定會有的。

現代人在要孩子之前,都做了一定的經濟儲備,相信你也有,這樣最好,老公還有一份工作,雙方父母也都能支援一些,所以,生活不會有問題。

3/你不想放棄工作,還想自己帶孩子,擔心別人照顧的不好。



這種情況要慎重抉擇,看你更在乎什麼。

(1)你認為工作重要,那就好好上班,回家的時候再多用心照顧孩子,效果也是很好的。

(2)孩子在你心中更重要,那必須在經濟條件許可下方能實施。自己照顧孩子終究比別人好,不管這個人是誰,誰能代替媽媽的愛呢!沒有。




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做一個選擇,前提是生活照過不誤,孩子健康長大。

三年後孩子就去幼兒園了,而這一段將變成生活中的一個插曲。

但願這是一首美麗的旋律,長繞耳邊。


海是大舞臺

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針對不同的人群,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工作就是為了增加收入,賺錢養家,尤其是家裡新增了小寶寶之後,父母肩上的擔子是越來越重。

也有部分人群,有才華有能力,選擇的工作都是自己的興趣愛好,除了增加收入外,工作對他個人而言也是一種很喜歡的生活方式。

因此,媽媽是否會為了全職帶孩子而放棄高薪工作,需要看媽媽自身的家庭環境和個人因素。

拿我自身來舉個例子:我是個職場媽媽,在全職帶娃6個月後就重返職場。家裡老人身體輕健,疼愛孫女,有能力也願意幫助我們帶寶寶。我家的家庭條件一般,我需要和老公一起賺錢,我們2人一人的工資養家一人的工資存款。

在這樣的條件下,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工作。因為我不擔心寶寶沒人照顧,繼續工作可以讓我持續不斷的收入,我可以給予寶寶更好的生活條件。

在我看來,選擇工作也並不意味著我放棄了自己的孩子。我的工作逢週日逢節假日都會有假期,每天也就朝八晚五,晚上基本在家。嚴格來說,這份工作不會讓我與寶寶分開太長時間,不會影響到我與寶寶之前的親密關係。

相反地,白天由家人照顧寶寶,晚上由我來接手。寶寶每天都能和家庭的每個成員和諧相處,寶寶活動的圈子也會隨著家庭成員的各自習慣而得到擴展。這樣一來,我家寶寶很少出現分離焦慮症,也不會只認某一個家庭成員,誰來都跟誰好。寶寶非常的活潑開朗,每天咿咿呀呀著,特別舒服自在。



總而言之,每個人的家庭環境都是不一樣的,媽媽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合適的選擇。不管媽媽最終選擇孩子還是工作,只要有益於媽媽和孩子的,都是正確的選擇。


膩膩媽

要不要做全職媽媽?相信這是每一個準媽媽和已經成為媽媽的女人都會考慮過的一個問題,尤其是本來就是上班族的媽媽,剛剛經歷了產假的糾結、焦慮、崩潰和喜悅,身體和心理都承受了生平未有的重創之後,終於在孩子的微笑和奶聲奶氣的咿咿呀呀中找到了平衡,然後媽媽又得從孩子身邊剝離出去上班。

我覺得,全不全職跟“高薪”沒有直接關係,不能說,工資低的媽媽們工作價值也低,可以隨便辭職回家帶孩子。全職or不全職,應該取決於媽媽自己的內心追求和家庭情況。

教育心理學上常常會提到一句話“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某一個階段缺失了媽媽的參與,你想再去彌補是不可能的。關注兒童教育的媽媽們應該都知道,三歲之前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最關鍵的時期,三歲前的生活將直接決定孩子性格的塑造和習慣的養成。

所以中國的古語“三歲看大,從小至老”是有道理的。在孩子三歲前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不是金錢不是物質,不是所謂的“誰誰誰比你照顧得好”,而是有媽媽的陪伴,只有媽媽能給他無可替代的母愛,從而讓他小小的心裡裝下愛和安全感,這樣才有可能成長為一個健康、樂觀、充滿自信的孩子。

所以,

全職or不全職,看媽媽們時間和精力的分配情況,如果上班也能兼顧孩子的陪伴和教育,就是很完美的情況。如果為了孩子和家人選擇全職媽媽或兼職工作,我們一樣很鼓勵,只要你是一個有責任心,生活目標明確的女子,相信什麼樣的人生職稱都能過的精彩。


壹父母

晚上剛看了一個節目,一家三口以表演的形勢,把他們之前的生活,來一個情景再現。

孩子的爸爸媽媽,因為在外打拼,條件不成熟,不方便把孩子帶在身邊,在孩子五歲之前,見面的次數,手指頭都可以數的清。


當演到孩子三歲那年,春節回家後,爸爸媽媽要返城,孩子不允許他們離開,知道他們下樓就不會回來了。爸媽哄著孩子,說你趴窗臺看著,我們下樓倒垃圾,會回來的,孩子應允了。

兩個小時後,孩子的爺爺打來電話,告訴他們,孩子一直趴窗臺不下來,還等著爸爸媽媽回家呢。孩子爸媽和孩子搭上話之後,一家人在舞臺上哭成一團,臺上的主持人,臺下的觀眾,看到這一幕,全都淚流滿面。孩子爸媽說:‘‘他們真想馬上掉頭回家,可是工作放不下,只能讓孩子痛心’’。


幸運的是,孩子五歲時,他們的事業處於平穩期,孩子爸爸放棄工作,回家全職育兒。他們說:‘‘孩子很快長大,我們如果因為掙錢,完全不管孩子,那麼孩子的世界就沒有爸媽的印象,每天只能看著婚紗照片叫爸爸媽媽,那麼我們生孩子的意義何在’’。如今,孩子在爸爸的陪伴下,每天都好開心,一掃過去的陰霾,變成一個和潑可愛的小姑娘。

所以,我們生下孩子,就要陪伴守候,讓她們的幼兒時期,因為有父母的關心愛護,不管是身體,還是心智,都是一個充滿陽光,幸福有愛的孩子。


梧桐話仙

「為了孩子」。

那曾經就是對於媽媽的定義。你怎麼想,什麼感受,有什麼喜好,這些已經不再重要。在這些書上的觀念看來,一旦你身為媽媽,你就已經肩負起了某種責任和義務。你要努力學習,溫柔體貼,胸懷大愛,學會管好那些負面的情緒。一切以孩子為重,你必須成為情感和道德上的雙重楷模。你應該是偉大的,而且你的偉大要大於幸福、快樂。

但這真的不是這一代人的價值觀了。

榆林產婦墜樓的新聞出來,網上的憤怒像潮水一樣,幾天幾夜無法退去。我完全理解為什麼會激起那麼強烈的憤怒——難道女人只是一個生兒育女的工具麼?我記得自己剛生完孩子時,一度情緒非常低落,沒有緣由,有時候就是會難過地大哭。但那樣的情緒,似乎是與「媽媽」的定義格格不入的。哪怕是深愛我的長輩,勸導我的方式也是:「別哭了,不然對奶水不好。」一個閨蜜產假期間,因為長時間半夜起來餵奶,睡眠不足,常常心情煩躁,有一天在家崩潰,老公憋了半天說,「看看可愛的寶寶,什麼困難過不去。」

What……

What……

Momself成立一年以來,聚集了十幾萬用戶,我們深度接觸過其中很多媽媽。

她們和我們一樣,對「媽媽」這個詞的傳統定義,和它背後蘊含的種種「應該」充滿了懷疑。

一個奮鬥半生的女強人,一旦當了媽媽,就應該立馬發現她前半生的努力沒有意義,應該幡然悔悟,一心撲在家庭上。如果沒有,她就是不應該?

一個大大咧咧、自由生長的rocker,當了媽媽,就應該突然性情大變,變成一個細膩如塵、體貼入微的媽媽?如果沒有,她就是不應該?

一個熱愛行走,酷愛旅行的人,當了媽媽,就應該突然玩性消失,成為一個宅在家裡陪孩子的媽媽,如果做不到,就是不應該?

這麼多精彩的自己,為什麼會被定義在一個標籤裡?

這個標籤,是大眾,是媒體,也可能是我們自己貼上的。

有時候我們自己仍然相信,某個看不見的地方仍然存在某個規則,某種定義,某位權威,某份堪稱完美的,毫無瑕疵的「媽媽」樣板,然後我們用那樣的東西質疑自己,暗暗焦慮:「難道我現在的生活方式是錯的嗎?」

但時代已經不一樣了。我們有多元的生活,有各自不同的喜好,有相反的態度和價值觀,最重要的是,我們終於開始勇於看到「我」是怎樣的。我就是這樣的我,對也罷,錯也罷,但時代已經不是一個存在單一對錯的時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