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突擊炮部隊的戰術使用方法和編制如何?

小小狼王

德軍突擊炮的編制主要是集團軍下屬突擊炮群。它們不屬於裝甲部隊序列,而是與自行火炮一樣屬於步兵團編制的東西。

以德軍發動巴巴羅薩行動的北方集團軍群為例,突擊炮群主要以連的形式排布,參戰的有:獨立第185突擊炮營,獨立第659突擊炮連,第660突擊炮連,第666突擊炮連,第667突擊炮連。

因為編制屬於步兵,所以突擊炮部隊在命名傳統上與坦克部隊也有些不同。德軍坦克部隊習慣使用阿拉伯數字噴塗編號,而突擊炮部隊則使用字母數字進行噴塗,這種做法沿襲自陸軍。

正因為與裝甲兵不同,所以突擊炮戰術標準用的也是陸軍炮兵標準,幾乎與同時期的德國炮兵一模一樣。

突擊炮連一般都會配備3-4輛Sd.kfz.253搜索車,對突擊炮攻擊進行觀測和輔助,另外還有數量不等的Sd.kfz.252/253充當彈藥輸送車。據傳有些部隊還會使用編制內的畜力作為彈藥輸送單位。在完全機械化的同時也存在輔助的畜力,對德國步兵波次而言這很正常,馱馬是德軍主要的運輸工具之一。

德軍最後編成了大概有40多個獨立突擊炮旅,其中27個在東線對抗蘇聯,9個在本土,其餘的都佈置在北歐、法國、意大利等地。

滿編的德國突擊炮旅裝備情況:

旅部直屬指揮排1個,配指揮型突擊炮2輛,炮兵觀測偵察車1輛

防空排1個 裝備防空炮、自行防空炮若干

裝甲車排1個 裝備3輛Sd.kfz.252/253裝甲車,任務為搜索、校炮、彈藥運輸

維修保障排1個

2個突擊炮連 3號/4號突擊炮 每連平均10-14輛突擊炮

1個突擊榴彈炮連 裝備3號突擊炮榴彈型或其它突擊榴彈炮 數量同上

2個擲彈兵連

1個後勤分隊

共計2000人左右。(有大量不同雜亂裝備及修改隊形、缺省編制)

全旅作戰連大概是30輛突擊炮加上15輛突擊榴彈炮,共45輛突擊炮。但實際情況是45輛屬於超編,多半在全旅32輛突擊炮數量上徘徊。


突擊炮的戰術主要是曼施坦因在研究裝甲作戰方法後提出來的,根據他的理論,步兵應該有一種武器能跟在坦克後面。這種武器必須是履帶型的,有一定裝甲,能對付鐵絲網、碉堡、機槍陣地。

聽到這個要求許多同學是不是耳熟?咳咳,曼施坦因其實想要的是一款步兵戰車而已,比如布萊德利M3這樣的。

德國兵工廠和生產機構採納了這種意見,將三號坦克拖去改造,去掉炮塔焊上圍子,再改上一門75mm炮,三禿子變出爐了。這種東西物美價廉,威力巨大,生產一輛崩裝甲的虎王的成本,可以生產4輛究極體的三禿子。所以有人說德國當年光造三禿子,老早就把蘇聯埋了。

古德里安對突擊炮也是興趣甚大,一直想把突擊炮劃到坦克序列,但只有部分成功。此外戈林也看上了突擊炮,比如第12傘兵突擊炮旅。不管如何,反正隆美爾是很支持突擊炮部隊的。

具體的運用上,德國是有印發相關的《突擊炮手冊》供給部隊參考學習的。在總規則上,突擊炮被定義為“一切情況下為區域內步兵提供即時的直射火力支持,壓制並摧毀敵軍重武器”,這是德軍突擊炮的核心原則。

德軍戰術中,突擊炮其實就是相當於現代的步兵戰車,二者戰術概念上沒有什麼不同。這種具有大炮的直射火力被用來陪伴步兵作戰,是步兵的掩體和一線打擊力量。

受裝甲思維影響,德軍尤其強調對突擊炮的集中使用,這樣才能減少損失,強化火力,就如同炮兵群作戰一樣。

需要區別的是,雖然一些遊戲中“突擊炮”和“殲擊車”被劃分一類,但是德國實際是印發了《突擊炮手冊》和《殲擊車手冊》兩本內容的。突擊炮作為步兵的支持,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允許被作為單獨的殲擊車使用的,但在必要場合,突擊炮可以作為裝甲力量,代替坦克去執行作戰。

德軍對突擊炮的應用戰法,說白了就是:結合步兵部隊,對擲彈兵和裝甲兵進行支援,在戰場上作為一線火炮,給予對方直射火力打擊。故而德軍不允許突擊炮進行靜態防禦任務,一般都是機動部署。

突擊炮旅一般在師屬單位下活動,團級單位也可能被配屬突擊炮連排。大多數情況突擊炮都跟隨步兵師活動,也有跟隨裝甲擲彈兵或者單獨跟隨坦克部隊充數的情況。具體的戰術細節德國人寫了很多,但大致還是步兵戰車那一套,例如:野外突擊炮在前,士兵在後,接近城鎮,士兵在前,突擊炮在後。

個人認為突擊炮對德軍的作用遠遠超過了虎豹,畢竟僅三號突擊炮打掉的裝甲目標就超過了自身產量的兩倍。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