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國搶發人民幣債,是否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

陳永恩

境外基金加大額度購買我國主權債券,淨值已達1740億元,充分說明我國人民幣進一步得到了境外投資基金的認可,並且

存在穩步上升趨勢,這對於我國人民幣國家化戰略有著充足的發展。就是否意味著人民幣國家化進程加快,我的看法:

一:人民幣國際化是歷史選擇!我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14億人口基數並且有效購買、消費潛力十分巨大,對於世界貿易來講有著積極促進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與世界各國也有著頻繁的貿易友好關係,這也就造成了不僅僅是我國正常需求人民幣,交易國也需要更加直接結算為目的的人民幣需求。

二:人民幣抗風險性質增加!對於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情況,倫敦金融城葉雅倫表示十分看好發展勢頭。並且日益趨升的人民幣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供需情況的優化,越來越多的人儲備人民幣,說明人民幣的流動性大幅提升以及可抗風險性質增加。

三:優化世界貨幣結構!現在主流的世界貨幣只有美元一種,雖然歐元緊隨其後但力度與計價與轉換能力遠不如美元。當然,也正因為如此許多國家對於美元的強能力表示擔憂,特別是每每發生經濟危機時不斷的印發美元沖淡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影響,但是也將世界經濟打亂。人民幣作為當前全球第三大交易貨幣,不斷的優化世界商業經濟,優化貨幣儲備,倫敦金融城也期待人民幣能夠在未來成為最主要的交易貨幣之一。說明世界貨幣需要的不是單純美元一種流通貨幣、計價貨幣,而需要多種組合貨幣來完成世界貨幣的優化。而現在,人民幣最為合適!

人民幣國際化將是必經之路,也將促使成為世界流通貨幣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